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教師學習心得總結報告(精選4篇)

欄目: 精選工作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4.45K

教師學習心得總結報告 篇1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三個星期的“影子學習”即將結束。即將要和我的影子學校和指導老師告別了,我真的有些不捨。

教師學習心得總結報告(精選4篇)

三個星期以來,影子學校給我們提供了很多學習的機會,跟著自己的指導老師聽課,還可以隨意進入某一個教室,去聽聽其他老師的課,領略一下不同的老師的上課風格,領略了育英國小先進的管理模式,超前的教學理念,在這裡我們不但開闊了視野,更增長了見識。

在新的教學形式下,育英國小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提出了自己獨特的教學法,給我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教學思路和方法,在學習與觀摩中,我們學到了育英國小教師的授課方式,也分享到了真正充滿生機的課堂模式,這讓我們站在了一個新的高度、從一個新的角度去理解和詮釋我們教學。此外,在這期間我也領略到了一些老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教育經驗,鍛成了精湛的教學技藝,積澱了深厚的文化素養,是我值得學習和借鑑的。通過跟班研修學習,無論是生活態度,還是工作態度;無論是思想素質,還是業務能力,都讓我們有了深刻的體會和巨大的改變。更讓我感動的是:育英國小無論是我們的的指導老師,還是其他的老師,都毫無保留的為我們示範、指導,是他們無私的付出,耐心的指導使我們迅速成長。

總而言之,在“影子研修”培訓學習階段,我們不僅欣賞到課堂上洋溢的那份濃濃人情味,感受到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和諧融洽的真情,更領略了影子學校教師們對教育獨到的理解和堅持不懈地探究精神,“孝心,獻給父母;愛心,送給他人;信心,留給自己;成功,捨我其誰”。在育英國小的這段日子,將是我們教育生涯人生經歷中一筆不菲的精神財富,一定會受益終身!

做一個有“心”的人,鍥而不捨地去努力,醞釀沒一分收穫與感悟,金果滿枝的秋還會離我遠嗎?雖然影子研修培訓期間的學習已經結束,但終身學習還在繼續,學無止境,身為一名教師,必須不斷地在學習中、在教學中反思自己。我一定將學到的知識運用於教學實踐中去,讓培訓的碩果在教育事業的發展中大放光彩。

教師學習心得總結報告 篇2

今天我又一次認真閱讀了教師的《職業道德》。《職業道德》是每一位教師做好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在平時的工作中自己也是努力這樣去做的,愛自己的工作崗位,愛班中的每一位學生

我們都知道教師是教育活動的組織者、,在教育活動中起主導作用。我們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師德不僅是對教師個人行為的規範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學生的重要手段,起著"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師要做好學生的靈魂工程師,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我們要用的愛心對待學生,熱愛學生是教師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動力,一個教師只有具備了這種道德情感,才能產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強烈願望。我們要尊重學生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學生,保護學生安全,關心學生健康,維護學生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循循善誘,誨人不倦,因材施教。我也是這樣去做的,新學期開始,當我接手一個新的班級,對班中的每一個學生我都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去關心他們,笑看每一個學生,因此也得到了學生的歡迎。

現在的社會對教師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我們要用的愛心對待工作,要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熱愛教育,熱愛學校,盡職盡責,教書育人,要認真上課,認真批改作業,不敷衍塞責。這學期我任教了一年級,感覺壓力特別大,家長對自己孩子的期望值特別高。上星期五對孩子的拼音進行了一次練習,為了想了解一下學生對前段時間學拼音的效果如何,所以對這次練習批了分數,結果好多家長對自己孩子的分數很不滿意,問我該怎麼辦。其實有些孩子都在90分以上,我覺得很不錯了。有些孩子考得差一些主要是對有些練習還不熟悉,還不清楚該怎麼做,慢慢地他們掌握了方法,就會做了。

面對家長、社會的壓力,我們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要不斷學習,提高業務水平,拓寬知識面,用自己智慧的鑰匙,開啟學生踏入科學知識的大門。

教師學習心得總結報告 篇3

國小階段的孩子心理特點是什麼,從資料和實際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國小生從籠統、不精確地感知事物的整體漸漸發展到能夠較精確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並能發現事物的主要特徵及事物各部分間的相互關係。國小生的想象從形象片斷、模糊向著越來越能正確、完整地反映現實的方向發展。低年級的國小生,想象具有模仿、簡單再現和直觀、具體的特點,到中高年級,他們對具體形象的依賴性會越來越小,創造想象開始發展起來。國小生的思維從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邏輯思維為主要形式過渡,但他們的抽象邏輯思維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與感性經驗相聯絡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體形象性。隨著年齡的增長,國小生的情感也逐漸變得更加穩定,豐富、深刻了。低年級國小生雖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還常有不穩定的現象。

到了國小高年級,他們的情感更為穩定,自我尊重,希望獲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強烈,道德情感也初步發展起來。國小生的身體各器官、系統都生長髮育得很快,他們精力旺盛、活潑好動,但同時因為他們的自制力還不強,意志力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衝動,意志活動的自覺性和永續性都比較差,在完成某一任務時,常是靠外部的壓力,而不是靠自覺的行動。國小生的自我意識在不斷髮展,自我評價的能力也不斷有所增長。隨著年齡和見識的增長,他們已不再完全依靠教師的評價來估計自己,而是能夠把自己與別人的行為加以對照,獨立地做出評價。因而在國小階段進行有效的教育,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是非常重要的。

一、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在心理學中,興趣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是個體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者從事某項活動的心理傾向,表現為從事該活動的選擇性態度和積極的情緒反應。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學習興趣的水平對學習效果有著不同的影響。

學生對某些知識發生了興趣就能表現出學習積極性或稱學習的自覺能動性,他就會深入地、興致勃勃地去掌握這方面的知識。否則,學生就可能只是形式地、勉強地去掌握所學的知識。教師不僅要教育學生為完成任務而學習,還應該進一步培養學生喜愛這門學科。只有在這時,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才能更好地發揮出來。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就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比如說在學生寫字的過程中,有的老師在全神貫注地挑學生的毛病。國小生每寫一筆,老師就氣憤地指責:“又錯了。”再寫一筆,老師又迫不及待地吼道:“耳朵和眼睛長到哪裡去了!”這種痛斥一直伴隨著國小生學習的過程,他怎能對寫字感興趣呢?為了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我們可以採取“寓教於趣”的方法。對於剛上國小的孩子來說,還是以玩為主,並不知道學習是怎麼一回事,那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加入一些玩的環節,而且是與學習有關的玩,這樣就可以激起國小生的學習興趣。學習興趣是無價之寶,它完全勝過學習成績本身。

二、訓練課堂注意力,爭取“學半功倍”

心理學認為,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事物紛繁複雜,人不可能在同一時間內感知周圍的一切,只能感知其中少數物件,只有當心理活動指向某一特定物件時,這個物件才能被清晰地辨認出來,從而為我們所認識和接受。而國小生的感知覺無意性和情緒性比較明顯,注意力不集中,不易持久,所以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不斷變換教學手段來引起學生的注意力。特別是一些新穎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以不斷的新奇的刺激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例如安排課件、遊戲、實驗、比賽等手段來不斷吸引國小生的注意力,不斷使學生的大腦保持興奮狀態;再就是課堂重點內容的講解時間不宜過長,整節課要做到張弛有度,各個環節妥善安排,效果會比較好。

三、減少學生心中的不確定因素,樹立其學習的信心

人對自己未知的東西就會產生恐懼。房間裡關了燈,什麼也看不見也察覺不到,當然就害怕了。來了新領導,是個不瞭解的人,他要做什麼?會不會影響到自己?都是未知數,當然就會惶惶不安。在現實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學習成績很好的學生,仍然會惴惴不安,家長也會十分焦慮。相反,有些學習成績不很拔尖的孩子卻活得自在得很,有的還被人家稱為“盲目樂觀”。其實後者反倒更容易在長期的學習和生活中獲得成功。因此提高學生學習信心的關鍵就是化不確定性為確定,把孩子未來學習生活的這個房間的“燈”開啟,讓他對自己的目標和要面對的問題清清楚楚。每個人的吸收與反應能力有快有慢,理解與記憶力有強有弱,表達與創造效能力有高有低,因此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和特點,我們要儘量給予不同的指導,提出不同的要求,一切從他們的實際出發,做到因材施教,讓他們有那種“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感覺。在這樣循序漸進的教學過程中,在學生心中的不確定因素就會越來越少,他們的自信心就會被逐漸地提高,從而使學習效率大大提高。

四、形成一種和諧愉快、樂觀向上的師生關係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指出:“創設良好的教學氣氛,是保證有效進行教學的重要條件,而這種良好的教學氣氛的創設又是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為基礎或前提的。”可見優化課堂教學環境的核心在於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

這就要求教師要以情感為紐帶,努力在課內外建立一種民主平等,相互尊重,彼此理解,協調合作的人際關係。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基於教師對學生髮自內心的無私博大的愛。教師要真誠的關心愛護鼓勵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從而贏得學生的尊重和信賴,縮短師生心理上的距離。師生彼此依戀的心理關係為學生想象力、創造力、能動性的自由發揮,營造了寬鬆和諧的教育環境。

教學工作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它因時間、地點、環境、教學物件的不同而變化,但只要我們教學工作者始終遵循心理學原理和教學規律,不斷調整教學方法,把心理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相信經過我們的努力,教學效果一定會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教師學習心得總結報告 篇4

最近關於政府下來的雙減政策,猶如一顆深水炸彈,將波瀾壯闊的培訓行業,炸出底部。而關於雙減政策對於教培行業影響的解讀,更是鋪天蓋地的來襲。拍手叫好聲,異義聲,痛苦掙扎聲......這一切,其實無論是眾意沸騰還是探討為什麼釋出這個政策,都是無用的,與其糾結於這些,還不如,想想未來的影響。因為這是國家政策,是堅決要做下去的。

站在國家的角度:

20__年的人口普查,讓國家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所以放開三胎。但是二胎都不敢生,何況三胎呢。為什麼會這樣呢,國家一調研,奧,原來是民眾負擔也太重,不敢生,都被房子和校外培訓給壓怕了,所以房地產存在問題,所以培訓機構也存在問題。那好辦了,解決掉。先一刀切,解決掉民眾最疾苦的問題,不讓週末節假日和寒暑假補課,這樣就解放了大多數。至於造成的少數問題,再慢慢解決就是,反正不影響國家的戰略性佈局。比如,一個地方100個學生,只有60個能上普高,其它去職業類院校。對國家而言,誰能去上都一樣,反正就那麼些數,所以直接對培訓機構釜底抽薪沒有關係。

所以,國家釋出這一政策之後,知道會有一些小問題存在,也必然會逐步解決這些問題。而解決的方案,筆者也嘗試著預測如下:

1、在一刀切培訓機構之後,會讓這部分原來學校滿足不了的職責,再轉移到現有的公辦學校,比如現在開始的晚託,後面將會完善晚託的內容,引入素質類和特長類課程,滿足不同的需求。

2、治理素質類課程,取消各種考級的亂像,優化升學加分內容。

3、引入社會公益力量,引導留存下來的社會培訓青少年機構,加入到公益社群和公益課程中來,來彌補國家力量的不足。最終實現青少年的素質教育目標。

4、改革現有的教師工資評價體系,教師資格證稽核體系,師範體系,師範類老師實習體系,通過這些的改變,實現教師職責的重構,社會對教師的認知。

5、在這裡單獨提一個是:結合公立學校,建立公益社群,實現青少年可以在文化素質體育方面在寒暑假得到更好的鍛鍊,而這些實現的參與者,可以讓師範類大學生在正式入職前為主體參與,即能得到鍛鍊和實習的機會,也能賺點收入。當然,退休的老教師也可以發揮餘熱了。

站在社會的角度:

有拍手叫好的,覺得國家終於要治理這個造成父母辛苦的罪魁禍首了;有憂愁未來孩子怎麼辦的;也有無所謂後面再看情況的。以上的看法不一而論,但是有幾個問題我們總規是要面對的:1、那些拍手叫好的基本上是覺得上學上到什麼程度,靠自己孩子就好,不需要太多費心,原來都報,也不得不給孩子報,現在好了,都不報,所以也就不用假裝關心孩子,為孩子報了,說到底這樣的家長基本上是讀書無所謂論,並且本身絕對教育不了孩子的。他們不懂得再優秀的孩子是需要給引導的,是需要從課本之外給予人生的體驗和認知的,這些對孩子的成長也很重要。2、那些因為雙減政策而過於憂心的家長,也沒有必要焦慮過多,等待國家政策更明晰的配套辦法,看看依靠學校的力量可否達成,如果實在達不成,辦法總是會有。

站在培訓機構的角度:

現在是重新洗牌的時候,無所謂冤枉不冤枉,是成功的急流勇退還是剛入行賠的血本無歸,這些都是這階段造成的一些現象,是沒有辦法的事。

未來存活下來的機構,國家也會引導者貢獻更多的社會公益力量,作為教育的有益補充,發揮正能量。而這些,不是小機構能夠參與的了。

新政策的實施,願一切安好,未來更加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