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紅色尋訪社會實踐報告大綱

欄目: 社會實踐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3.04W

紅色尋訪社會實踐報告範文一

紅色尋訪社會實踐報告大綱

XX年8月15日早上7:30,我們實踐小組的“浙江紹興、紅色尋訪”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正式啟程。上午十一點鐘我們順利到達紹興市,開啟尋訪工作

此次實踐活動主要分成兩部分內容,第一部分是在魯迅故里以魯迅紀念館為重點進行的參觀學習;另一部分則是對周恩來紀念館的相關負責人進行採訪,獲取更多關於周恩來紀念館以及周恩來總理的資訊。簡單修整後,我們首先來到了魯迅故里,經過和暑期社會實踐接待處負責人員簡短溝通後,我們首先在管理員的帶領下參觀學習。作為全國先進紅色旅遊基地,魯迅故里於XX年向公眾免費開放之後,紅色旅遊事業開展的更是如火如荼。

魯迅故里主要包括魯迅祖居(周家老臺門)、三味書屋(壽家臺門)、魯迅故居(周家新臺門)、百草園和魯迅紀念館共五個部分。在三味書屋中,我們看到了魯迅的私塾老師壽鏡吾先生的畫像以及魯迅上課的座位,雖然不見魯迅小時候的學習場景,但是那種嚴肅嚴謹的文化氣息仍在,魯迅小時候勤奮好學的激勵仍在。在魯迅紀念館展廳,我們看到了魯迅先生一生的革命路程:第一部分為魯迅在紹興(1881-1897);第二部分:魯迅在南京、日本、紹興(1898—1912);第三部分:魯迅在北京、廈門、廣州(1912—1927);第四部分:在上海(1927—1936);第五部分:民族魂。從魯迅學醫想要去救助像他父親一樣誤病的人,到他看到青年未必勝於老年,決心推行新文藝改變國民思想棄醫從文走上革命道路,無不體現出他那一腔愛國的熱血,以及永不停歇的勇士精神。即使生病,依然給予紅軍會師勝利以鼓勵,依然帶病寫作,離開時體重僅38.7公斤。魯迅先生這種精神是我們這一代需要銘記的民族脊樑。

參觀結束後,管理人員向我們介紹了魯迅故里及紀念館的歷史和現狀,以及它作為紅色旅遊基地的主要活動和意義。我們按之前計劃的分工認真進行了提問以及記錄。下午5時許,我們離開了魯迅故里,魯迅先生的愛國主義精神,魯迅紀念館的紀念、宣傳、教育意義,這些都值得我們去深思,去體會。

XX年8月16日上午8:00,我們開始了周恩來故居及周恩來紀念館的參觀。周恩來一直稱自己為紹興人,他回來家鄉的時候經常和家族親人交流、題詞。在周恩來的紀念堂,有很多周家後人的留言牆留念,我們仔細看其中的留言,有的是對周恩來的敬佩之情,有的是自我的反思自省,讓我們看到,偉人不僅在為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更為家族平添一份力量。

下午我們搭乘動車抵達杭州,為期2天的暑期社會實踐也就告一段落了。此次社會實踐進行的十分順利,從出行到住宿再到參觀都沒有出現什麼意外情況,調研按計劃順利完成,小組成員也安全的回到了杭州,此次實踐的出行階段已經圓滿結束了。

兩天的尋訪活動雖然短暫,但是在出行的過程中,我們收穫了珍貴的友誼,更重要的是我們從對魯迅先生的生平中更加感受到他的勇士般的愛國精神,周恩來總理對國家的忘我投入以及對家族的影響。紅色尋訪帶給我們紅色的記憶,銘記偉人,在巨人的指引下繼續前行!

紅色尋訪社會實踐報告範文二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和xx系列講話精神,紀念中國人民抗戰勝利70週年,XX年8月11日,材料學院團委書記於惠舒老師帶領4名學生骨幹共同奔赴南京進行了本次XX年暑期社會實踐。

1.探訪中共代表團梅園新村紀念館

8月11日下午3點我們成功抵達了本次社會實踐的第一站“梅園新村”,該建築由南京談判時期中共代表團辦事舊址、國共南京談判史料陳列館、周恩來銅像、周恩來圖書館組成,屬於近現代歷史遺蹟及革命紀念建築物。參觀學習期間,通過與當地一位老革命志願者的交流讓我們更深入瞭解了當時共產黨人工作、生活的艱苦環境以及隨時可能被偷窺、被殺害的危險,讓我們更加堅定了擁護我黨的決心。

2.走進南京大屠殺紀念館

8月12日上午九點,我們到達了本次實踐的最重要一站—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它是南京政府為銘記日軍攻佔南京後製造的南京大屠殺事件而建,館外遇難者慘絕人寰的雕塑讓人感到不寒而慄,館內陳列分廣場陳列、遺骨陳列、史料陳列三部分,記載著南京大屠殺的主要遺址和史實。萬人坑、祭奠園、史料館……一幕幕讓每一名參觀者都感到痛心疾首,悲憤萬千。參觀完畢後我們對來參觀的其他中外遊客進行訪問交流,瞭解不同區域人們對這一段歷史事實的看法,期間還與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泉州師範學院來參加社會實踐的同學們進行了交流。

3.參觀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

8月13日上午9點,我們走進了“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它是由民建南京市雨花臺區總支部會員吳先斌先生創辦,也是由民建會員創辦的唯一的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通往紀念館的牆壁上寫滿了由全國各地參觀者留下來的感悟,紀念館內包括了“1937南京記憶”、抗戰史實文獻、抗戰徽章以及當年抗戰老兵留下的200多幅手印等重要歷史證明,意義深刻,震撼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