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黨代會討論市委工作報告(精選4篇)

欄目: 精選工作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1.08W

黨代會討論市委工作報告 篇1

9月27日至28日,出席市十二次黨代會的代表們認真討論審議張戰偉同志代表十一屆市委所作的工作報告。代表們一致認為,報告主題鮮明、內容全面、指導思想明確、發展思路明晰、措施得當有力,切合濟源發展實際。代表們紛紛結合各自實際,暢談今後發展思路。

黨代會討論市委工作報告(精選4篇)

玉川產業集聚區的代表們認為,報告提出“堅持工業強市、旅遊富民”的思路和舉措,為我們今後發展指明瞭方向。代表們建議,在今後的發展中,要進一步突出產業集聚區的平臺載體作用,實施千億級產業叢集集聚發展和迴圈可持續發展;要深化改革,完善現代化企業管理制度,不斷加快企業轉型升級,實施兼併重組,實現工業創新發展;要更加重視人才和企業家隊伍建設,注重專業人才和創新人才的培育和儲備,為工業發展輸送創新型人才隊伍。

沁園、北海代表團的代表們認為,報告主題鮮明,目標明確,是一個提振精神、鼓舞人心的報告。特別是報告中提到的“容錯清單、免責清單”,極大地鼓舞了幹部士氣,激勵廣大幹部積極作為,敢於擔當。代表們建議,要加大對高中教育的扶持力度,緩解教育經費緊張的現狀,適當提高公辦幼兒園的編制數量,優化教師結構。要將企業家培養和技師隊伍建設、結合起來,發揚工匠精神,助力工業企業做大做強。

玉泉代表團的代表們認為,報告提出“把握大邏輯,貫徹新理念,努力把濟源建成又富又美的區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標,符合濟源實際。玉泉在今後的發展中,將因地制宜,通過政府引導,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綠化美化人居環境,建立健全衛生機制,提高居民自身素質,提升居民幸福指數。

代表們表示,要堅持弘揚愚公移山精神,繼續保持幹事創業激情,營造更加強勁的發展氛圍,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全力推進各項工作紮實開展。

王屋代表團的代表們認為,黨代會報告起點高、定位準、措施實,鼓舞人心。代表們說,要持續做大做強王屋山景區,突出開發與保護並重、景緻與文化互動,協調理順太行山獼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設和景區開發的關係;要進一步完善王屋山景區的發展總體規劃,著力打造以愚公移山和道教文化為內涵,以生態養生、休閒度假、民俗風情、農旅結合為核心的鄉村旅遊品牌,帶動“三產”服務業發展,實現群眾增收;要持續加強山區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山區特色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邵原代表團的代表們說,黨代會報告提出“持續提升基礎設施支撐保障能力”,讓我們看到了希望。代表們建議,要規劃建設從沿南太行線九里溝至邵原鎮神溝村黃孤線段的道路,實現與山西省析城山景區貫通。這將有利於形成貫通豫晉的南太行旅遊大格局,進而推動全市旅遊發展實現大提升。要強化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加大山區水資源保障力度,徹底解決山區群眾吃水難、用水難的實際困難。

坡頭代表團的代表們建議,要將小浪底北岸新區省級旅遊度假區建設作為全市旅遊產業發展的重點,出臺配套政策、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並理順機構編制、幹部體制問題。在全域旅遊發展中,要突出龍頭、精品線路建設。積極爭取呼南高鐵路線改線,加快濟源融入國家高速鐵路網,提升濟源的輻射帶動能力。

黨代會討論市委工作報告 篇2

成就鼓舞人心,夢想催人奮進。10月15日下午,參加市第五次黨代會的代表們分成10個代表團,就羅永綱同志代表中共通遼市第四屆委員會所作的報告進行了認真而熱烈的討論。

代表們認為,市委工作報告客觀全面地回顧了過去五年的工作成績,實事求是地總結了過去五年的發展經驗,高屋建瓴地描繪了今後五年的發展藍圖,目標定位明確,舉措務實可行。通篇貫徹了中央“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五大發展理念”,以及自治區黨委決策部署要求,抓住了經濟發展新常態、決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既符合通遼發展實際,又順應人民群眾意願,是一個凝心聚力、振奮人心、引領發展的好報告。

報告中提出了今後五年我市要建設自治區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建設獨具優勢特色的產業基地,建設自治區向東、向南開放的橋頭堡,建設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建設各民族和諧幸福的美好家園的發展定位和發展目標。代表們認為,今後五年,是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五年,是充滿機遇的五年,也是充滿挑戰的五年。發展目標非常切合通遼實際,具有很強的前瞻性、指導性、可操作性,為全市描繪了一幅巨集偉的發展藍圖。全市上下要牢牢把握髮展第一要務,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同步推進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牧業現代化、綠色化,創新引領、開放轉型、務實擔當,加快建設“六大產業基地”,著力打造自治區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向東向南開放的橋頭堡,努力建設各民族和諧幸福美好家園,奮力奪取全面建成小康通遼的新勝利。

代表們紛紛表示,要緊密結合各自工作實際,認真學習領會市委工作報告,全面準確把握報告精神實質,抓好貫徹落實,在奮力奪取全面建成小康通遼的新勝利中發揮更大作用。

黨代會討論市委工作報告 篇3

同志們:

現在,我代表中共連雲港市第十一屆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

中國共產黨連雲港市第十二次代表大會,是在連雲港發展面臨重大機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大會的主要任務是:回顧總結市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的工作,研究部署今後五年的奮鬥目標和主要任務,選舉產生中共連雲港市第十二屆委員會和紀律檢查委員會,組織動員全市廣大黨員和幹部群眾,深入落實“一帶一路”戰略,加快推進產業強市步伐,奮力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勝利。

一、過去五年工作回顧

市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的五年,是連雲港發展史上不平凡的五年。面對錯綜複雜的巨集觀環境,在省委的正確領導下,市委團結帶領全市人民,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深入實施“八項工程”,較好完成了市第十一次黨代會確定的目標任務。

堅定把握政治方向,認真落實中央精神和省委部署。堅持把學習貫徹黨的、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和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重大政治任務,著力在學深悟透、真學真用上下功夫,切實增強貫徹落實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按照省委“五個邁上新臺階”的工作要求,逐項制訂具體措施,切實推動視察江蘇重要講話精神在連雲港落地生根。堅決落實中央和省委改革部署,系統謀劃改革任務,明確年度工作要點和實施方案,全面深化改革各項舉措紮實推進。著力強化規劃引領,狠抓落實見效,全面依法治市各項工作縱深推進,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氛圍日益濃厚。嚴格落實黨建主體責任,深入實施黨建工作創新工程,全面從嚴治黨開創了新的局面。及時將五大發展理念貫徹落實到“十三五”規劃建議、綱要及各專項規劃編制中,科學描繪了未來五年發展藍圖。統籌做好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省委確定的上一輪脫貧奔小康工程圓滿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穩步推進。

緊抓發展第一要務,綜合經濟實力顯著攀升。認真落實巨集觀調控政策,採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推動經濟在轉型升級中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全市地區生產總值超過20xx億元,二三產業佔比提高2.2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均實現翻番,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是“”末的2.5倍。編制實施新一輪產業發展規劃,一批特色園區快速崛起,重大產業佈局基本形成,培育出百億級特色產業12個,裝備製造、石化產業產值突破千億。臨港工業加速擴量提質,一批重大專案相繼落戶,國家級石化產業基地和煉化一體化專案獲批開展前期工作並取得重大進展。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年均增長26%,新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產業加快發展,一批龍頭企業躋身全國前列。服務業發展提速增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14.2%,一批物流園區加快建設,花果山景區創成國家5A級旅遊景區。高效設施農業面積翻番,糧食生產連年豐收,農產品出口位居全省前列。

積極落實國家戰略,開放發展進入新的階段。緊緊抓住“一帶一路”重大戰略機遇,充分發揮區位資源優勢,務實主動作為。中哈物流合作基地一期建成啟用,二期專案加快實施。上合組織國際物流園建設全面展開。連雲港被省裡確定為“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的核心區先導區,在全省乃至全國對外開放大局中承擔著重要任務。深入推進沿海開發,大力實施“以港興市”戰略,一批重大基礎設施建成投用。“一體兩翼”組合大港基本形成,港口功能大幅提升。綜合集疏運體系不斷完善,高鐵、機場等重大專案取得實質性進展,為連雲港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東西雙向開放步伐加快,中亞、中歐國際出口班列順利開通,國際執法合作、文化教育交流等均取得積極進展。開放型經濟穩步發展,實際利用外資、外貿進出口總額年均分別增長16.1%和11.2%。

加快新型城鎮化程序,城鄉面貌發生巨大變化。城鄉規劃體系全面建立,沿海、沿東隴海線城鎮軸佈局基本形成,城鄉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不斷提升,全市城鎮化率提高6.9個百分點。順利完成行政區劃調整,中心城區框架全面拉開,組團開發有序推進。交通、能源、水利、管網等市政配套設施不斷完善,海濱大道、快速公交系統等重大專案建成投用,一批城市綜合體和大型公共設施投入運營,現代城市功能逐步增強。累計完成舊城改造1700萬平方米,低窪易澇片區和背街小巷整治成效顯著,城市面貌煥然一新。積極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縣城綜合承載力日益增強,城鄉統籌示範鎮村建設紮實推進,產業和人口加速向重點中心鎮集聚。美麗鄉村建設行動深入開展,村莊環境整治任務全面完成,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

大力推進改革創新,發展動力活力進一步增強。堅持把改革作為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最大動力,不折不扣落實中央和省委部署,積極承擔試點任務,全力攻堅重點領域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序開展。簡政放權力度加大,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市場監管體制調整取得階段性成效。國資國企改革深入推進,組建六大國企集團,產業集聚度和企業競爭力得到增強。口岸“三互”“三個一”試點和農村綜合改革成效顯著。始終把創新作為活力之源,大力實施科技創新工程,深入推進國家創新型城市試點,科技進步貢獻率提高到52.1%。平臺載體建設取得突破,成功建立國家級高新區,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大學研究院等一批產學研合作機構加快建設,“三百引才”等人才工程成效顯著。企業創新能力快速提升,4家企業躋身全國醫藥企業創新力20強,重大新藥創制等一批核心關鍵技術實現突破。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興起,登記註冊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分別增長195%和132%。民營經濟不斷壯大,稅收佔全市總量的比重達78.2%。

紮實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深入實施民生幸福工程,城鄉居民收入年均增長10.3%和12.7%,公共服務“六大體系”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就業創業服務不斷加強。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在蘇北率先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紮實推進,市直三級醫院實現全覆蓋。大力推進棚戶區改造,住房保障惠及3萬多戶中低收入家庭。縣區公辦示範性養老機構實現全覆蓋。社會保障水平持續提高。堅持不懈興辦惠民實事,薔薇湖應急備用水源工程完工,城市飲用水安全保障體系基本建成。國家衛生城市建立縱深推進,乾淨方便順暢連雲港建設全面展開。文化事業發展步伐加快,率先完成省級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試點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全方位推進,群眾性精神文明建立富有成效,雷鋒車組、開山島夫妻哨成為全國重大典型。我市入選央視釋出的“全國十大幸福城市”。

加大環境保護力度,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編制實施生態文明建設規劃,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七大行動。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積極推進區域戰略環評試點,主體功能區和生態紅線保護規劃加快實施。節能減排力度不斷加大,單位GDP能耗持續下降,主要汙染物減排全面完成省定目標。強化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獲評國家節水型城市,節地水平和產出效益明顯提升。堅決打好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三大戰役,對秸稈焚燒、城市揚塵、化工園區、港口作業等環境突出問題加強治理,城鄉環境質量不斷改善。持續開展植樹造林和生態修復,建成海洋牧場150平方公里,榮獲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稱號。大力開展生態示範建立,國家級和省級生態鄉鎮覆蓋率分別達25%和75%。

切實加強民主法治建設,團結和諧的氛圍更加濃厚。支援人大及其會依法履職,充分發揮人民政協建言獻策、服務大局的作用,愛國統一戰線不斷髮展壯大。民族、宗教、對臺、僑務、黨史、老幹部和關心下一代工作取得新成績,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積極發揮作用。司法體制改革全面啟動,法治連雲港、平安連雲港建設深入開展,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不斷健全。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矛盾糾紛多元融合調處機制逐步建立。安全生產監管、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和信訪工作力度持續加大,社會大局保持穩定。全國雙擁模範城實現“七連冠”。

認真落實管黨治黨責任,黨的建設全面加強。分級分類制定落實黨建責任清單,建立黨建工作督導巡查機制,開展基層黨建工作聯述聯評聯考,各級黨組織書記主責主業意識不斷強化。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嚴明紀律規矩,嚴肅黨內生活,黨員幹部的黨章意識、黨性觀念不斷增強。加大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力度,基層黨建工作取得新成效。認真落實《幹部選拔任用條例》,選優配強各級班子。健全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落實體系,切實抓好中央和省委巡視問題的整改落實,組織開展巡察監督,嚴肅查處了一批違紀違法案件。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工作,大力推進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展,切實加強和改進對新媒體的科學管理和有效運用。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認真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幹部隊伍作風得到改善,黨群幹群關係進一步密切。

五年來,市委會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保持高度一致,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各項決策部署。充分發揮總攬全域性、協調各方的核心作用,不斷提高領導經濟社會事業發展的能力,帶頭參加黨內專題教育,積極履行“一崗雙責”,切實在落實黨建責任上當好表率。深入貫徹《中國共產黨地方委員會工作條例》,認真執行民主集中制,進一步完善履職的制度機制,市委會工作的規範化、制度化水平不斷提升。

回首過去五年,全市上下團結一心,砥礪奮進,緊緊抓住了發展機遇,有效應對了各種困難挑戰,取得了重大發展成就。成績來之不易,這是省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全市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幹部團結拼搏的結果,是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的結果,是駐連部隊、武警官兵、駐連各單位和離退休老同志鼎力支援的結果。在此,我代表中共連雲港市第十一屆委員會,向所有為連雲港改革發展作出貢獻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回首過去五年,發展成就鼓舞人心,實踐經驗彌足珍貴。我們深刻體會到,抓機遇必須務實作為,立足自身特色,找準切入點,真正把戰略機遇轉化成為發展優勢。抓發展必須精準發力,針對產業這一最大短板,集中力量,持續攻堅,務求突破。抓民生必須以人為本,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不斷讓人民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抓統籌必須協調兼顧,妥善處理好經濟與環境、城市與農村、發展與穩定、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等重大關係。抓黨建必須從嚴從實,堅持不懈抓常抓細抓長,切實強化各級黨組織的戰鬥堡壘和廣大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看到,當前連雲港發展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產業發展不充分,縣域經濟較弱;城市功能不完善,城鄉發展不平衡;改革創新力度還要進一步加大,發展軟環境有待進一步優化,等等。我們要高度重視這些問題,採取有力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二、今後五年工作的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

今後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也是連雲港國際化海港中心城市建設的關鍵時期。儘管新常態下巨集觀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但中央和省委因時因勢因地採取的政策措施積極有效,經濟發展穩中有進、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我們仍處在大有可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就連雲港自身來說,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江蘇沿海開發等戰略深入實施,中哈物流中轉基地、上合組織出海基地等標誌性工程加快推進,高鐵、航道、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連雲港在全國全省發展大局中的地位作用顯著提升,加快發展的條件更加具備、環境更加有利、前景更加廣闊。我們必須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堅定信心,銳意進取,奮力譜寫好連雲港改革發展的嶄新篇章。

今後五年我市工作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和xx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視察江蘇重要講話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牢固樹立並自覺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認真落實省委決策部署,抓住用好戰略機遇,積極推進港產城融合發展,加快產業強市步伐,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推進全面依法治市,以全面從嚴治黨為根本保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努力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連雲港,奮力開創國際化海港中心城市建設新局面。

根據這一指導思想,未來五年,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目標,要確保實現“雙增雙超三提升”:即地區生產總值、城鄉居民收入保持兩位數增長,工業總產值超1萬億元、人均GDP超1萬美元,群眾生活質量、社會文明程度、管黨治黨水平不斷提升。工作中要把握好六項原則:一是堅持把落實“一帶一路”戰略和推進沿海發展作為主要抓手,深入實施港口功能提升、產業轉型升級、城市品質改善、雙向開放拓展、生態環境保護五大工程,著力夯實基礎支撐、厚植髮展優勢。二是堅持把產業強市作為主攻方向,重抓招商引資和專案建設,著力在優化存量、突破增量、提升質量上下功夫,加快建設我國沿海新型臨港產業基地。三是堅持把深化改革創新作為力量源泉,認真落實全面深化改革各項舉措,切實踐行創新發展理念,加快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向改革要動力、向創新要活力。四是堅持把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作為宗旨追求,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公平正義,推動協調發展,使全市人民在共建共享全面小康中有更多獲得感。五是堅持把綠色生態作為重要遵循,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充分彰顯連雲港的生態魅力,打造綠色美好家園。六是堅持把全面從嚴治黨作為根本保證,深入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著力鍛造堅強領導核心,團結帶領全市人民不斷創造新業績。

三、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

(一)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堅持港產城融合發展,加快形成以臨港產業為主導、新興產業為引領、傳統產業為支撐、現代服務業蓬勃發展的產業體系。

做大做強新型工業。著力做大臨港工業,立足沿海產業園區,重點佈局石化、鋼鐵產業,加快打造現代化大型臨港產業基地。優先發展石化產業,大力推進盛虹煉化一體化專案建設,培育以大煉化為龍頭的產業叢集,建設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積極推動基礎化工產業升級、企業整合、產品配套,實現節能、環保、綠色、安全發展。加快鋼鐵產業轉型升級,主動對接長三角等地區特鋼、精品鋼搬遷改造,推動現有企業技術升級,提升產品附加值,增強市場競爭力。培育壯大新興產業,立足國家級開發區、高新區,重點發展新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產業,推動產業高階化規模化叢集化。新醫藥產業要鞏固業內創新引領地位,加快建設國家醫藥創新中心,構築國家級醫藥產業叢集。新材料產業儘快實現規模化發展,著力突破新技術,打造國內一流的新材料產業基地。新能源產業著力打造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新能源研發、製造和應用示範基地。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立足城區周邊都市型園區,實施裝備升級、工藝優化和網際網路提升計劃,推動“兩化”深度融合,努力提高裝備製造、食品、紡織等產業精專特新發展水平。加快實施規模企業數量倍增工程,深入開展優強企業、上市企業、科技小巨人企業培育行動,新增一批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百億企業。

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堅持把發展現代服務業作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戰略重點,加強政策引導,推進集聚叢集,重點建設一批現代服務業集聚區,促進服務業規模化、品牌化發展。優先發展港航物流,依託港口、機場等重要節點,完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大力培育和引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品牌企業,加快建設區域性國際航運中心。深入開展國家級旅遊業改革創新先行區建設,探索建立更具活力的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大力推進資源整合、服務提升和產業融合,切實轉變旅遊發展方式,建成全國知名的濱海休閒旅遊目的地。結合省級跨境電子商務試點城市建設,推動商貿流通業提檔升級,加快培育軟體資訊、物聯網、大資料、金融、會展等產業,著力打造區域性國際商務中心。鼓勵引進新業態新模式新技術,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階延伸、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化和高品質轉變。

全力推進招商引資。堅持精準招商,切實為產業強市提供有力支撐。依託園區抓招商,強化園區招商引資主陣地作用,進一步明晰產業定位,既抓龍頭型專案引進,又抓上下游協作配套,打造特色產業叢集。突出專業抓招商,圍繞產業鏈擴大資訊鏈,組建專業化市場化團隊,通過設立產業發展基金、以商引商等方式創新合作平臺,進一步提高招商針對性和成功率。優化服務抓招商,構建為企業服務的長效機制,緊扣專案建設各個環節,切實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加大考核激勵力度,大力改善營商環境,在全市上下形成“圍繞企業轉、跟著專案跑”的濃厚氛圍。

(二)大力推進“一帶一路”交匯點核心區先導區建設。落實“一帶一路”戰略,是連雲港加快發展的重大機遇。要充分發揮區位、港口等特色優勢,著力抓好標誌性工程建設,不斷提高服務區域經濟和“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發展的能力水平。

加快推進上合組織出海基地建設。加大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順應航道深水化、船舶大型化、碼頭專業化趨勢,大力推進30萬噸級航道二期、30萬噸級原油碼頭等重點工程建設,到20xx年全面實現“一體兩翼”港區深水航道通航。堅持建用並重、以用為主,優化港口貨種佈局,連雲港區做強集裝箱運輸,兩翼港區著力提升服務周邊區域產業發展能力,加快打造區域性國際樞紐港、集裝箱幹線港和現代化產業集聚港。完善綜合集疏運體系。加快乾線鐵路網路建設,建成徐連高鐵、連淮揚鎮、連鹽、連青等鐵路工程和一批入港入園專用鐵路線。暢通海河聯運,提高內河航道通航能力,初步形成西連京杭運河、南接長江的“兩縱三橫”幹線航道網路。建成花果山國際機場,完善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航線網路,大力發展航空客貨運輸。提升出海服務水平。深入實施“網際網路+港口”行動,加快建立港口資訊化平臺,著力推動港口裝備智慧化、管理現代化、服務專業化。加強與沿海、陸橋沿線口岸的通關協作,全面推進口岸“單一視窗”建設,顯著提升通關效率。注重以特色化差別化發展提升港口競爭力,積極對接腹地用港需求,與上海、寧波舟山、青島等港口深化港際合作,加大航班航線拓展力度。做大做強多式聯運品牌,重點發展海鐵聯運、海河聯運,加大與中遠海運、哈國鐵、中鐵等國內外企業的戰略合作,把中亞班列打造成國際知名品牌。

高標準建成中哈物流中轉基地。按照國際化、現代化、生態化的要求,優化規劃設計,科學把控時序,同步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和對外招商合作,加快把中哈物流中轉基地建成中亞-環太平洋商貿物流集散中心、服務上合組織成員國的國際物流合作基地和現代物流業創新發展的試驗示範園區。圍繞“一園三區”佈局,加快完善上合組織國際物流園的交通、物流、環保設施,儘快建成中哈物流合作基地10萬噸糧食筒倉,積極推進霍爾果斯物流場站建設和霍爾果斯—東門經濟區專案合作。創新運營管理模式,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態,不斷完善陸橋運輸體系,努力構建中亞國家過境糧食集散加工中心、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保稅倉儲物流中心、智慧物流資訊中心等平臺載體,顯著提升連雲港的國際物流中轉服務功能。

全面擴大對外開放。穩步推動海關特殊監管區優化升級,積極推進綜合保稅區獲批建設,爭取設立自由貿易港區。大力拓展口岸功能,實現機場和兩翼港區一類口岸開放,暢通服務周邊地區對外開放的便捷通道。加強與日韓、東南亞、澳大利亞、巴西等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合作,吸引“一帶一路”沿線企業共建共用東中西區域合作服務示範基地、中德產業園、中捷水晶文化產業合作園等園區基地。實施外貿優進優出戰略,提高自主品牌和技術產品出口比重,積極培育新增長點。密切對外交流,爭取“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連雲新城設立商務代表機構,精心籌辦論壇展會,重點打造“連博會”品牌。積極提升“引進來”與“走出去”的質量和效益。鼓勵以跨國併購、股權融資等形式,吸引外資重點投向先進製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實現利用外資量質雙升。大力支援優勢企業到境外建立生產基地、研發展銷機構,參與境外經貿合作園和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建設。

(三)加快建設具有鮮明特色的海濱城市。圍繞建設國際化海港中心城市,進一步彰顯山海特色風貌,提升承載服務功能,打造宜居宜業環境。

優化城市發展佈局。持續推進“戰略東進,擁抱大海”,加快形成組團發展、功能互補、提升品質、彰顯特色、快速聯通的城市發展格局。大力提升規劃水平,推動多規合一,促進集聚集約,建設緊湊城市。科學劃定開發邊界,切實強化規劃的剛性約束。嚴格按照中心城區組團功能定位,促進各組團錯位發展。加快建設城市外環快速通道,實現組團間快速聯通。依託高鐵、空港、海港等交通樞紐建設,統籌推進周邊區域綜合開發,著力打造特色功能集聚區。推動東海撤縣設市、灌雲灌南縣城建設中等城市,做大做強重點中心鎮,建成一批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電商物流、工貿服務、特色農業、休閒旅遊、歷史文化等特色小鎮。到20xx年全市城鎮化率提高到68%。

強化城市承載功能。健全城市基礎設施體系,全面增強城市的現代服務功能。大力推進市域路網建設,實現市到縣一級公路全覆蓋。優先發展公共交通,進一步完善快速公交系統。強化市政公用設施配套,推進海綿城市和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完善防洪排澇、汙水垃圾處理等設施體系,提升水電氣暖供給保障能力。加快建設智慧城市,完善新一代資訊基礎設施。實施城市有機更新,開展“三改一拆兩清理”行動,全面完成市區老舊小區、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強化公共服務功能,推動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資源均衡佈局,構建10分鐘基本公共服務圈。加大城區功能向園區、港區的延伸覆蓋力度,推動城市更好地服務產業發展。

塑造城市品質特色。彰顯山海風貌之美,以海濱大道為軸線,高水平開發利用海濱、海港,做優做美海州灣黃金海岸風光帶,充分展現連雲港山海輝映、碧海藍天的獨特魅力。重點加快連雲新城建設,打造現代化濱海新城,有序推動連雲港區部分地段“退港還城”。彰顯自然生態之美,優化城市生態空間,構建薔薇河-臨洪河、雲臺山-連島、濱海溼地三大生態廊道,實施清水進城工程,完善水岸公園體系,建設城市森林和郊野公園,到20xx年城市綠地率提高到38%以上,加快把連雲港建成山清水秀、環境優美的綠色生態之城。彰顯地域文化之美,依法保護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性開發古城、古街、古鎮,精心打造蘊含文化特色的城市符號,讓城市因文化而更加多彩、文化因城市而更具魅力。彰顯建築品位之美,貫徹適用、經濟、綠色、美觀的建築方針,對城市輪廓、特色地段、建築界面、風格色彩加強控制引導,形成獨具特色的城市建築風景線。

提高城市治理水平。組織開展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地方立法,提高城市治理法治化水平。實施城市管理執法體制改革,推進城市管理領域機構綜合設定,實行執法重心下移和屬地化管理,提升城市管理精細化水平。實施“網際網路+城市”行動,建設綜合性城市管理資料庫,推動資訊科技廣泛應用,不斷提升城市管理智慧化水平。切實規範和加強物業管理,重點對無物管小區進行專項整治,進一步提升物業管理水平。全面排查消除房屋建築、市政設施等安全隱患,切實保障城市安全。創成中國人居環境獎城市,讓人民群眾享受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

黨代會討論市委工作報告 篇4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市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一、20xx年工作回顧

20xx年是我市發展程序中極具挑戰、富有成效的一年。面對複雜嚴峻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領導下,在市人大及其會、市政協的監督支援下,全市人民圍繞科學發展這一主題,緊扣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一主線,搶抓橋頭堡建設機遇,積極應對各種不利因素與挑戰,開拓創新,奮力拼搏,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專案標任務,實現了“”良好開局。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500億元,增長14%以上;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5.3∶46.6∶48.1;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17.69億元,增長25.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700億元,增長2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6900元,實際增長13.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1700元,實際增長10%。與此同時,城市建設取得突破,對外開放再創佳績,環境保護成果顯著,社會事業全面進步。這些成績的取得,標誌著我們在現代新建設道路上邁出了新的堅實步伐。

(一)著力提升產業實力,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

農村經濟全面發展。克服連續三年乾旱的影響,實現農業增加值133.8億元,增長6.1%。糧食總產量達110.2萬噸,烤煙收購總量170萬擔,鮮切花產量40.1億枝,蔬菜產量208萬噸,畜牧業產值85.4億元。石林中國臺灣農民創業園、斗南花卉產業園、尋甸國家級小麥油菜夏繁基地等園區發展勢頭良好。扶持農村合作經濟組織520家。新增國家級龍頭企業3戶、省級21戶、市級63戶,年產值億元以上的龍頭企業達30戶。

新型工業化加快推進。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690億元,增長17%。園區實際收儲土地3.75萬畝。新開工億元以上工業專案85個,竣工51個。中緬油氣管道暨煉化專案積極推進,昆煙技改、昆鋼草鋪、雲天化“450”選礦等重大專案投產。雲南白藥整體搬遷一期工程順利完成。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773家。“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申報成功。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4%,主要汙染物減排任務均已完成。

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服務業增加值達1200億元,增長11.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60億元,增長19%。區域性跨境人民幣金融服務中心建設快速推進,金融產業中心園區啟動建設。呈貢華夏村鎮銀行正式開業,村鎮銀行實現零的突破。14個商貿物流中心加快建設。完成47個批發市場搬遷改造提升,建成310個社群生鮮超市。“家電下鄉”產品累計銷售額突破10億元,建成“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家店170個、配送中心6個。文化產業園、傳媒產業園等一批重大專案建設加快推進,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達214.5億元,增長18.6%。石林旅遊區、陽宗海風景區等一批重點旅遊專案加快推進,旅遊業實現總收入367.25億元,增長28.95%。昆交會、旅交會、農博會、廚師節等20多項重要國際會展成功舉辦。

(二)著力推進城鎮化,城鄉區域發展日趨協調

城鄉規劃佈局進一步優化。《xx城市近期建設規劃(20xx—20xx)》等一批重大規劃編制完成,《中心城區地下空間利用與人防工程建設規劃》等專項規劃編制工作有序推進,全市交通行業規劃、縣(市)區政府所在地、鄉鎮總體規劃實現全覆蓋。城鎮近期建設規劃全面完成。城鎮化程序和新農村建設穩步推進,建設新片區39個、新型集中居住區46個。縣城總規模擴大42.34平方公里。保護壩區耕地,園區上山穩步推進。全市城鎮化率達65.4%。

城鄉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環湖公路實現閉合通車,一批城市骨幹路網建成,盤龍江跨江橋樑開工建設,空港1號線、黃馬高速、西北繞城高速、南連線線、昆武高速、轎子山旅遊專線積極推進,祿大公路、宜九公路完工試通車。長水國際機場即將投入使用,地鐵6號線一期工程試通車,1、2、3號線工程建設進展順利。鐵路樞紐擴能改造、滬昆客專、雲桂鐵路建設加快推進,南新客站站場工程、安寧至嵩明市域鐵路開工建設。實施新農村省級重點建設村專案140個。完成行政村公路路面硬化670公里。新增城市公交線路33條,主城公交出行分擔率達40%。

累計開通城鄉公交線路563條,行政村公交覆蓋率達93%。清水海引水工程順利實施,預計今年3月底完工。新建、續建中型水庫2座、小(一)型水源工程10件,27件小(一)型和40件小(二)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順利推進,536件抗旱應急工程啟動實施。解決8.11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

城市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四創兩爭”再創佳績,榮獲“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節水型城市”稱號,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提名資格。城鄉道路交通環境整治深入推進。啟動智慧交通運輸資訊化系統建設工作,進入全國計程車資訊化服務試點城市行列。園林城市建設成果進一步擴大,新增城市綠地1370公頃,綠化覆蓋率達43.6%,全市森林覆蓋率達46.06%。

(三)著力促進改革開放,發展活力持續增強

各項改革穩步實施。積極打造具有實體產業盈利模式和現金流支撐的投融資主體,市屬投融資平臺專案融資到位資金達464.92億元。成立環境、橡膠、有色金屬、黑色金屬、農村產權等專業交易所,產權交易市場體系進一步完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改革取得積極進展。深入推進公共預算管理改革,財政精細化、科學化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部分市級行政審批權下放陽宗海風景名勝區、倘甸產業園區和轎子山旅遊開發區管委會,13個省級工業園區實行實體化管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80萬畝,林地經營權流轉5.13萬畝。民辦教育、學前教育、義務教育等改革積極推進。基本藥物制度改革、公立醫院改革、醫師多點執業試點和民營醫院發展等取得突破性進展。

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實際引進市外到位資金突破千億元大關,達1100億元,增長15.75%。實際利用外資13億美元,增長28.84%。設立海外招商分局,成立香港、中國臺灣、東盟南亞三個招商分支機構。加大對大集團、大企業、大專案的招商力度,工業、新能源、環保、商貿、金融等領域招商引資成效顯著。匯豐銀行設立駐昆分支機構。南車城市軌道裝備基地、國電清水海風電場等8個“央企入昆”專案開工建設。對外貿易穩步增長,實現進出口貿易總額120億美元,增長20%。新增對外投資專案22個,完成專案投資總額8167萬美元;對外承包工程8項,合同金額2.17億美元。與省內15個州市簽訂了區域發展合作協議。積極參與川滇黔十地州市合作,與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合作進一步加強。深化友城合作,與寮國永珍市、柬埔寨金邊市、斯里蘭卡波隆納魯沃市締結友好城市關係,國際友城達15個,在省會城市中排名第5位。

(四)著力發展社會事業,公共服務水平明顯提升

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兩基”國檢整改任務全面落實,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9%以上。學前適齡兒童入園(班)率達90.2%,國小、國中適齡兒童入學率分別達99.5%和99%以上。優質普通高中學校在校生比例達68.1%。安寧、嵩明職教基地建設進展順利,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規模擴大到10.1萬人。投入1399萬元獎勵扶持民辦教育發展,民辦學校在校生達31.4萬人。建成91所農村標準化學校,81個D級危房校安工程新建專案加快推進,昆三中和中華國小呈貢新校區建成招生。

科技創新步伐加快。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建設成效明顯,科技進步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6%,科技成果轉化率達39%。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300家,高新技術產業工業增加值佔全市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29%。各類科技企業孵化器13家,“‘雲藥’特色產業叢集”列入國家創新型產業叢集建設工程。積極開展質量興市活動,設立市長質量獎,有效推動企業管理水平及產品質量提升。

衛生事業加快發展。市兒童醫院南市區醫院、市第一人民醫院北市區醫院等8個衛生重點專案建設加速推進。社群衛生服務機構覆蓋率達100%。醫療服務能力不斷提高,居民總體健康狀況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加強和完善食品藥品監管機制,啟動建設基層食品藥品監管網路,深入開展非法新增和濫用食品新增劑等專項整治,食品藥品安全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得到保障。

文化建設全面推進。實施聶耳故居、華羅庚舊居、樑思成和林徽因舊居、東寺塔等21項不可移動文物的保護和修繕工程,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全市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分別達15個、110個、15個。文化下鄉等重點文化惠民工程繼續推進。1233個行政村實現數字電影全覆蓋。建成810個農家書屋、411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點、55個文體活動廣場。成功舉辦第四屆市運會、環滇自行車邀請賽和國際文化旅遊節等大型旅遊文體活動。

(五)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

民生保障投入明顯增加。全市財政用於民生方面的支出佔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的比重達47.2%。完成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51.1億元。加大對困難縣區的一般性轉移支付。市級財政撥付城市、農村低保補助金2.8億元。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線分別提高到每人每月310元、167元,21萬城鄉困難群眾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職工最低月工資標準提高到950元。發放各項惠農補貼資金2.45億元,穩定解決4.92萬農村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

物價調控措施取得實效。強化“菜籃子”工程建設,啟動40萬畝蔬菜生產基地建設,建成3萬畝保障本市蔬菜供應的生產基地,增設糧油平價銷售點145個。各級財政投入標準化菜市場、鮮活農產品配送中心、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建設試點資金達7300萬元。積極推進“農超”對接,降低流通環節成本,加強價格調控和監管,保障了糧油菜和肉蛋禽等主要農副產品的供應。居民消費價格漲幅為4.9%,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加大。爭取上級補助資金19.95億元,市級籌措資金134.17億元,開工建設11.29萬套保障性住房,竣工面積112.3萬平方米。落實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4460.36畝。改造城市棚戶區及國有工礦棚戶區5.98萬套。啟動121個城中村改造專案,16個專案的回遷房交付使用,4032戶村民回遷入住。解決4.43萬戶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難,發放租賃補貼2.46萬戶。完成農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1.58萬戶。

社會保障工作紮實推進。開發提供就業崗位19.38萬個,實現新增城鎮就業13.15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培訓農村勞動力36.97萬人,轉移輸出37.6萬人。大學生創業園達34個。“零就業家庭”始終保持清零狀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保險覆蓋率分別達95.5%、95%、95%、97.2%、93.5%,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159.79萬人。新農保試點縣(市)區9個,參保人數135.56萬人。被徵地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17.06萬人。新農合參合率達96.49%,人均籌資標準提高到230元。

(六)著力加強生態建設,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深入推進市域水環境綜合治理,著力開展全面截汙、全面禁養、全面綠化、全面整治工作。滇池環湖截汙工程閉合貫通,配套的8個汙水處理廠建成6座,老城區市政排水管網及調蓄池建設工程動工,城中村汙水收集處理工作進展順利。主城汙水日處理能力達110.5萬噸。洛龍河、撈魚河、護城河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基本完成。湖濱生態“四退三還”由建設向管理轉變,搬遷安置45家企事業單位和3家省屬單位,退塘、退田4.5萬畝,退房144.3萬平方米,退人2.4萬人,建成2個搬遷居民安置點,完成投資16.7億元。實施滇池外海及主要入湖河口汙染淤泥疏浚工程。建成49座城市分散式再生水利用設施,全面啟動雨水、汙水和垃圾資源化利用專案。滇池水質惡化趨勢得到遏制,陽宗海水質和牛欄江出境斷面達到Ⅲ類水標準。鬆華壩、雲龍水庫等主城區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100%達標。完成植樹造林37.16萬畝。主城新建垃圾中轉站3座,建成危險廢物處理處置中心及尋甸縣、嵩明縣、西山區、東川區垃圾處理設施。完成377個村莊分散汙水處理設施建設。進入國家第一批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試點城市行列。轎子山成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七)著力創新社會管理,社會更加和諧穩定

大力加強社會建設,社會管理的規範化、專業化、社會化和法制化水平不斷提高。平安深入推進,持續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網上逃犯專項督察清網行動和打四黑除四害專項行動,滾動整治社會治安突出問題,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率不斷提升。安全生產責任制全面落實。和諧社群建設力度加大,社群服務、凝聚、管理和維穩四大功能明顯提升,民族團結宗教和諧。加強信訪工作,維護群眾合法權益。堅持軍民融合式發展,擁軍優撫安置工作紮實推進,連續6次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稱號。人口和計生工作紮實有效,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成效顯著,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國家安全、消防、人防、防震減災等工作進一步加強,工青婦、老齡、殘疾人、氣象、檔案等工作取得新成績。

(八)著力提高行政效能,政府自身建設全面加強

認真落實法治政府、責任政府、陽光政府和效能政府建設四項制度,積極轉變政府職能,科學、民主和依法行政水平進一步提高。依法執行市人大及其會決定決議,主動向人大報告和向政協通報重大事項,自覺接受人大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支援政協參政議政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議案、建議和政協建議案、提案954件,辦復率100%。深入開展“執行力提升年”活動,公示重要事項7846項,組織完成聽證事項334項,限時辦結率、首問首辦率和投訴回覆率均保持在99%以上。主動接受人民群眾和新聞輿論監督,堅持市政府領導接聽群眾來電和辦理結果公示制度,建成以“96128”與“12345”合併執行、互為補充的綜合政務電話服務平臺。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強化審計監督、行政監察和招投標市場的監管,行政審批、行政事業性收費資訊查詢和監察系統進一步完善。節約型機關建設不斷加強。

各位代表!

過去一年取得的成績,凝聚著全市各族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在此,我謹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奮鬥在各條戰線的全市廣大幹部群眾和外地來昆建設者,向給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援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社會各界人士,向中央、省屬單位、各兄弟州市和駐昆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官兵,向所有關心、支援發展的海內外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