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學生調查報告範文(精選24篇)

欄目: 精選工作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3.07W

學生調查報告範文 篇1

我們的研究將在前人研究的前提下立足於武漢市就業生態環境,針對華中師範大學大學生就業期待進行調查分析,以瞭解大學生在就業時的價值取向,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和就業期望,另一方面,也對公眾觀念中一般理解的大學生就業觀偏差進行研究,還原事實真相。

學生調查報告範文(精選24篇)

一、調查的物件和方法

(一)調查物件。本研究以華中師範大學20xx級大學生為調查物件,共發放問卷505分,回收問卷474分,問卷回收率93.86%,有效問卷有效率82.77%。其中男生佔33.1%,女生佔66.9%。

(二)調查方法。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的方法收集資料。問卷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調查被試基本資訊;第二部分調查被試基本的就業期望:最低接受就業起薪、期望的就業單位和擇業考慮。本次調查獲取的資料採用SPSS17.0(中文版)進行統計處理。

二、結果與分析

(一)大學生對就業起薪的最低期望。根據調查結果統計,44.5%的大學生能接受的最低起薪為20xx-3000元,35.9%最低能接受的起薪為3000-4000元,9.9%的大學生認為自己能接受的最低起薪在4000-6000元之間,另有7.2%的學生選擇20xx元以下,2.6%選擇6000元以上。據調查,20xx年本科畢業生的平均起薪為2500-3000元,而本次調查結果顯示80.4%的大學生能接受的最低起薪在20xx-4000元,說明大部分大學生對就業起薪的期望處於合理的水平。

(二)大學生期望的就業單位。調查結果顯示,如表2,在大學生期望的就業單位上學校佔最大比例57.4%,其次為國企、政府機關和外資企業。國企、政府機關和外資企業所佔比例相差較小,分別佔25.3%,23.2%和22.8%。但仍能看出大學生更願意到具有國家性質的單位工作。由於本次研究中免費師範生佔53.1%,免費師範生被要求本科畢業後必須到學校工作,另外也會有非師範的學生期望到學校工作,所以本研究的結果中會出現學校佔絕大比例,這也體現出師範大學的特色。

(三)大學生的擇業考慮。大學生在擇業時需要考慮多種因素,調查結果顯示,工資福利、發展前景和就業城市是大學生在擇業時首要考慮的三大因素,31.0%的大學生在擇業時首要考慮的是工資福利,26.3%的大學生將發展前景作為擇業時首要考慮的因素,18.6%的大學生在擇業時首要考慮的是就業城市。有14.1%的大學生認為自己在擇業時首要考慮專業是否對口,另有7.4%和2.6%的大學生在擇業時首要工作壓力和其他方面的因素。

三、討論

(一)大學生的就業期望相對合理。20xx年本科畢業生的平均起薪為2500-3000元,而本次調查結果顯示80.4%的大學生能接受的最低起薪在20xx-4000元,說明大部分大學生對就業起薪的期望處於合理的水平。儘管資料樣本最低能接受的起薪略高於這幾年高校畢業生的實際月起薪,但由於本次研究被試是大三的學生,非畢業生。被試最低能接受的起薪略高於現在畢業生的實際起薪也是正常的,這表明在高等教育規模持續擴充套件下,高校畢業生持續面臨較大的就業壓力使得他們的就業期望(包括期望工資)越來越和勞動力市場的實際情況相符合。從調查結果中得知,國企、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這些單位最受大學生擇業時的青睞,大學生選擇到國有部門就業的趨勢仍然沒有改變,說明大學生更願意選擇舒適穩定的工作。這也反映出我國國有部門與非國有部門單位之間的收入差距或其他福利待遇間的差距仍然明顯。也側面反映了“學而優則仕”“官本位”等傳統觀念仍然深刻影響著當代大學生的思想。

(二)工資福利是影響大學生擇業的最重要因素。大學生在擇業時最為關注的事工資福利,反映了大學生希望在畢業後儘快獲得較大的經濟回報。從教育投入這方面分析,本科畢業的學生從幼兒園開始讀書到大學本科畢業,期間讀書時間長達18年,在這18年的時間裡,家庭的教育經濟投入非常巨大的,而且大部分的學生在這段讀書的時間裡都是沒有經濟收入的,所以學生自身和學生的家庭都希望學生能夠儘快的獲得更多的經濟收入,收回教育投入。

四、對策與建議

鑑於目前大學生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大學生的就業擇業的認識仍不夠深刻,高校應該加強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大學生的就業指導需要貫穿整個大學教育。

首先,從學生入學開始,要納入就業形勢與人才素質結構相關的知識與教育,促使大學生一開始就重視職業素質的培養。在大學生培養的中期階段,將職業素質教育融合於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學習中,融合到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中,在獲得豐富科學知識的同時又豐滿自身的人文素養,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培養正確的職業觀。在大學生畢業階段,就業指導則應側重於幫助學生認清形勢,正確定位。同時,廣泛開展擇業心理輔導、求職技巧(如何設計簡歷、如何面試、如何尋找工作資訊)和訂立合同等就業訓練和就業服務,注重誠信教育,促進大學畢業生順利就業。

學生調查報告範文 篇2

隨著社會經濟的縱深發展,大學生作為社會中的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其消費觀念的塑造和培養直接地影響其世界觀的形成與發展,進而影響其一生的品德行為。因此,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生活消費的心理特徵和行為導向,培養和提高“財商”,就成為高校的重要課題。

一、當代大學生消費新概念

1、消費方式已經進入網路電子時代隨著社會經濟的飛躍發展,社會消費方式已經從原來單一的現金交易向現金、信用卡、支票等多樣化的交易方式轉變,使人們的生活方式更趨方便快捷。當代大學生是青年人中的佼佼者,有著開放的思想意識,從不落後於時代的發展。那麼在消費方式上是怎樣的狀況呢?在調查中發現,作為特殊的消費群體,當代大學生的消費方式已經進入了網路電子時代。許多大學生都有校園ic卡、交通ic卡、銀行取款卡、上網絡卡甚至運動健身卡等,“刷卡”時代使大學生的消費行為瀟瀟灑灑,用某些同學的話來說,就是“卡一刷,錢就花”。

2、消費多元化傾向

21世紀是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豐富多彩的時代,步入這一時代的大學生們不再滿足於宿舍、教室兩點一線的單調生活,儘管書籍仍是主要的消費物件,但已不是首選的,更不是唯一的消費專案。大學生的消費已呈現明顯的多元化趨勢,手機、旅遊、電腦、影音娛樂是大學生的消費熱點。調查中,當問及“在經濟條件許可情況下,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時,大部分學生選擇了“旅遊”,其次是“買電腦”,反映出大學生具有想走出校園、融入社會與自然、擁有高質量生活的渴望。

3、理性消費是主流

價格、質量、潮流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理性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據瞭解,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這是因為中國的大學生與國外的不同,其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300-8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1000元,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和日常生活開銷的。由於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因此會盡量搜尋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無論是在校內還是校外,當今大學生的各種社會活動都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圍,談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不會考慮那些儘管價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們更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名牌,但質量顯然是非常重要的內容。

4、追求時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話題

大學生站在時代前沿,追新求異,敏銳地把握時尚,惟恐落後於潮流,這是共同特點。最突出的消費就是使用手機。當代大學生們的消費中普遍增加了手機的消費專案。有調查表明學生手機擁有率不低於40%。此外,電腦及相關消費也是他們的追求,小至一張幾十元的上網絡卡,大至電腦都是當代大學生的寵物,用計算機系同學的話來形容,他們簡直就把電腦當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髮型、服裝、飾物等大學校園中都不乏追“新”族。調查資料也印證了這一點,就所佔比例來看,“是否流行”緊隨價格、質量之後,成為大學生考慮是否購買的第三大因素。至於名牌產品,當問到“如果經濟許可,會否購買名牌產品”時,80%的學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體現了大學生對追求高品質、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二、當代大學生消費狀況存在的問題

1、儲蓄觀念淡薄,財商需培養和加強

“財商”一詞的提出者羅伯特?清崎曾經說過:“財商與你掙了多少錢沒關係,它是測算你能留住多少錢以及能讓這些錢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討論會上,當問及對“財商”概念的認識時,很多同學表示陌生。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後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範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餘的同學也想著如何把剩餘的錢花完,只有極少數同學有儲蓄的意識。可見,當前大學生的'財商需要培養和加強。

2、消費差距拉大,出現兩極分化

3、消費結構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為突出

大學生的生活消費即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以生活費用和購買學習資料、用品為主。在生活費用中,飲食費用又是重中之重,以學生在校每天消費8元左右用於基本飲食需要來估計,學生每月淨飲食費需250元左右。

大部分女生飲食費用在300元以下,有的為了保持苗條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慾,有的為了節約支出不顧營養需要淨選擇廉價的飯菜;問題是對健康飲食知識瞭解不夠。

4、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討論會中,一些同學指出,為了擁有一款手機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機,有的同學情願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有些男同學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甚至偷錢以滿足自己的慾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

5、戀愛支出過度

三、當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偏頗的原因分析

當前大學生在消費上出現無計劃消費、消費結構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費、戀愛支出過度等問題,既與社會大環境的負面影響有關,也與家庭、學校教育缺乏正確引導不無關係。

今天的大學生生活在“沒有圍牆”的校園裡,全方位地與社會接觸,當某些大學生受到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奢侈浪費等不良社會風氣的侵襲時,如果沒有及時得到學校老師和父母的正確引導,容易形成心理趨同的傾向,當學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經濟上滿足較高的消費條件時,這些思想就會在他們的消費行為上充分體現。更糟糕的情況是,有些家庭經濟狀況不允許高消費的學生,為了滿足自己的消費慾望不惜作出一些損人利己甚至喪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為。

那麼對於大學生在消費中產生的問題,我們能提出什麼建議呢

1、增強獨立意識,培養和加強理財能力現今的大學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生存,那獨立理財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財不是簡單的四則運算,不是簡單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長期的理性基奠,個人盲目的衝動不是獨立,是任性的表現,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腦中有獨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獨立的行動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其二,正確運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

2、克服攀比情緒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呢?首先,我們應樹立適應時代潮流的、正確的、科學的價值觀,逐漸確立正確的人生準則,給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學生的確需要競爭意識,但並不是所有的事物我們都需要爭,生活上次於別人,並不可恥,沒有必要抬不起頭來。通過這次調研,我們基本掌握了當代大學生消費心理趨勢及現狀。大學生的基本生活消費大體上是現實的、合理的。但離散趨勢明顯,個體差異大,這主要是生源來自全國各地,由於家庭情況的不同和消費習慣的差異造成的。在以寄生性消費為主的大學生中,培養獨立的理財能力、科學的價值觀應是當務之急。

3、形成大學生良好消費風氣良好校風是師德師風和學生學習、生活作風的有機組合。其中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是體現學生生活作風的重要部分。一旦良好的消費習慣得到培養和加強,就會對良好校風的塑造起促進作用,並形成校風助學風的良性迴圈。因此,應該把大學生良好消費心理和行為的培養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設計有關大學生健康消費理念的活動專題,並且持之以恆,以大學生良好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促進良好生活作風的形成,進而促進良好學風、校風的鞏固與發展。

學生調查報告範文 篇3

一、調查背景

格林斯潘曾說,“現在世界所面臨的金融海嘯是拜年一遇的”,當今世界各國都是以經濟發展作為當下主題。社會在向前發展,時代也在不斷進步,各行業的人們都以新的形象展現正在新的時代。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作為大學生的我們同樣也要與時俱進,要以新的形象去面對新的時代,以像男的特點去適應信的時代,這對每個大學生是十分重要的。近年來,我國新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也將變革學習方式,強調在學科領域要為學生創設探究性學習的空間;注重知識發生的過程,而不僅僅是結果;注重主動學習過程,繼而形成一定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隨著課程標準的頒佈,與之相應的教材新增加了研究性學習的內容。如何變革學習方式,組織好這些內容的教學,同時在教材的使用中,創造性地選擇更多的內容,開展探究性教學,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成為當前數學教學中必須面對而無法迴避的問題。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是時代挑戰的要求。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誰掌握了面向21世紀的教育,誰就能在21世紀的國際競爭中處於戰略主動地位。面對新世紀的國際競爭我們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化教育改革,實施創新教育,培養出大批高素質的創新人才。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的一代新人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成為國際教育改革的潮流。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是課程改革的要求。新的課程標準倡導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激發學習興趣,要求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培養創新意識和創造精神,實踐能力,它標誌著學生的學習方式正由傳統的接受式學習向主動型學習轉變。

二、調查方法與過程

調查物件:湖北師範學院在校大學生

調查時間:調查地點:學生宿舍調查方式:問卷法

調查過程:

1、分組(將全班30名同學分成3個小組,每組設組長1名)

2、分配任務(定課題、查資料、制問卷)小組討論

3、發放問卷(每人5份問卷,隨機發放)

4、收集並整理問卷

5、資料分析

6、調查結果總結

7、撰寫調查報告

8、總結經驗

三、現狀及分析

1、對於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培養自己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問題,具體結果如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大學中,很主意平時就培養對自己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的同學較少,但是根本不注意的更少,只是大部分人不是很主意,所以在大學裡,大學生應該提高對於自己的這種能力的培養,從而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2、對於大學生“發表過自己的論文、製作手工藝品、。申請過專利、拆電器並復原”等事件,調查結果如下表:選項

次數

申請過專利

拆電器並復原

製作手工藝品

發表過自己的論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計百分比

由上表可以看出對於大學生自己“發表過自己的論文、製作手工藝品、。申請過專利、拆電器並復原”等事件,一般是由於其中條件的限制等原因,學生的工藝品只限制於自己喜歡的小玩意兒,而自己的.專利等較少,由此,大學生在學校應該注重自己的這些方面的培養,從而提高自己的創新和實踐的能力。

3、大學生對於目前的科技創新瞭解情況如下表:

C、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

由上表可以看出,大學生創業設計和大學生電子設計,許多大學生都知道,但是,對於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和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許多大學生還不認識完全,就起具體原因在於這類專案在學生的前期學習中還不能具體表現出來,相信在進行更多的學習後,學生能夠認識到這點的重要性,從而逐漸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4、對於湖北師範學院的很多協會,可能許多人可能不能認識到其中的部分協會的,那些可以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對此,我們做出的調查結果如下:

C、數學建模協會

是否

次數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計百分比

D、職業發展協會

是否

次數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計百分比

由上表可以看出,對教師技能促進協會、科學技術普及協會、自主創業協會等協會認知的大學生較多,而對數學建模協會和職業發展協會的認知較少,對比前面對學生調查,對於數學建模部分學生還沒有參加過,所以不能認識能夠被人所理解。但是,加入學校的協會還是能夠提高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 5、創新型人才應該具備的素質有那些?對於這個問題,我們採取了一些最基本的能力並對學生進行調查,具體結果如下:選項

刻苦鑽研的精神求真務實的品格次數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計百分比

學生調查報告範文 篇4

開始的世界性經濟危機席捲全球,在世界經濟一體化格局下,高速發展的中國並不能獨善其身,在一些地區、一些領域,經濟危機已經表現得非常明顯。經濟危機下,很多公司開始裁員,招聘需求大幅減少,這使得中國的勞動力市場壓力異常巨大,尤其是大學生就業問題異常突出。近期,中國社會科學院釋出的《經濟藍皮書》指出:預計到底,將有100萬名大學生不能就業,還將有592萬名大學生畢業面臨找工作,大學生就業問題非常嚴峻。

一、大學生就業難的真正原因

1、供過於求

在沒有出現經濟危機的時候,大學生的就業問題也是比較突出的問題,從整個就業情況看,大學生的供給明顯大於實際需求。不是總量的供過於求,而是結構性的供過於求,主要是培養的大學生的方向及大學生所應該學習的內容和社會的實際需求是脫節的。

企業用人的時候,首選是相關專業,其次是高潛質的人,因為企業在發展期需要大量的人員補給,有些人是可以在工作過程中逐漸培養的,這也為一部分專業不對口的大學生解決了就業的問題。

當經濟危機到來的時候,企業普遍實行的保守的發展戰略和緊縮的財務戰略,一方面人力資源的補給大幅減少,另一方面用於培養與培訓的費用也大幅減少,在招聘的時候會對相關專業的大學生優中選優。經濟危機造成的結果是,無論是從結構看,還是從總量上看,大學生的數量都是供過於求。

2、缺乏勝任力

現在高校培養的大學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理論,實踐非常缺乏,即便是對實踐要求極高的技工類,很多學校因為種種原因取消和減少了實踐的課程。大量理論的課程讓學生在專業方向上的收益是有限的',缺乏實踐能力的大學生成了紙上談兵的高手。

企業是非常現實經濟實體,需要的人就是能夠給企業直接帶來績效的人,而紙上談兵的大學生並不能馬上給企業帶來績效,還要搭上老員工給為其輔導,從而影響了企業的整體績效。現在很多企業都停止了招聘新員工,尤其是大學生,即便招聘也是有實力的公司進行的優中選優的戰略性人才儲備;而有些有實力的公司,在進行人才的戰略性調整,希望通過現在的經濟危機帶來的變化,招募和儲備一批中高階人才和優秀的技術骨幹,從而迎接經濟危機過去後的新的發展。

由此可見,一些企業認為經濟危機也是轉機,在這個轉機的過程中,良莠不齊的企業進行了自然而然的優勝劣汰,使得企業乃至整個行業以後的發展會更加規範。而大學生沒能在這一轉機中受到青睞,其根本原因是大學生畢業後,不具備相關工作的勝任力。

二、大學生就業難帶來的影響

1、負面影響

首先是大學生本人,原本以為考上大學就是天之驕子,原本以為大學畢業可以養活自己,原本以為找個好工作賺錢可以孝敬父母;沒想到考上大學後是“天之棋子”(自己的命運任天擺佈),沒想到畢業後還沒上崗就已下崗,沒想到本應自力更生卻還要父母牽腸掛肚,這些對大學生造成的心理壓力不可謂不大。

其次是對大學生家庭的影響,本來大學期間就花了很多錢,大學畢業後還得為孩子承擔一定的經濟壓力,更主要的是看到孩子找不到工作給孩子帶來的精神壓力。家長真想把這些壓力都攬到自己身上,既著急又沒有辦法,有些家長甚至希望孩子有點事幹就行,哪怕一分錢不掙也行。

再次是社會壓力,有那麼多人不能就業本身就是非常大的社會問題,而且還有可能變成更多的其他社會問題。

2、正面影響

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對教育的反思也愈發深刻,政府、高校、企業也都在自己的範圍內進行著自己的思考。

政府從財政上予以支援,雖然有些措施是短期的,有些效果是表面的,但畢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部分問題,政府還應該在教育改革上進行更深入的探索和更有效的投入。

學校也在積極尋找教育改革途徑,雖然每個學校都在做著虛假的就業率統計和報告,但是有些學校有些院系的教育探索已經在幾年前就開始了,比如有些學校的計算機院系幾年前就成立了實驗室,引進了實訓的教學模式,現在又在積極探討本身引進企業的教育產品和模式,應該說這些學校已經開始思考教育本身的問題、解決途徑和自身的價值了。

企業首要考慮的不是教育問題,卻間接地促進了教育的改革和對教育本身的思考和探索。企業一開始考慮的是如何能獲取更多更好的能快速勝任工作的人,於是一些企業在相關的高校建立了定製培養班,按照自己企業的要求和實踐培養大學生,然後招募其到本企業工作。而一些培訓公司也應運而生,對學生進行技能訓練,訓練後的大學生相對會更快地勝任工作。有些民營教育機構更是集合這兩種方式,直接模擬企業的技能環境,請企業的人來授課。這些企業和相關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而隨著經濟危機的到來,各種各樣的教育形式及補充教育形式的優劣勢凸顯出來,這對教育本身的思考和探索無疑是一件好事。

三、大學生就業難如何解決

很多培訓機構認為x年將是就業培訓的又一個轉機,毫無疑問,對於找不著工作的大學生,培訓確實是一種有效的方式,尤其是很多機構還承諾負責就業。但擺在眼前的現實問題是,就業形勢不好的情況下,很多培訓機構的承諾並不能兌現,而很多認證培訓除了一紙證書外,並沒有為參訓者帶來更高的附加值,連參加培訓的人自己都知道,這是自欺欺人的沒有辦法但又不得不試試的辦法。

而一些真正關心培訓內涵,注重技能提升的培訓機構,如果沒有承諾就業出口,如果沒有相關的證書,吸引力也是有限的。如果承諾就業但不能兌現,無疑是飲鴆止渴,還是自取滅亡。因為大學生真正關心的是能不能找到工作,能學到真正的本領如果找不到工作,和沒本領沒有什麼差別。

問題在於能不能找到工作上了,這是企業的事情。但是目前情況下,保守和收縮策略的大絕多數企業,不可能招聘大批沒有經驗的新員工,因為企業首要解決的問題是生存,為新員工支付的薪水是企業直接成本,這可能會影響到企業的生存。

於是政府出面了,出臺了一些財政政策,企業接納大學生可以得到補貼等。這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政府要求半年後企業必須接收該員工,而大多數企業不能保證半年後經濟形勢會好轉,因此不願承擔這樣的用人風險,因此對於這一政策也並不敢嘗試。

是不是可以將這些綜合起來考慮呢?大學生要解決的是工作的問題,很多人只要是有個工作不賺錢也可以,企業也要考慮如果經濟形勢好轉人才補給如何解決,政府考慮的是大學生有工作幹可以解決一些突出的社會問題。那麼在此階段,大學畢業後可以視為見習期,由企業接收並進行實際工作的訓練,當經濟好轉的時候,企業就會儲備了一定的補給人才,而大學生無論選擇是否留在該企業,都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工作技能,求職也不再是一件難事了。而政府的補貼可以一部分用於補貼企業實訓的人力成本和場地裝置成本,一部分用於補貼大學生的見習期間的生活費用,這就解決了企業的一部分問題,也解決了大學生家庭負擔的一部分問題。同時一部分培訓機構也將發揮一定的作用,對於培訓機構來說,真正要考慮的應該是究竟能夠給受訓者帶來什麼樣的價值,帶來多大的價值,作為補充教育形式的優勢是什麼,考慮的不僅僅是就業難帶來的收益機會,更應該是對教育本身的思考。

總而言之,目前既要解決大學生掌握實際工作技能的問題,又要解決企業的後顧之憂問題。因此,政府的補貼的錢要花在刀刃上,避免錢花了,大學生只是延期幾個月失業的情況發生。大學生自己花錢參加培訓,更要花在刀刃上,要真正考慮能否學到真實的本領。

這是解決目前問題的途徑之一,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還是教育本身的探索和實踐。問題一直都存在,經濟危機只不過是讓問題體得的更加尖銳,如果能借助這次經濟問題,加快對教育的探索,加快政府職能的探索,加強企業和高校的更深層次銜接,對於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對於未來中國的發展,也許是件好事。問題的產生不是一朝一夕的,所以解決問題的過程也不會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從各個角度,不同的時間段有不同的側重點,逐步來解決這一問題。

學生調查報告範文 篇5

一、大學生就業:難在哪裡?

低工資就業:多一些拿汗水換明天。在一些高校的就業指導中心瞭解到,隨著就業壓力的增加,寧願選擇低工資就業的大學生越來越多,而他們共同的想法是拿汗水換明天。

據瞭解,低工資就業實際上是大學生畢業後、就業前的一種待業狀態,是以單位給畢業生提供積累經驗的機會,而畢業生則以低報酬工作為交換條件。這種低工資就業只為找工作時多一些實踐經驗。

工資會隨能力的提升而提高。某軟體公司負責人王小姐認為,現在企業招人雖對學歷有一定要求,但最看重的還是人的能力和綜合素質。大學生剛開始工作,工資可能會低些,但隨著就業者個人能力的提升,其工資也會慢慢提高。她建議大學生心態要平和,找工作高薪並不是第一要素。

就業不要只看眼前的工資待遇,不斷提高能力才是金飯碗。以前,很多企業招聘只針對有工作經驗的人,對應屆大學生一律免談。隨著用人觀念的逐漸改善,近一兩年,很多企業直接招收應屆畢業生,他們願意出錢培訓大學生,使其很快成為企業的骨幹力量。一般來說,大學生成為骨幹力量後,工資自然會提高。企業為了儲備人才,一般先與大學生簽訂幾年的工作合同,這不僅保障了人員的穩定性,對企業發展也很有好處,同時用人成本也相對較低。因此專家希望大學生能夠認清自己,改變就業觀念,不要只把眼光盯到工資上,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提高能力才是金飯碗。

二、大學生就業:路在何方?

大量事實證明,大學畢業生在求職時如果沒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甚至連自己的性格與特長都不瞭解,職業選擇將非常盲目,甚至會影響到之後工作道路的發展。對此,專家建議:在校大學生要增強職業生涯規劃的自主意識。

職業道路早規劃,目標堅定不放棄。迷茫是目前大學生使用最為頻繁的詞語之一。之所以迷茫,是因為看不清未來,看不清未來就會把握不住現在。實際上,大學生看不清未來的原因並不一定是因為沒有目標、沒有規劃,也可能是由於目標過多以致無所適從,規劃太多而無法實現,因此也就更容易放棄目標,追熱門、隨大流。因此對目標的堅持和對規劃的實施是成功的關鍵,堅信無論是還是求職擇業,適合自己的就是的。

興趣廣泛應保持,機遇來臨有保障。由於對所學專業缺乏瞭解,許多學生進入大學時都會面臨一個問題:對專業不感興趣或不滿意,由此而產生厭學、倦怠的情緒。實際上在大學裡有很多方式可以讓你兼顧興趣與專業,如雙學位、各類培訓認證等,但是在挑選業餘學習的專業時,應把握一個原則:那就是從自身發展的需要出發。要麼從個人出發,既滿足求知慾,又從中獲得樂趣;要麼與本專業結合,成為複合型人才,增強就業競爭力。當然,在多個專業的學習中不能顧此失彼,更不能本末倒置。

社會活動經驗多,應考不心慌。對於應屆畢業生來說,找工作的瓶頸在於社會經驗的缺乏。雖然在校生要獲得企業實習機會並不容易,但從大多數成功者的經歷看,至少有兩方面資源是大部分學生可以利用的:一是有針對性地參加社團活動來鍛鍊自己溝通交流、團隊合作等能力,社團活動可以說是對真實工作場景的一種模擬;二是爭取各種校內服務的機會及校外的實習、兼職機會,可以幫助我們培養堅持不懈、吃苦耐勞的職業精神,瞭解盡職、責任等的基本準則。

實習練就真本領,應聘免了試用期。就漫長的職業生涯而言,大學4年無疑是一個黃金的職業準備期,在這4年裡,應該讓自己具備一個職業人所擁有的專業技能、社會技能、職業素養這樣我們在從學生到職業人的轉變中才能做到無縫接軌。正是充分地利用了大學階段的實習機會,從而免去了正式工作後的見習期。企業也節省了大量的培訓時間和精力。這對於個人和企業是一個雙贏的過程。

特殊才能做後盾,求職更有競爭力。對於一個班或一個專業的學生來說,大家讀一樣的專業、學同樣的課程,看起來彼此沒有太大的差別,然而一旦面臨競爭,差別就顯現出來了。目前就業形勢比較緊張,只有身上有亮點的學生才更容易被注意,才更有可能被用人單位選中,也才會有更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因此,發掘並增強就業競爭力應從發現自己與其他人的不同之處入手,發揮自身特長,並不斷強化,有可能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

三、就業現狀:就業準備三部曲

隨著高校的擴招,原來的精英變成了大眾教育。大學生必須轉變觀念,大眾化教育意味著可以做普通的職業。面對就業難,大學生們要做些什麼呢?

第一部曲:面對現實,正確對待就業形勢,正確對待自己。

擇業和就業,是初出校門的學生在人生道路上一個重要轉折點,對於學生應具備的正確擇業和就業思想,可以歸納為4句話,這就是:認清形勢闖市場,從容自信顯特長,廣開看資訊,實事求是快上崗。

認清形勢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國家的就業政策,二是全國的就業形勢,三是本地區的就業資訊。面對矛盾重重又競爭激烈的人才市場,基本觀點是,只能樹立一個闖字,積極參與競爭,而不是等,更不能消極對待。關鍵是要把握好自己的擇業方向和競爭技巧,敢於競爭,善於競爭,並在競爭中獲勝。

在近幾年的人才市場競爭中,有個明顯的特徵,就是用人單位特別注重人才的實際經驗和特長。每個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問題在於你如何正確地認識自己,善於揚長避短,在關鍵時刻和重要場合發揮一技之長,獲得用人單位的好感和信賴,這是擇業和就業工作中的一個不可忽視的技巧。

在人才市場競爭中,單靠一個人的智慧和資訊以一變應萬變往往是不夠的,所以,要想方設法利用各種媒體,包括學校、老師和家長,親朋和同學,廣搜就業資訊,這是就業者一個重要的手段和。

第二部曲:充分做好擇業和就業之前的心理準備。

大學生的就業心理準備應該實現以下4種轉換,克服不良心態。

一、實現由學生身份到上崗工作的轉換。

在不包分配,自主擇業,雙向選擇和競爭上崗的大環境中,應克服聽天由命或等待學校推薦工作的消極心態。學習是為了致用,如果說學習是手段,從事工作是人的本能,也是目的。

二、在經濟上實現由消費者到生產者的轉換。

克服長期依靠家庭提供經濟援助的依賴心理,憑自己所學的知識和誠實勞動,立足於自力更生,自食其力。

三、在擇業姿態上,實現由一個普通參與者到競爭者的轉換。

大學畢業生都是第一次進行擇業和就業,經不起挫折,悲傷失望,往往是擇業不順的主要障礙。要克服懦弱、自卑的被動心態。

四、實現由天之驕子到普通勞動者的心態轉換。

放下知識分子的架子,正確理解自己與用人單位的雙向選擇,主動求職。不論從事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首先必須是一個勞動者,而勞動崗位需要自己去爭取。

最後總的來說,擇業者應該具備主動、積極、從容、自信和百折不撓、面對現實的平和心態,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第三部曲:主動出擊,準備和麵試。

機會總是被那些勇於表現、爭取的人得到。不管單位招不招人,先去毛遂自薦要求試用;寫信給單位老總或負責人自薦;直接傳送求職信到企業網站招聘信箱大學畢業生在找工作時,選擇主動出擊,到用人單位去展示實力,至少得到的機會比等著天上掉餡餅的機會大。

據市人才市場的有關負責人說,在如今整體供大於求的就業形勢下,積極勇敢的心態是大學生找工作脫穎而出的一個制勝法寶。在擇業前,要推薦自己,有必要準備相應的文字材料,簡歷要真實可信,文字樸實,言簡意賅,頁面工整規範。面試中也要大方得體,機靈應對,不卑不亢。

總之,在進行擇業、就業的過程中,其目的是選擇一個最能發揮自己專長的工作崗位,開始實現多年的夢想的願望,在大學生的一生中,就業無疑是一件大事,一次激動人心的拼搏與較量。一定要審時度勢,振作精神,做好充分準備,用的心態、的形象和全身心積攢的實力,投入到這場競技中來。

學生調查報告範文 篇6

一、調查的目的

學生身心是否健康發展,關係到中華民族的整體發展。我們調查中職學生參與休閒體育狀況,是為尋求有效手段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使中職體育真正為學生個性化發展服務。

二、研究物件與方法

研究物件

本文以大連市輕工業學校不同年級、不同專業500名在校學生及有代表性的15所大連市中等職業學校的體育老師為研究物件,進行問卷調查,學生問卷回收率100%,有效率99%。教師問卷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研究方法

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

三、調查結果的研究和分析

中職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時間、地點、次數及滿意度調查分析

在調查中,學生每次運動的時間在20分鐘以下的佔總人數的24%,在20~40分鐘的佔總人數的37%,在40~60分鐘的佔總人數的22%,1小時以上的佔總人數的17%。調查學生主要運動場所時,選擇在學校的佔總人數的57%;在公園、廣場的佔28%,在其他場所的佔15%。在每週練習次數調查中,僅在體育課堂活動的佔48%,課後能練習1~2次的佔29%,3~5次的佔14%,5次以上的佔9%。在對自己參與休閒運動滿意度的調查中,表達非常滿意的佔17%,滿意的佔27%,一般的佔47%,不滿意的佔9%。

綜上調查表明: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參加運動的場所主要是在學校體育課堂上。從他們的每次運動時間來看,發現學生課餘時間鍛鍊存在明顯不足,近一半的學生對自己目前的運動狀態滿意度不夠。那麼,如何改善和合理利用學校有效的體育資源,為學生提供優質的運動場所,如何豐富體育教學內容,吸引學生積極參與休閒體育鍛煉,成為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中職生最想參與的休閒體育運動的調查分析

調查中我們列出16個休閒單項:選羽毛球比例高一點,佔35%;選足球和籃球比例差不太多,分別佔23%和28%;選檯球比例佔19%;選游泳和乒乓球比例基本相當,分別佔了11%和10%。選其餘專案的比例都在10%以下。在其他專案中,比例佔到2%。

調查結果分析:在選項中排序在前5位的專案依次是:男生:籃球、足球、羽毛球、檯球、乒乓球;女生:羽毛球、游泳、健美操、登山、郊遊。男生更多的選擇對抗性強、活動量大的專案,女生則選一些肢體碰撞不多的專案。這反映了男、女生在體育需求上的差異。另外,學生的興趣、愛好更加廣泛,個性化需求增加,除我們羅列的專案外,學生還選擇了擊劍、壁球和打靶等專案。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關注學生個性化體育需求。

影響中職生參加休閒運動的因素調查分析

在調查中,學生參加休閒運動受學校場地裝置因素影響的佔受測人數的32%;受鍛鍊時間影響的佔29%;受個人身體原因影響的佔30%;受季節天氣影響的佔29%;受專案娛樂性與否影響的佔24%;受經濟因素影響的佔18%;受是否有專業指導影響的佔15%;受學業、家庭、夥伴陪伴等影響的分別在5%~6%。

在制約休閒運動開展的因素調查中,15所學校中,選擇因為場地、器材及天氣原因的有14所學校,佔調查總數的93%;因為師資力量不足原因的有11所學校,佔調查總數的73%;因為學校支援度不夠的`有9所學校,佔調查總數的60%;因為學生比較懶惰原因的有5所學校,佔調查總數的33%。

結果表明:學生參加休閒運動客觀影響因素主要來自學校場地裝置的不足、季節天氣的影響、體育專案本身缺乏娛樂性、體育師資力量不足及學校支援力度等。

四、建議

轉變觀念,提高認識

根據本校的具體情況,投入必要人力、物力及財力,加強場地器材建設,充分發揮體育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大力開展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形成良好的體育傳統風氣。

構建休閒體育活動的有效途徑

為了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要求,我們要利用學校現有的資源,開設第二課堂、單項體育社團、組織多樣教學賽等有效途徑,形成良好的運動氛圍,加強休閒體育的學習和建設。

教材內容的選擇靈活多樣

調查顯示,學生體育需求多樣化。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與時俱進、推陳出新”,靈活選擇適合學生髮展的多樣化教材,切實提高學生對運動的喜愛,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運動中。

提高體育教師的業務能力水平

休閒體育的多樣化,對教師的業務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體育教師必須通過不斷學習,擴大知識面,才能適應發展需要。

學生調查報告範文 篇7

下面由本站的作者為你提供學生調查報告的寫法。

一、研究背景:

隨著經濟社會的縱深發展,我們大學生作為社會特殊的消費群體,我們的消費觀念的塑造和培養更為突出而直接地影響我們世界觀的形成與發展,進而對我們一生的品德行為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生活消費的心理特徵和行為導向,培養和提高我們的“財商”,在當前就成為我們當代大學生共同關注的課題。

二、研究目的:

瞭解大學生對消費的看法,通過比較從而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消費心理。

三、研究過程:

(一)大學生理性消費是主流

通過問卷調查和個別訪談可以概括地說當代的大學生的消費觀念有些理性因素,突破傳統的只求滿足基本生存需要的觀念。

1、在消費結構中發展資料佔的比重呈擴大趨勢。他們更多的注重改善自身的學習條件,滿足對於精神文化的需要。根據本次調查顯示被調查的大一的男女同學中有1/2多數每學期在教育學習方面的投資在200元以內,而被調查的大三的男女同學中則約有半數的同學在這方面的投資在400元以上。這說明剛入學的大一的學生已經有了要完善自己的追求,但是在為自己設定目的和計劃的同時,投資比較謹慎;而大三的學生經過了兩年多的大學生活,多數為自己設計了確定的目標(考研、攻讀各種資格認證、英語過級考試等等),這些教育投資對他們就業及實現自我價值是必須的。

2、大學生也重視健康消費。調查的資料顯示35.5%的男同學在每月的消費上注重營養消費,女生的比例更大一些佔到42.2%。學校內設定的健身中心很受學生歡迎,通過調查和訪談部分學生,30%的同學選擇定期的體育鍛煉,他們中有利用校內的體育資源的,也有參加校外休閒健身俱樂部的。大學生的健康消費也涵蓋了運動器械用品、衣物等內容。

3、消費呈現多層次化。月消費達到800元以上的佔7.8%,低於350元的佔15.9%,44.3%的學生月消費在350-500元之間,31.9%的學生月消費額控制在500元到800元之間。可見,大學生的消費層次分化比較分明,中間層次的比重佔絕對多數,既反映了我國當前劇烈轉型的社會大背景,也說明了大學生的消費主體是趨向理性的。

從總體上看,大學生的消費觀念正逐步向開放化、前衛化發展,但傳統的理性消費觀念仍是主流。絕大多數學生在消費時考慮最多的因素是商品或服務的質量、價錢,追求物美價廉。因為87.5%的大多數學生的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供給,雖然8.9%的學生自己兼職,但掙的錢不多。

(二)當代大學生消費狀況存在著若干問題:

1、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通過個別調查和訪談,我們得知:為了擁有一款手機或換一款流行的手機,有的同學情願節衣縮食,不惜犧牲其他必要開支;有些同學為了一件名牌衣服、名牌鞋帽,甚至向別人借錢以滿足慾望。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受虛榮心的驅使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

2、人際交往消費過度,主要體現為通訊支出和戀愛支出。通訊開支大,擁有手機的同學佔被調查總人數的三分之二強,月消費高於80元的佔40.3%,將近被調查人數的一半。說明學生手機消費不理性、高開銷的情況存在而且頗為嚴重。16.2%談戀愛的大學生每月大約多支出100-200元左右,他們大多承認追求情感需要物質投入,經常難以理性把握適度消費的'原則。

3、經濟獨立意識較弱,理財觀念淡薄。在被調查的345人中有39人根本沒有作過家教或兼職,而那些作過家教或兼職的同學也是抱有不同目的,1/2的學生是為增長社會經驗,14.2%的學生以渴望獨立為目的,以“補貼日用”為目的的比例佔到23.2%,如果把“渴望獨立”看作是主動的獨立意識的話,那麼“補貼日用”則可以看作是被動的獨立意識。把前兩者合計到一起來看擁有獨立意識的學生比例也只佔到被調查者總數的1/3強。當然也有12.5%的學生是抱著閒著沒事的態度。顯然,大家這方面的意識比起歐美髮達國家的同齡人16歲就要求經濟獨立來說,差距較為明顯。

四、調查後總結:

(一)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部分學生的消費誤區和偏頗的消費心理

1、個性自覺引起的消費自主心理導致學生消費的盲目性,部分學生消費沒有計劃,隨意性強。大學時期是人生中一個獨立性與依賴性並存的階段。伴隨著自我意識覺醒而來的是人們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強烈的自我支配要求。現在的大學生大都是改革開放後出生的,環境的塑造,使他們在思想、生活、學習等方面都有自己特有的看法。雖然他們的消費來源依賴於家庭,但他們卻有強烈的消費自主要求。大學生的思想沒完全成熟,如果缺乏適當的消費指導,就會出現消費的盲目性。

2、尊重需要而引起的消費炫耀心理在學生消費中表現為重物質消費,輕教育投資。在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中,尊重需要居於生理、安全、友誼和愛的需要之上而處於較高階的第四層次。大學生有著強烈的尊重需要,他們多方面的努力在相當程度上都是為了建立自尊和他尊體系,以實現其自我價值。炫耀心理實際上是一種超越自我客觀價值的自我虛構,表現在生活消費領域,就是對物質生活的高追求。大學生中有許多以擁有各類名牌而不是用才華作為炫耀的資本,這實際上反映出他們心理上的一個癥結:用富裕的物質生活來充實美化自己的形象,以求得自尊的滿足和心理的平衡。這種現象的擴散,會在一定範圍內形成重物質消費的風氣。

3、從眾心理和求異心理是大學生消費攀比心理的心理學動因。大學生們在推崇世俗化的物質享受時,在群體消費行為中往往會滋生獨領風騷的畸形心理。這樣,相互攀比現象就有了產生的土壤。攀比心理表現在看似相互矛盾,實則本質相同的兩個方面:一是從眾心理,即被大多數人所接受的事物,個人也基本上樂意接受,大學生也不例外;二是求異心理,這種心理狀態的存在,使某種時尚滿足了大學生一時審美的心理需要之後,又必然會產生新的需要,渴望消費再有新變化和創新。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中缺少對學生健康消費觀的引導

當前的大學生能夠全方位地與社會接觸,當他們受到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奢侈浪費等不良社會風氣的侵襲時,如果沒有及時得到學校老師和父母的正確引導,容易形成心理趨同的傾向。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費的原則立場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物件。有些父母本身消費觀念存在誤區,不能正確引導自己的子女。因此,我們應該關注學校教育環境對學生消費觀念培養的重要影響作用。可事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消費觀教育還沒有形成足夠的重視。具體體現為:

1、在高校缺乏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達到有效性目的,就不能缺少對學生實際行為的瞭解與把握。近年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雖然在不斷的改進,也取得了較大的進展,但是由於科研條件、人員配置等客觀原因和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主觀認識等原因,對學生的教育首先從實踐調查開始的教學科研風氣仍然未能形成。

2、校園文化建設中普遍缺少倡導大學生勤儉節約生活消費觀的內容。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除了在個人喜好、穿著打扮等較少方面比較注重突出個性以外,他們對於時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等消費內容都具有群體從眾心理。高校校風主要體現的正是學生的群體心理和行為特徵。把注重塑造和強化學生良好的消費意識和消費行為,培養學生良好的消費習慣,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一項主要內容,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

(三)社會上的不良風氣是大學生健康消費觀的形成的影響因素

1、社會上非主流的享樂主義消費觀,給大學生帶來了很深的影響,是造成大學生消費觀念偏頗的主要因素之一。改革開放以來近30年,我國一直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斷的提高。部分先富起來的家庭消費方式有了很大的變化,傳統的消費觀念不斷受到衝擊。大學生的消費心理處在不成熟的階段,互相攀比的消費心理較為普遍,直接影響到了大學生的消費觀。

2、近年來消費主義的價值觀在我們的社會中逐漸上升,當然也對在校的大學生產生了影響。按照這種價值觀,一個人是不是值得尊重,是不是有品位,主要取決於他的消費水平。一個人的消費水平越高,消費能力越強,就越是能夠證明他的成功。在中國,應該說是先富起來的那部分人首先接受了這種價值觀,然後又逐漸輻射、傳染到其他社會階層,最後演變為一種國民的集體無意識。

五、調查後建議:

構建節約型社會是我國規劃的重要任務之一。構建節約型的消費模式是解讀節約型社會的一個重要方面。用節約型的消費理念引導消費方式的變革,在全社會樹立節儉、文明、適度、合理的消費理念,大力倡導節約風尚。當代大學生是未來社會建設的棟樑,引導他們繼續保持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消費觀念,反對奢侈浪費、盲目攀比、過高消費等不良消費風氣,加強大學生健康的消費觀念的培養與塑造,在當前構建節約型社會的大環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要正確引導大學生養成健康消費心理和行為,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一)加強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的調查研究。在思想理論教學中,我們應該大力提倡調查研究與理論教學相結合的科學方法,使理論教學真正擺脫空洞無物的說教。今後我們應當重視和加強對大學生消費狀況的關注,注重在研究他們的消費心理與行為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當然,調查研究是一個艱辛的過程,但是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首先培養自己刻苦鑽研的科學精神、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理論聯絡實際的科學思維。

(二)教育學生要樹立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科學的消費意識。引導他們在考慮個人消費時不忘光榮傳統,科學規劃安排,是個人消費標準與家庭相適應。當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從不斷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和繁榮市場這個角度看,需要鼓勵人們積極、合理消費。如果不考慮個人經濟狀況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費模式是十分有害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時客觀的分析社會上的消費主義現象,引導學生形成積極的心態,作一個清醒的消費者。

(三)培養和加強大學生的財商。所謂財商,指的是一個人在財務方面的智力,即對錢財的理性認識與運用。財商是與智商、情商並列的現代社會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質。財商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其二,正確運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我們應該圍繞這兩方面的內容,在思想政治課和德育課的教學活動中設計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以達到教育目的。

(四)大學生健康的消費風氣應成為建設節約型校園的一項重要內容。高校校風建設應該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則,重視大學生為人處世每個環節的教育,重視培養和塑造大學生健康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以促進大學生學業的成功追求。建議把大學生良好消費心理和行為的培養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設計有關大學生健康消費理念的活動專題,並且持之以恆。塑造節約型的校園理念,利用校園環境影響大學生理性健康的消費習慣的養成,形成良好的生活作風,向社會輸出具有健康理性消費習慣的社會成員。

六、感想與體會:

大學生要控制慾望,不要盲目炫耀,更不能攀比;多把心思放在學習上;購物時不要急於出手,多參考別人的意見。另外要學會理財,制定每月的開銷計劃,進行消費記帳也是大有幫助的。理財其實也是一種管理能力,如何去管理自己的財富,進而提高財富效能,如何去規劃、管理自己的生活能力。

學生調查報告範文 篇8

21世紀,人類創造的機器——電腦是越來越先進了,但是許多人沒有自控能力,尤其是國小生,已經陷入網路裡面不可自拔。其實網路並沒有害,裡面的知識非常豐富,但是你接觸了色情、暴力和恐怖網站的話,就不得了了。

因為網站會侵蝕我們純潔的心靈;暴力網站會讓我們變得自私、孤僻;恐怖網站會使我們神經衰弱,焦躁不安。

調查

經過我對網咖、電子遊戲廳管理員的交談,我知道一般他們都是在玩遊戲,小部分在查資料,複習功課。他們玩的遊戲是非常不好的遊戲,如《魔獸世界》、《生死一線》、《鬼吹燈外傳》……等一系列遊戲。而且有些國小生自控力差,最長上機時間竟超過8小時。

不過,我們班屬於一般狀態。

分析

經分析,到網咖上網的大多數是偷偷去的,而且那些上網的錢都是父母給他們買早餐的。為了玩遊戲,他們將早餐費節省下來。而且上網都瞞著父母,私自一個人去了。

結論

1、有些學生天天就想著玩,太倔強。

2、父母管教不嚴格。

3、網咖看到錢就兩眼冒金星,不論他成不成年都放他們進來。

這些原因充分表明,管好國小生上網問題不只是學生自己的事情,還跟家庭、社會的環境有關。

建議

我建議網咖和家長要加強合作與溝通,網咖要做到不讓低於16歲的學生進入網咖,家長們做到出門時,儘量把門鎖好,避免孩子偷偷溜出去,再就是不要給他們太多零用錢

學生調查報告範文 篇9

一、調查背景:

《國小課程標準》明確提出:“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範、端正、整潔”。我班寫字的狀況有些不如人意,隨便翻開學生的作業本,有的龍飛鳳舞,有的大小不一、參差不齊,有的錯別字連篇,書寫極不規範;學生寫字時,許多學生歪頭斜背,全身趴在桌上,手捏筆尖,眼睛離書本太近。一直以來,部分教師對寫字教學的重視不夠,疏忽了寫字的重要性,把寫字課用來上語文課,再加上現在電腦的日益普及,很多學生和老師在思想觀念上就慢慢地發生了改變,所以學生在漢字書寫方面就存在了很多問題。

二、調查內容:

1、執筆姿勢

2、寫字姿勢

3、錯別字情況

4、書寫規範與否

5、家長對學生的寫字關心程度

三、調查方法:

(一)、問卷調查:略

(二)、現場調查:

1、在我班級中進行調查:學生在寫字的自然狀態下,仔細觀察學生的寫字姿勢、執筆姿勢等狀況並進行記錄,收集第一手資料。

2、在我班級中進行調查:把學生在自然狀態下所做的作業本收集起來,仔細研究學生的字,對學生的字跡情況進行記錄歸類,收集第一手資料。

四、調查結果與分析:

1、家長對學生的寫字關心情況:

調查顯示99%的家長認為在電腦日益普及的今天對學生進行寫字訓練是有必要的,有極少部分家長認為無所謂。85%家長也認為在國小階段是孩子訓練寫字的重要階段。有65%的家長認為孩子的寫字姿勢不好,但只有32%的家長對孩子進行過寫字姿勢和握筆姿勢的指導。也有12%的家長認為自己沒有能力指導好孩子的寫字訓練。

2、學生的`寫字姿勢和執筆姿勢情況:

調查顯示我班級的寫字和執筆姿勢錯誤率達到23%。而且學生的寫字姿勢和執筆姿勢並不是單一的錯誤,而是同一人身上都集中了幾種錯誤。比如:眼睛離書本近,執筆太低,手腕扭曲,歪頭等。

3、學生的字跡情況:

調查顯示學生字跡工整情況只有50%。從這可以看出,由於年級越高,作業量越大,學生為了簡單追求速度,卻忽略了寫字的工整,再加上老師也趨於對作業正確率的追求故而降低對書寫質量的要求,所以年級高,反而書寫質量越低。另外就是錯別字率隨年級的升高而降低。

原因分析:

1、孩子寫字過早。現在的家長對孩子期望都很高,在入學之前很早就讓孩子練習寫字,而很多幼兒園就順應家長的期望,過早教孩子寫字,甚至寫比較難的字,家長自己也要求孩子寫很多複雜的字,而且又缺乏有效和正確的引導,造成錯誤的握筆及寫字姿勢。這樣,孩子入學時錯誤的寫字習慣已基本養成。

2、課堂教學任務特別是識字任務較重,而教師在教學設計上較多地注重了識字教學和課文的分析,擠掉了課堂上寫字的時間,尤其是高年級。學生只能在課下完成寫字任務,使學生的寫字過程得不到有效的監督和指導。

3、學生課業負擔比較重。除了老師佈置的作業之外,很多家長還經常給孩子佈置一些另外的作業,造成學生負擔加重。為了提高速度,不得不加快書寫速度從而降低了書寫質量。

4、寫字訓練量不足。寫字是一種技能訓練,要想練好字,就得下苦功夫。但從目前的國小生寫字訓練量來看,根本達不到要求。儘管現在我們學校按照課程標準的規定開設了寫字課,一般是一週一節,這麼少的訓練時間顯然是不夠的,即使這樣有些年級的寫字課經常會被其他一些主科擠佔,可以說是徒有虛名,由此可見學生的寫字訓練量也就變得少之又少了。

五、對策及建議:

1、語文課堂教學必須給寫字教學留足空間和時間。堅持天天寫,堂堂寫,在課堂上加強對學生書寫姿勢的指導和監督。教育學生正確寫字、寫好字,做到提筆即是練字時。

2、教育和引導學生認識正確寫字姿勢的重要性,努力做到自我監督、自我糾正,同學之間相互監督、互相提醒。

3、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和交流,引導家長關注孩子日常的讀書、寫字姿勢,減少學生的負擔。

4、提高學生的寫字興趣。教學中,教師應當不斷地提高學生寫字的興趣,激發他們寫字的熱情,增強他們的信心,培養他們克服困難的毅力,使學生能夠自覺地知難而進,勤學苦練。也要提高教師的寫字意識,加大培訓力度,總之,寫字教學是整個國小階段語文教學的一個組成部分,每位教師都應重視它,應嚴格地,科學地對學生進行訓練,持之以恆,常抓不懈,切實改變目前寫字教學質量不高的現狀。我相信,只要我們能正視教學現狀,並採取相應的改進措施,國小生寫字的問題一定能夠得到解決。

學生調查報告範文 篇10

  一、調查目的

在教學中我們常常發現一些學生不會傾聽:老師講課時,他在座位上走神;別人提出問題,他所答非所問;別人的話還沒講完,他迫不及待地打斷,搶著和別人說;老師講過好幾遍的問題照樣出錯……凡此種種,導致我們的教學效果不盡人意。這說明新課程進行了這麼長時間,有些學生的傾聽習慣還沒養成,傾聽能力還沒形成。的確,在課堂中,學生只有認真傾聽別人的言語,才可能進行更深的思考和交流,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從而獲得更多的知識。所以我們設計了相關問題進行本次調查,尋找、診斷、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進一步研究、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方案,使問題得到解決,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力求達到新課標對國小生提出的傾聽要求。

二、調查方法與物件

採用問卷,談話與聽課相結合的方法,對全校52名學生進行調查。進行“學生傾聽習慣問卷調查”,調查表已全收回。調查後又與教師、學生和家長談話,深入瞭解大家對自己和他人上課傾聽狀況的瞭解和感受。

三、調查內容

對課堂傾聽的認識,包括傾聽的方法,內容,活動過程以及效果等方面進行調查,共設計了13個問題。

四、調查結果與分析

通過調查研究分析,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能較好聽課,學新知時聽講認真,教師語言生動時聽講認真,但還有一部分學生上課不能全神貫注聽講,尤其在別人回答問題時不注意聽講,有的教師沒注意培養學生的傾聽習慣等等。主要表現在:

1、剛上課時注意聽講,課中間思想開小差。

剛上課時學生下意識注意聽講,隨著時間的發展,學生管不住自己,思想拋錨,做小動作,小聲說話,老師講課也不注意聽了。

2、別人發言時不會傾聽。

學生喜歡自己說,不太喜歡聽別人說,沒有養成傾聽的習慣。“別人發言時你認真聽嗎?”選擇“認真”的佔23.91%,選擇“有時認真”佔73.91%,選“不想聽”佔2.18%。

3、小組合作時搶著說。

“小組合作時,你的表現”選“認真聽,輪流說。”佔93.55%,選“搶著說”佔3.62%,選“幾乎不回答 ”佔2.83%。說明學生有一定的團結協作精神。但是,合作中搶著說和不回答也佔一定比例,要引起教師注意。

4、上覆習課時,學生髮言不多。

複習課新意不多,平時自控能力差的學生就容易走神,不注意聽講,發言自然不積極。“老師上覆習課時,你的表現”選“認真聽,積極回答。”佔22.13%,“認真聽,但不想發言”佔75.36%,“沒意思,不怎麼愛聽”佔2.51%。

5、班上經常發言的就那幾個人,其他人不主動發言。

性格活潑、思維活躍的學生經常發言,大部分學生習慣於聽,不會去積極發言。

6、在家父母講話時,愛插嘴,或者聽一半就走開了。

“在家認真聽父母講話了嗎”選“聽”的佔20.59%,“有時聽”佔76.33%,“愛嘮叨,沒意思”佔3.08%。

通過分析,我認為造成以上的原因是:

1、學生在家養成了他說讓別人聽的習慣,而沒養成認真聽別人說的'習慣。

2、老師急於完成教學任務,不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入的思考,沒有長期鼓勵學生髮言。

3、家長、教師等平時忽視對學生傾聽方法的指導。

五、思考與建議

1、紀律要求:聽講時,學生坐端正。抬頭挺胸,兩眼看著教師。不隨便插嘴。同學回答問題時,仔細聽,認真想,評價並補充。

2、老師在課堂上,努力讓每個學生把話說明白,抓住時機,利用有效資源,激發學生的傾聽和發言慾望,促使學生深入思考。

3、對學生的傾聽指令要簡單,清楚。老師示範給學生認真傾聽的動作,神態等。家校聯絡,制定傾聽評價表,獎勵在傾聽方面有進步的學生。

現在的社會比以前更發達,家庭也更加富裕。爸爸媽媽的工資不是1000元,就是20xx、3000元以上。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孩子們就可以隨心所欲的向爸爸媽媽討要零花錢了可是,他們拿著這些錢到底想買什麼呢?我懷著疑問的心情,做了一份調查報告。

調查我發現,麻辣和燒烤最受小朋友的歡迎。地攤周圍總是擠滿了人,弄得水洩不通。還有一些玩具也銷售得很快,比如說“變形金剛”、“芭比娃娃”、“戰鬥陀螺”、“庫洛牌”……。都是孩子們愛玩的玩具。也有些孩子喜歡和別人攀比,花錢去買比別人更貴、更漂亮的東西。還有些孩子拿錢去買惡作劇物品,去嚇唬自己的朋友。

分析

1、在學校裡,手拿麻辣和燒烤的學生隨處可見。或許,麻辣和燒烤就是讓學生亂花錢的罪魁禍首。

2、玩具是人童年時不可少的物品。玩具的開銷也佔用了我們學生的大部分零花錢。還有大多數學生喜歡把玩具帶到學校裡來。這樣不僅會影響學習,還會違反校規。結論經過我的調查,我得知,許多孩子差不多都是以買早餐的名義來討要家長的錢,然後去買地攤上的零食、玩具,甚至有人拿著錢去網咖,連不吃早餐也行。這樣的行為不僅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而且會影響學習。

建議我建議,學校應該採取更好的措施阻止這種現象再次發生,嚴格管理學生在校園裡的飲食情況,注意孩子們的健康。這樣才會讓祖國的花朵開得更加燦爛!

學生調查報告範文 篇11

調查目的:時下,大學生通過利用課餘時間找份兼職工作打打工或在假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打暑期工、實習體味生活已經成為了一股熱潮。有的卻認為掙錢並不是大學生打工的惟一目的,不少同學把打工看作是參加社會實踐、提高自身能力的機會。許多學校也積極鼓勵大學生多接觸社會、瞭解社會,一方面可以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積累工作經驗對日後的就業大有裨益。

調查物件:大學生成長成才,是高等院校普遍關注的問題。而大學生社會實踐已成為培養合格大學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決不能忽視或放棄大學生社會實踐。

調查內容:本次調查通過對大學生有否參加過暑期工、兼職或實習,最想參與何種社會實踐,所參與的打工或實習是否與所學專業相符,能否體現實踐與理論知識相結合以及在工作或實習中獲得了什麼等問題進行展開。

調查結果:從調查中發現,許多大學生都認為兼職是大學生的第二個“課堂”,通過兼職可以學到許多寶貴的東西。“存在就是合理”,職業沒有高低之分,無論什麼職業都有其可取與不可取之處,就看自己的需求。不少大學生覺得只要是能夠賺錢的工作,就可以去試一試,品牌代理,促銷等以前不會是大學生從事的工作,現在都成為了大學生們可以接受的工作。

兼職已成為許多大學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兼職現象在大學校園中非常普遍。在這條路上,我們該怎麼走,又該走向何方?我們就同學們兼職的目的、途徑、工種、經歷及影響進行了廣泛的問卷調查

看待兼職的態度

從有無必要兼職大部分學長都忠告計劃做兼職的同學,學習才是大學裡最重要的事,兼職在學有餘力的情況下也值得去做,鍛鍊為主。長期的兼職,最好是在寒假或暑假時參加。來看,分別有46、9%的男生,52、9%的女生認為大學生兼職非常有必要,而認為大學生沒必要兼職的均佔0%。從年級來看,一年級,三年級分別有30、9%%的同學認為大學生兼職非常有必要,其餘同學均認為可有可無。同學們兼職觀念的現狀兼職在大學校園中非常普遍。從調查的結果來看,100%的同學在大學期間做過兼職。在問做兼職及大學生有必要嗎,86%的同學持肯定意見。做兼職似乎成了大學生的必修課。

從事兼職的目的及收穫

做兼職的目的是什麼呢?分別從男生女生的具體情況來看。男生:僅僅為獲得金錢做兼職的男生佔總的.男生人數的15%,選擇培養能力的男生所佔比例也僅僅是25%,女生:為獲得金錢做兼職的女生則佔10%;選擇培養能力的比例為25%,男生女生選擇其他的人數相同都佔5%。大多數同學選擇二者兼有。可見,做兼職不僅僅為了賺錢,更多的同學是為了接觸社會,可以拓寬交際面,積累社會經驗,為鍛鍊能力,為今後的工作奠定基礎。當然有些比較貧困的同學考慮更多的是增加自己的生活補助,為了緩解經濟壓力,減少家庭壓力。總而言之,絕大部分同學從事兼職的目的比較明確,認為兼職的收穫主要是賺錢和積累社會經驗,少數同學認為可以廣交朋友,拓寬交際面。找好學習與兼職的平衡點,敢於嘗試有一定知識含量的兼職。這才是我們學習知識和實踐知識是兼職的過程和目的。

男生中為鍛鍊自己而選擇做兼職的佔了大半,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女生兼職為賺錢的佔了大半。在調查中有許多女生表示家庭經濟困難,做兼職是為了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

從事兼職的男女比例

此次的問卷調查,在男女、年級上的分佈比例,可以說是比較具有代表性的,首先,男女比例分別是52.0%和48.0%;男女生在兼職的主要目的上存在著很有意思的差別:男生衝著錢去做兼職的,佔被調查男生總數的43.9%,女生的這一數值是53.9%;男生兼職為鍛鍊自己的,佔被調查男生總數的52.4%,女生的這一資料是41.5%。

從事兼職與學習之間的關係

至於如何協調兼職和學習的關係,在被調查學生中,在“你是否利用上課時間去做兼職”這道題上,40個人填答了。在有填答的學生中,25%的學生選擇有過,次數不多,75%的學生則選擇了沒有。可見為了兼職而去翹課的情況還是存在,看來如何協調好兼職與翹課的關係不容忽視。在對上題中所提到的“翹課”的學生的“翹課頻率”調查中,40個人填答了,從填答的40個人看,男生選擇一般的佔了10%,很少的佔了25%,從不的佔了65%。女生則分別為一般5%,很少15%,從不80%。創新意識,而後要有能力,更要把握機遇。但無論如何,要正確處理好學習與兼職的關係。機遇在於把握,前提是要有創新意識,敢於嘗試。學習與兼職的統一,需要我們找好兩者的平衡點,多嘗試能夠鍛鍊能力、實踐知識的兼職。

從事兼職的型別及範圍

大學生做兼職,主要是從事在校勤工儉學、做家教發傳單、促銷員、業務員、飯店服務員等服務性工作。當然,也有部分同學做其他相關自己專業領域的工作。從性別來看,分別有45%的男生,45%的女生做過家教發傳單等服務性工作,分別有10%的男生,5%的女生做過在校勤工儉學的工作,分別有15%的男生,5%的女生選擇實習。同時,還有30%的男生,45%的女生選擇其他等兼職工作。總的來看,同學們兼職的種類比較單一,而且性別差異較大。經分析,原因有二:一方面,時間有限,同學們只能選擇耗時少,收入較高的工作;另一方面,社會經驗較少,工作能力有限,諸多用人單位不予考慮。

此外,家教和勤工助學被評選為最穩定的兼職,家教和勤工助學是由家長和學校支付,故可信度較高,不失為兼職的最佳選擇。促銷成為最有鍛鍊效果的兼職,眾多兼職高手也是從促銷練起的,所以如果你兼職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鍛鍊自己,那麼促銷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從事兼職的時間安排

在問及什麼時候做兼職時,35%的男生、55%的女生選擇在週末時間兼職。45%的男生、40%的女生選擇在假期裡面兼職。10%的男生、5%的女生則選擇了其他時間兼職。其中還有15%選擇在午休時間。

學生合法權利需要重視

很多同學想從事兼職,卻苦於找不到可以信賴的機構。在回答“兼職過程中遭遇欺詐你怎樣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的時候,50%的男生和45%的女生選擇通過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25%的男生和45%的女生選擇告訴家人、朋友。20%的男生和5%的女生不追究、自認倒黴。其餘的5%的男女生選擇自行報復。

兼職所得收入

對於大學生兼職所獲得的收入來看:大學生期望的工資都不是很高。以男生為例:85%的男生期望的工資要求符合一般標準即可。可見,大學生的兼職市場是非常廣闊的,大學生的素質相對較高,希望的工資也不是很高,並且選擇從事的行業大多是居民以及商家所急需的,以節假日最為突出,商家可以利用高素質的“廉價”勞動力為自己服務。

家長對於子女兼職

在調查過程中,家長對於子女在外兼職打工的情況大都不瞭解。60%的男生及85%的女生兼職是家人知道的,而40%的男生及15%的女生兼職是家人所不知的。大部分學長都忠告計劃做兼職的同學,學習才是大學裡最重要的事,兼職在學有餘力的情況下也值得去做,鍛鍊為主。長期的兼職,最好是在寒假或暑假時參加。

總體來看,大多數家長基本同意子女從事兼職,主要是出於安全方面的顧慮。

兼職是弊還是利

覺得在校大學生打工是利大於弊的回答yes的佔80%,回答no的只佔20%。也許正是因為這種認識,大部分同學都選擇做兼職。

大學生找到一份兼職工作,尤其是一份令自己滿意的兼職工作,無疑是件好事:一方面,可以獲得一定的經濟收入,會使大學生獲得一種心理滿足感和實現自我價值的成功體驗,這也會促使大學生在自我完善方面更有動力,更加積極努力;另一方面,兼職是大學生提前融入社會的途徑,可以在兼職工作中鍛鍊自己與人相處、與人合作的能力。高校也應該加強對學生兼職的管理和指導,通過勤工助學中心等完善服務,拓寬兼職的渠道,引導大學生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和一種正確的方法兼職,使大學生處理好兼職和學習的關係,在不影響學習的前提下做好兼職工作。

學生調查報告範文 篇12

一、題目:

大學生暑期務工熱背後的風險調查

二、調查背景

大學生務工熱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一方面,一些大學生缺乏自我保護和維權的意識,給自己和社會帶來了一些不必要的問題。另一方面,一些能夠抓住機會,利用自己所學,能夠學以致用的人得到了很好的鍛鍊,增加了知識和經驗,為今後更好地走向工作崗位和走向社會奠定了堅實的一步。綜合來看,有些人在尋找工作時,因一時求職心切,難免有時會上當受騙。還有一些缺乏社會經驗和一些知識,如不瞭解一些合同法的基本知識,會以為一些不合理的規定而使自己的權利受到損害。再有,一些大學生缺少維權意識,在自己的合法權利受到損害時,不能及時、合理、有效地運用法律去維護自己的權利,一些大學生缺乏自我保護、合理維權的意識,因此我們認為,做一次關於大學生假期務工現狀的調查很有必要。

三、調查方式

我們選擇了訪談和問卷相結合的調查方式,雙管齊下,以便得到更準確的資訊。

通過調查,得到豐富的、個性化的資訊。然後經過歸納、分析、綜合、整理,得出帶有規律性的結論。

在訪談人群選擇上,我們依據典型性、廣泛性原則,採取發散的方式,尋找比較有代表性的一些人,分別找了老師、在校大學生做了採訪。

四、調查結果分析

1、我們對問卷調查結果進行了系統分析,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務工原因原因,有58%的人是為了積累工作經驗,30%的人為了單純的賺錢,8%的人是在打發時間,其他的原因不明,佔4%的比例,這說明大部分大學生有自己的人生目標,能夠為長遠打算,積累社會經驗,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2、大學生選工作標準問題,我們也進行了詳細的彙總。據悉,58%的人以收入為重,40%的人認為安全第一,24%的人比較看重勞累程度,68%的人為了鍛鍊自己,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學生務工在尋求更多的鍛鍊機會之餘也想賺一筆屬於自己的錢,根據我們的深入瞭解,這部分人一是為了賺點零用錢,二來也可見減輕些家裡的經濟負擔。不難看出這是較為正確的選擇理念。應考慮多方面因素,不能思維太過單一。

3、針對務工風險,大學生父母所持態度:支援的佔50%,中立的佔28%,反對的佔22%,可見作為父母也支援孩子步入社會進行磨練。

4、利益受損如何解決?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調查結果也在意料之中,選擇忍氣吞聲的佔14%,找父母或朋友出面的佔30%,找相關部門解決的佔56%,這也提醒我們,一旦務工利益受損,要通過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徑解決,儘量保全自己的利益,找相關部門解決無疑是最合理也是最有效的手段,這就提醒我們大家要學會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身利益。

5、打工最大收穫:90%的人賺到一筆屬於自己的錢,85%的人認為拓寬了交際面,72%的人則認為對社會了解加深了,這說明大學生務工,在思想方面比較成熟,不單單是為了賺錢,更為自己以後工作、社交方面打算。這也符合當代社會現狀,既賺了錢,又得到了鍛鍊,可以說是魚與熊掌兼得了。

五、調查結果對大學生的啟發和建議

通過對調查結果及圖表的分析,大多數大學生是在父母的支援下務工,務工並非簡單的賺錢,而是在務工的同時體會其中樂趣,豐富人生閱歷,社會經驗,逐步走向成熟。這其中可能會上當受騙,但沒有失敗的教訓,哪來成功的喜悅?好多人表示,不後悔自己當初的選擇。

通過分析,當大學生談及暑期務工的感受時,大家共同的心聲是:暑期務工雖存在風險,但卻是我們大學生提早進入社會,增加生活經歷,積累社會經驗的便道,我們可以鍛鍊自己的溝通交流能力,處事能力等等,各方面素質,都有了很大提高。這對我們當代大學生無疑有很大啟發,我們要在能保證個人自身利益的情況下合理選擇假期工作,不要只看到眼前利益,更重要的是權衡好利弊,學會以法律手段合理維護自己的權益,以提高自己的處事能力,增加社會閱歷。

六、此次暑期實踐活動的感受

這次社會實踐讓我有著很大的感觸:此次實踐活動我們不僅吸收了社會上的新觀念和新知識,我們也學會了合作精神,求真務實精神在團隊中的重要性。這次合作啟發我們在今後更激烈的競爭中發揮各自的優點和長處。在殘酷的社會背景下我們不僅要上好學校的深刻一課而且還要交好社會的學費,在學校中我們要積極進取,開發自己的潛能,在即將走向社會時我們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我們從小生活在學校和家人的庇護下,我們曾經快樂的成長,我們似乎從來沒有真正的困難,一遇到麻煩的事就會找父母,經過這次的對務工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調查,我們充分的認識到進入社會後當遇到任何麻煩時我們不應再找父母因為這隻會曾加他們的擔心,我們應該學會自己處理問題或者請身邊的朋友幫忙,同時通過我們對打工大學生的近距離的參訪我們同樣也體會到打工時他們面臨的艱辛,他們在工作中受到的不平等的待遇,這讓我們認識到當代大學生面臨的嚴峻的社會形態,所以我們總結了幾點大學生當下的任務。

1、我們要豐富自己的文化知識,用充足的學識武裝自己,用廣博的學識曾強自己的見識,提高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全面的提高自己,爭取提高自己在社會中的競爭地位。

2、我們可以在保證完成學校學業的前提下,可以做一些兼職,不僅體會掙錢的不易,還可以減輕家裡的經濟負擔。

3、增進與同學的關係,加強自己的人際培養。

七、反思

大學生出於各種原因大部分踏上了打工之路,可在此期間面臨到了許多欺詐問題。

走進學校,觸目皆是的各種招聘廣告無疑會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的觀點已成明日黃花之際,當代大學生不再侷限於象牙塔內狹小的空間,他們總想探出頭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打工無疑是達到這一目的的很好的途徑。調查顯示,十之八九的大學生有過打工的經歷或計劃。這反映出當代大學生在在逐步適應社會,走進社會。

據調查,一些同學打工心切,找到的工作往往與自己的專業無關,甚至根本就是體力活或發傳單之類的事,一來自己的能力毫無鍛鍊可言,二來也耽擱了學業。

打工:三思而後行。大學生不能只侷限於校園,必須接觸社會,瞭解社會,然而又得提防沾染社會的不良風氣,防止走入打工誤區,因而,對大學生打工者而言,打工者的三思是必要的,本組成員在收集了大部分家長及務工大學生的建議後認為以下三點建議可供參考。

1、打工不能放棄學業。大學生打工者的第一身份是學生,因此我們在處理打工和學習時,應以學習為主,打工為輔。很多同學顛倒了主次,甚至為了打工而完全放棄了專業知識的學習,造成學業荒廢,知識漏缺,這樣的結果就太得不償失了。

2、打工應擦亮你的眼睛,提高自身素質。打工其實也具有很大的冒險性,當代社會,魚龍混雜,除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來增加就業機會之外,還必須有一雙洞察社會的慧眼,在思想上多一道防線,提防一些居心險惡的人,必要的時候學會用法律手段合理的維護自己的個人利益。

3、打工不成反受其累,打工不容易。形形色色的社會完全不是大學校園的單純與唯美。所以對於涉世未深的大學生而言,打工也不是他們想象的那樣輕而易舉。由於缺乏經驗,結果造成打工不成反受騙;時間處理得不好,結果造成打工、學業兩敗俱傷;這也是大學生打工極易走入的誤區,所以我們大學生應該以此為警戒,認真反思,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

學生調查報告範文 篇13

本次調查報告,我主要從調查的基本情況、調查結果以及對國小生正確使用零花錢的建議三部分來具體敘述。

一、調查的基本情況

現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國小生幾乎都有零花錢。即使當地經濟仍較緊張,但都能看到我周圍的學生每天都在用零花錢。放學前後,校門口及附近的小店總是擠滿了買東西的同學。他們有的買零食,有的買玩具,還有的買本子……那他們的零花錢是從哪裡來的?又是怎麼支配的?使用得是否合理?為此,我對本班34位同學進行了調查,主要從以下四方面說明:

3、調查物件:實驗國小六年級1班的34名學生,5位家長和學校裡的4位教師。

4、調查方法:為了更好的進行此次的調查,我主要是使用文獻資料法瞭解我班學生家庭的基本情況,確定留守學生數量;同時還使用了

觀察法,利用課前課後對他們使用零花錢情況進行調查;最後還通過問卷調查法,採訪了個別家長和教師。

二、調查結果

1.我通過對五位家長進行問卷調查分析之後,發現大多數家長是在當孩子需要的時候給孩子零花錢,少數家長以孩子的優勢及獎勵的形式給孩子零花錢,並且家長希望他們的孩子把錢用在學習上,不允許孩子亂花錢行為。

2.我通過對四位老師進行問卷調查分析後,老師認為給孩子零花錢是必要的,但要限量。給他們零花錢既可以培養他們的理財觀,又可以豐富他們的業餘生活。

3.通過對我班國小生的調查,我瞭解到:這個班級的34人中,留守兒童佔總數的34%;有零花錢的學生佔總數的90%。其中30%的學生是父母主動給零花錢的;10.2%的學生是通過自己勞動賺來的;

9.3%的學生是親戚朋友給的;6%的學生是家長以學生的優勢及獎勵的形式給的。而在零花錢的支配上,14%的學生把零花錢交給父母儲存;30%的學生用零花錢買學習用品;15%的學生把零花錢用在網咖和娛樂;35%的學生用於買零食和玩具等。

由此可看出,只有30%的學生對自己零花錢的使用是比較有規劃的。造成這種現象,通過我調查分析,得出以下幾點:

1.現在學生家庭基本條件都不錯,家長每天給孩子幾塊錢的零花錢根本不在意。同時一些留守兒童由於家長出遠門謀生,加上父母出於對孩子的愛,都會給一些零花錢。

2.得到的錢太容易,同學們就不會去想怎麼花錢,平時花錢時,沒有計劃,甚至大手大腳,大部分浪費在不該花的地方。

3.家長太溺愛,太相信自己的孩子,只管給錢,不問怎麼花錢,導致學生缺乏理財概念,消費隨意,未能更有效地使用零花錢。

4.學校對學生也缺少相應的勤儉節約,艱苦奮鬥方面的教育。

三、通過這次調查,我認為對國小生合理使用零花錢有以下建議:

1、家長應控制給孩子的零花錢的數目。即使家裡經濟很寬鬆,也不能多給。家長應讓孩子明確:零花錢也應該用在刀口上,如買學習用品、乘車,或在肚子餓、口渴時買些充飢解渴的食物等。

2、家長應該經常瞭解孩子零花錢的使用情況。從以上的調查情況看,家長沒有對孩子零花錢的使用情況進行追蹤,這是導致孩子亂花錢的主要原因。平時對孩子多家管教,如果發現孩子亂花錢多花錢,應及時制止,並講一些節儉花錢的'好處,理財小竅門等等,讓孩子有“家長掙錢不容易,我不能隨便花錢”的意識。

3、家長可讓孩子體會賺錢的艱辛,從小養成勤儉的好習慣。父母可利用寒、暑假等時間鼓勵孩子進行勞動實踐,如幫媽媽當一天家、幫親戚做一天生意、跟著爸爸上一天班,年紀較長的學生可讓他去打打暑假工或寒假工,讓他們在社會上親自實踐,孩子自然會領悟到許多

書本上所沒有的道理,用零花錢時當然就會多想一想了。這也能較快地鍛鍊孩子,增長他們生活的見識和本領。

4、培養孩子一定的理財觀念。如使用之前可以先制定開銷計劃:今天你需要多少零花錢?分別用來幹什麼?等等。這樣可讓孩子及早養成計劃用錢的習慣。當然父母有時還得“旁敲側擊”地“調查”孩子的錢是否如他自己計劃的那樣去用了,避免孩子為多領零花錢而撒謊,預防、杜絕一些孩子從小在外隨意借錢的問題。

5、鼓勵學生自己存錢,給自己交學費,買學習用品,這樣既能減輕父母的負擔,也能讓孩子更有效得使用零花錢。

6、老師可利用班會,召開主題班會,以引導學生認識錢來之不易和學會正確理財。

結語:

通過調查和討論,我認為對國小生進行節儉教育,限制國小生的不良消費行為是十分必要的。孩子如何正確使用零花錢,需要家長、學校聯合起來,正確的引導,讓孩子養成不能鋪張浪費的毛病,讓他們知道金錢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從小養成勤儉節約、艱苦奮鬥好習慣。

學生調查報告範文 篇14

【摘要】書中自有黃金屋,書多了,作業多了,是不是所謂學生手中的黃金就多了?答案是否定的!那麼現在實行減負,是不是隻減作業,減數量就可以了呢?也不是!最後要說的是“減負”不是減質,減負是為了讓學生減壓,不要揹負太多的課業重擔,自身的全面發展,是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怎樣才能在減輕學生負擔的前提下,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同時又可以為學校、家庭、學生真正減輕負擔?

【關鍵詞】減負課業重擔全面發展教學質量

一、調查目的與意義

古語言:書中自有黃金屋!可見如此——我們所見的小小年紀的學生拉著小書屋每天往返於學校與大屋之間時,又有何感想呢?

在諸佛寺國小實習期間,我們發現每個書包含金量已經超重了!為此,我們在學校裡展開了一次調查:包括我們的所見所聞,及對學生的瞭解,並採用一次調查問法來解釋這一現象,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可以多多收穫黃金,全面發展。

二、調查方法

(一)調查方法:訪談法和問卷調查法

我們在諸佛寺國小實習期間展開了一次調查:包括我們的所見所聞,及對學生的瞭解,並採用一次調查問法來解釋這一現象。

調查方式為問卷調查、訪談和觀察法。問卷主要涉及的問題是調查學生對目前學習的看法,老師對“減負”的看法等;訪談主要涉及的問題:造成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根源,家庭、學校、社會對減輕過重課業負擔的看法等。

(二)調查物件

從諸佛寺國小

四、五年級學生中,隨機抽取兩個班,這是五年一班抽樣調查,為保證資料的真實可靠性,不要求學生署名。還有部分的老師,及個別學生。

三、調查結果

總的概括:

(一)國小生的體育活動時間普遍不足。大概三分之一的同學會覺得充分鍛鍊了,但大多不超過一個鐘,男生的狀況較好,女生的就更少去運動了,甚至有部分不願意去玩。

(二)家庭作業時間過長。學生普遍反映,每天在家中完成教師佈置的作業時間過長,佈置作業門類多,難度大,不少業還需要家長參與。國小生中近70%的學生完成家庭作業時間用2小時或更長時間。

(三)學科練習冊偏多。學生大多都配備2本或2本以上的練習冊,完成練習冊的習題是造成學生課外作業尤其是家庭作業負擔過重的主要表現。家長希望子女能有個好成績所以很支援多買練習題來做。學生為了完成這些課外作業,不得不擠佔課餘體育鍛煉和休息娛樂時間。

(四)教師與學生溝通不夠。國小有近46%的學生認為與教師有溝通,但瞭解不多,國小生這一數字高達70%。國小生的年齡特點有關,也與教師的態度、情感有關。不少學生不是因為智力差而厭煩某一學科的學習,往往是與這科教師產生心理距離由不喜歡這一學科的任課教師到不喜歡這一學科的學習。加強師德教育,要求教師平等、及時、有度地與學生溝通是相當重要。

(五)分數掛帥加重了學生心理負擔。還存在著按學生的考試成績排名的現象,給學生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負擔。心理負擔過中,嚴重危害了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部分學生談及書包重也沒辦法,壓力大!家長,也是望子成龍。老師同樣有好學生的標準。

四、結果分析與討論

通過問卷調查,我們得出如下結論:

1、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家長,認為學生因為年齡小等自身特點,自我約束能力差,如果學校減少學生對文化知識的學習,勢必造成學生學習的放鬆。特別是一些家長反映,由於家長工作繁忙,社會壓力大,放學時間無暇顧及學生的學習,致使學生放任自流,給家庭帶來了一定的不安因素和壓力。甚至有些成績較差的學生的家長希望老師多佈置作業給學生才能掌握。

2、學校老師那邊瞭解到,儘可能以提高教育素質而教學,但前提是保證成績!教學既要重速度又要重質量,而學生不做練習就掌握不了所學的新知識,不得已只能讓學生多做練習題來鞏固,並查缺補漏。

3、從訪談結果分析看來,學校做法基本上較符合減負度要求,重才藝的發展,但成績的結果仍顯得舉足輕重。升學率高低方面的壓力仍顯得突出,社會環境、升學就業的壓力;統一考試、評價制度。這些因素讓學校雖不以形式,但思想上還是存在很大的壓力,以致觀念得不到更新。

這就是說:以上等等因素無形中給學校、家庭、造成一種心理負擔。再加上獨生子女,家長期望值過高,這又全轉變為學生的`壓力。也就是說這些才是造成學生課業負擔過多的主要原因。質變不等於量變,很多形式的減負,但這種好成績才是好學生的思想觀念仍得不到轉變。學生課業負擔的輕重又不能單純以量的標準來衡量。

這在於能汲取經驗,真正使老師掌握教材系統的知識體系,轉變教育觀念,擺正師生關係,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唱課堂的主角,教師只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由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能力,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快樂,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是一種快樂二不會感到心理壓力和負擔,從而產生學習的動力。學生課業負擔的輕重又不能單純以量的標準來衡量。學生樂學,就不會感到負擔而越學越愛學,學生厭學,再少的作業也不願做,因此減負的標準應是學生樂學不厭,在實驗中感到,教師在教學上要突出重點,難點,突出學法指導而不包辦,因才施教,兼顧後進,問題設計要有啟發性、趣味性,利於提高學生疑、問、辯的能力,否則會使學生感到思之無味,辯之無趣,成為負擔。

五、對策與建議

第一、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學校、教師都要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以育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

第二、不斷提高教師專業素質,改變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發現、交流合作,引導學生勤奮學習,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向40分鐘的課堂教學要質量。

第三、改革評價與考試製度。改變以考試分數作為評價學生的單一模式,建立多元評價體系,評價中不僅注意結果,更要注意過程,注重學生的發展狀況。

學生調查報告範文 篇15

本次調查選取了大學、西北民族大學、西北師範大學、交通大學和甘肅政法大學5所高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為樣本,採取隨機抽樣和分層抽樣相結合的辦法,發放問卷實施調查,並且進行了個案訪談。調查共發放問卷500份,回收的有效樣本為493份,其中男性260人,女性233人。

一、本站上交友的特點

1.校內網交往範圍的普遍現實化

調查顯示,80.9%的使用者是通過周圍朋友知道並且開始使用校內網的。81.1%的校內網使用者的好友人數在200人以內。使用者的好友中原本就認識的人數在一半以上的,佔調查總數的67.6%,原本就認識的人數佔80%以上的,佔調查總數的36.9%。校內網使用者新增好友的途徑主要有站內搜尋、他人申請和通過好友連結,分別佔59.1%、58.9%、55.6%。(見表1)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校內網的發展擴散方式主要是通過朋友熟人的介紹,使用者的交往範圍主要是原本認識的朋友和具有某一相同特點(比如相同的興趣愛好、家鄉等)的人群,使用者大多無意於過多尋求虛擬世界的朋友。因此,校內網是現實的補充和網路上的延伸。

2.地緣群體、業緣群體、趣緣群體的易於接受性

新增好友時的依據,由重要到不重要的順序選擇三項排序,結果顯示如表1,我們對第一、二、三位進行賦值,分別為3分、2分和1分,經計算得出,選擇好友的依據比較重要的三項是學校和專業、家鄉所在城市和興趣愛好,而對於相貌、性別和年齡等個人本質特點,則相對來講不構成大多數人選擇好友的依據。②

按照社會學的概念,即地緣性、業緣性和趣緣性成為大多數人在校內網上選擇好友的主要標準。

3.交往動機的去功利性

在使用校內網經常做的事情的調查中,按照選擇人數百分比由多到少進行排列,位於前三名的是檢視好友的空間、狀態,看帖並且回覆、更新自己的空間,檢視留言並回復和搜尋尋找熟人(同學、同事、朋友),分別佔總數的59.1%、55.6%、50.0%,均超過半數。還有44.4%的人選擇和好友聊天。

在使用校內網的過程中,大學生使用者經常做的事情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是交流溝通,包括檢視校內空間(主要是好友空間和自己空間以及新的到訪者空間)和校內溝通(主要是檢視留言、站內資訊或者回復);二是尋找熟人。85.7%的使用者表示不經常瀏覽陌生人的空間,只有9.3%的使用者會經常和陌生人打招呼。

由此說明,大學生使用者使用校內網的功利性不強,一般只是單純的交流溝通和尋找熟人。絕大多數使用者對於檢視陌生人的空間動態、和陌生人聊天並不積極,也就不存在帶有結識對自己發展有益的人的目的去交往一些特定人。校內網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積累人脈的作用,但是這種作用是否會發揮實質性的影響,有待更深入的調查。

4.遵循線上線下交往兩分法則

線上線下交往兩分法則,主要是指朋友之間的交往習慣,一部分朋友之間的交往僅限於在網路上進行,一部分交往則是按照原有的方式進行(比如日常見面、發簡訊、打電話等)並且輔以網路交往。在本次調查中,具體是指,一部分朋友,只是在校內網上保持聯絡,而在實際生活中基本沒有聯絡,而有些朋友則是在現實生活中和校內網上都保持著聯絡。這種情況不僅僅出現在校內網的使用中,在其他網路交往中也具有一定的適用性。

二、校內網對大學生現實世界交友的影響並不大

通過調查,筆者發現校內網對於大學生現實世界交友的影響並不大,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使用者使用校內網前後的人際關係沒有發生實質性變化

調查中,有76.1%的人認為,使用校內網後跟生活中原來朋友的關係沒有什麼變化。認為校內網使原有朋友關係更加親密的使用者僅佔23.6%,這部分使用者主要通過校內網尋找到失去聯絡的老朋友、老同學,從而重新建立現實聯絡。

很多被調查者紛紛表示,自己的朋友關係與校內網的使用關聯不大。通常的情況是,原本現實世界就經常聯絡的朋友不僅在校內網上經常互相訪問檢視,而且在現實中仍舊保持原有關係;而對於另外一些平常就疏於聯絡的朋友、同學,通過校內網找到後,也僅僅只限於在校內網上保持著非經常性的聯絡,現實世界中的聯絡仍舊幾乎沒有。

2.對於通過校內網新結識的朋友,未能實現線上交往線下化

這裡通過校內網新結識的朋友指的是加為我的好友的人,不包括瀏覽的陌生人。調查中,使用者的好友中原本就認識的人數在一半以上的,佔調查總數的67.6%,也就是說通過校內網新結識的朋友佔少數。同時,對於校內網上結交的新朋友,線上下經常聯絡的僅佔調查總數的9.1%,也就是說,大多數校內網使用者對於校內網上結交的新朋友基本不會線上下往來,即未能實現線上交往線下化。

校內網對於大學生現實世界交友的影響不大,原因有兩個:

其一,校內網是基於現實人際關係建立起來的網路平臺。這種基於現實人際關係建立起來的網路平臺,可以說是現實人際交往的補充方式和現實人際交往在網路世界的延伸。

其二,大學生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群,其接觸網路媒介的素質相對其他人群較高,心態比較冷靜、理智、成熟。調查顯示,他們無意於尋求虛擬世界的朋友,無意於浪費太多時間在尋求自我肯定和認同的網聊空間,當然也就更不會把網路上的朋友帶到現實世界中來。

學生調查報告範文 篇16

調查背景

近幾年來隨著經濟發展和家庭需求日益增多,大批農村剩餘勞動力不斷的擁向城市,為國家的繁榮,城市的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但在農民背井離鄉,使自己生活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城市不斷繁華的情況下,許多年輕人留下父母和孩子外出打工,致使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現象明顯加重,老人的生活和孩子的教育問題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調查目的

調查人:劉x

調查時間:20xx年7月6日至7日

調查地點: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龍鳳鄉紅旗村

調查物件及人數:紅旗村村民;60人

調查方式:交流訪談

調查前工作準備:

在下鄉調查前,從帶領我們的團委老師那兒瞭解了當地情況,熟悉了調查路線;

認真分析了活動期間需要了解的知識;

根據需要自己設計好調查的內容;

另外還上網搜尋了有關其他省市的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目前在生活、心理方面可能存在的問題,以便在調查時不僅能完成調查任務,而且還能及時幫助他們排解遇到的困難。

當地情況

紅旗村概況:紅旗村地屬衡陽市龍鳳鄉的一個小村莊,是一個不足一千人的村落。它雖然位於南嶽區,但是交通條件卻很差。村裡設有醫務室,國小,小賣部等。這裡生活較安定,既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在這裡發生,又沒有聽說什麼名人的足跡。調查結果經過這次調查,我們發現在經濟生活方面,百姓的生活水平還是偏低;在教育方面,軟硬體設施均相對落後。下面就從經濟,教育方面來闡述我們調查後的結果。再於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走進了城鎮走上了了打工路,巢老和留守兒童大幅增加。紅旗村的生活還算好,大多數家庭都能看上電視,大多數家庭都裝上了電話,但是經濟上還是拮据的,因為除了上述開支之外,教育支出佔了很大的比例。

調查過程

組織學生到農村與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勞動。以關愛留守兒童為重點,為當地學生舉辦課業輔導、素質拓展、親情陪伴、愛心捐贈等活動。廣泛開展流行性疾病防治宣傳、為當地村民量血壓、基本醫療衛生知識普及活動,廣泛開展健康科普宣傳和與健康相關的社會調查活動。圍繞水資源保護、垃圾處理、環境汙染等,開展科普知識宣講、社會調查研究、發展建言獻策等活動,普及生態環保理念、引導健康生活方式、推動科學發展方式。

調查分析

針對有些問題的具體的調查分析:

關於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

讓每個孩子都能上學,讓讀書夢從憧憬走向現實曾經是許多貧困孩子的心聲。最新空巢老人的調查報告最新空巢老人的調查報告。關注留守兒童教育同樣是我們這次對紅旗村社會調查的.一個方面。村國小那幢新蓋的三層教學樓在紅旗村那片山下映襯下顯得格外耀眼,為我們的心中添了幾分安慰,教師隊伍的人才匱乏成了在師資力量方面制約本校教育的重大問題。本次調查有55%的人把父母不在身邊孩子缺乏很好的教育指導作為導致孩子學習成績不好的最重要的原因,目前多數農民文化程度不高,他們誤以為教育孩子是學校的事,至於孩子學習成績、思想品德的好差,由老師們去管教, 留守兒童 家庭這種親子之間的交往在時間上的長期間斷致使父母沒有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關心孩子的學習問題,嚴重影響他們的正常學習;行為方面缺乏父母的管教,在監護人不敢管也管不了的情況下, 留守兒童 產生厭學、逃學、沉迷於遊戲廳、網咖等娛樂場所,引起行為上的偏差,嚴重者走上犯罪的道路,誤入歧途。

此外,還有 40%的人認為孩子成績不好是因為他們自身努力不夠, 留守兒童 在學習上自覺性差,紀律不強,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主動性不高,成績不理想,得不到學校和老師的重視,最後還有少數人認為可能是其他原因造成孩子成績不理想,如教育體系不完善老師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並給予及時正確的指導,目前監護人管教方式不合理等。

學生調查報告範文 篇17

7·15洪災給我市人民群眾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在全市人民積極救災的同時,老師組織我們幾名同學,在10月份到重災區對災難所造成的損失及成因進行了深入的調查。根據對調查資料整理、分析成調查報告如下:

一、調查時間:

10月17日—10月22日

二、調查地點:

白廊、坪石、何家山、波水四個鄉鎮。

三、調查物件:

有關專家、政府工作人員、受災地區居民。

四、調查內容:

(一)、“7.15” 洪災造成的損失

1、直接造成上百人員傷亡。

2、大量房屋、稻田、土地、魚塘、網箱、果園被沖毀或泥沙淹沒,禽畜被沖走。

3、數段公路被沖毀,造成交通一度中斷。

4、通訊、通電設施嚴重受損,通訊、通電一度癱瘓。

5、各種水利設施損毀嚴重。

6、大量其它物質被沖走。

(二)“7·15”洪災造成特大損失的原因

1、外因:颱風“碧利斯”帶來的強降雨。

2、內因:

①這些鄉鎮地質疏鬆,岩石結構不緊密,缺乏整體性和穩定性。

②地形為山地丘陵,坡度較大,利於崩塌、滑坡的發生。

③植被破壞較嚴重,造成大量水土流失。

④河道淤塞嚴重,河床被抬高,河道可容流量過小。

⑤居民住房挨近溪水、河畔,居住生活場地地勢偏低;有些與山腳過於接近,沒有緩衝餘地;土磚房居多,結構不牢固,抗震、抗衝、抗泡能力差。

⑥居民防災意識差,自救互救能力欠缺。

五、根據調查結果分析,為使今後再發生類似災害的損失降至最低點,我們向政府和廣大市民提出以下建議:

1、各級政府組織要進一步增強災難預警機制的建設。

2、保護植被,擴大土地的植被覆蓋率。

3、清理河道,增強沿河兩岸的防洪設施建設。

4、居民住房和其他設施建設要科學選址,房屋建設要以紅磚、鋼筋、水泥類結構為主。

5、加強對群眾的防災、減災教育,提高防範意識,增強遇災時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學生調查報告範文 篇18

一、調查概況

調查時間:11月15日

調查方式:問卷調查

調查物件:閻良區西飛第四國小五——六年級學生

二、調查目的:瞭解目前國小中高年級學生閱讀的一般狀況,分析形成原因所在,從而為改進閱讀課堂教學,提高國小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提供依據。

三、調查內容

您好!為了切實做好國小語文閱讀的教學工作,我們需要向您瞭解國小閱讀現狀的基本情況,請配合我們如實回答,謝謝!

1、你喜歡閱讀嗎?

A、非常喜歡(40%)B、比較喜歡(45%)

C、一般(15%)

2、你平時在什麼情況下讀課外書?

A、主動閱讀(75%)B、老師要求(15%)C、家長監督(10%)

3、你每天用於課外閱讀的時間為:

A、30分鐘(75%)B、半小時或1小時(25%)

C、無(0%)

4、你每月大約讀多少本課外書?

A、0本(0%)B、1本(9%)C、2—3本(91%)

5、你覺得讀課外書有哪些益處?

A、擴大知識面(85%)B、提高學習成績(15%)

C、消磨時間(0%)

6、你讀課外書時,一般

A、認真讀(91%)B、挑選有趣的地方讀(9%)C、隨便翻翻(0%)

7、你讀課外書遇到不認識的字或不懂得問題怎麼辦?

A、跳過去不讀(35%)B、查工具書(55%)

C、隨便認讀(10%)

8、你寫讀書筆記嗎?

A、堅持寫(12%)B、有時寫(85%)C、從來不寫(3%)

9、你經常和同學們交流讀課外書的情況嗎?

A、經常(6%)B、有時(70%)C、沒有(24%)

10、你覺得老師有沒有必要在學校教你們課外閱讀的方法?

A有(85%)B完全沒有(5%)C有些書比如長篇小說之類的最好能介紹一下(10%)

11、你喜歡老師向你推薦課外讀物嗎?

A是的(85%)B不是的(10%)C無所謂(5%)

12、你如何看待老師佈置的課外閱讀的任務,比如做讀書筆記等?

A很好,可以把我閱讀的內容做個記錄,也能提高閱讀效率(75%)

B不喜歡,認為沒有必要,但是老師佈置的任務又不得不完成(12%)

C基本上沒有閱讀的習慣,我都是隨便摘錄一點應付作業的(13%)

13、你經常去圖書借閱圖書嗎?

A.經常去圖書借閱(55%)B.偶爾去(45%)C.從來不去(10%)

14、你有哪些好的讀書方法?(問答題)

四、調查結果與分析

可以看出,每天讀課外書時間只有25%的學生超過一小時,佔75%的學生閱讀時間不能保證; 91%的學生每月大約讀2-3本課外書;70%的學生有時會跟同學交流讀書情況,只有6%的學生經常和同學交流讀書情況,竟然有24%的同學從來沒與同學交流過讀書體會。由此可見,大多學生對科學閱讀方法的掌握不夠,好的閱讀習慣沒有養成。

再有,我校擁有學生自己的圖書室,種類繁多,科目齊全,有了圖書資源,應該合理利用。但從問卷中看出,學校圖書館的有無對學生的影響並不大,只有55%的學生是從學校圖書館處借閱書籍的,可見很大部分學生沒有利用圖書館查閱資料的慾望和動機。我們教師更應該放開手腳,讓學生到圖書館來,引導他們開啟知識的寶庫,使他們學會如何獲取資訊來武裝自己進行新的創造。

問答題中“你有哪些好的讀書方法?”,有的寫邊讀邊想,聯絡上下文理解;有的寫認真讀,積累好詞佳句;有的寫細細品位,感受意義;有的'寫讀後寫讀書筆記。竟然還有很多人寫的根本就不是讀書方法,看來還是缺乏正確的讀書方法。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往往是“得法於課內,受益於課外。”因此,要在語文學科的教學中教給學生一定的讀書方法。

通過調查分析,使我發現本班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存在著一些明顯的不足。我必須加強重視在這方面的引導,把課外閱讀搞得更好、更全面、更有效。

五、解決措施

(一)激發學生自主閱讀的興趣

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地為學生創設一種情趣盎然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勵,從而主動閱讀。在課堂上教師應大膽地讓學生進行討論、交流,特別是對學生的一些獨特看法,更應該讚揚,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學習是快樂的。這樣自主學習的勁頭就更足了。

(二)教會學生預習方法,為自主閱讀提供條件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佈置預習後,學生往往無所適從,充其量只是讀一課文,讀第二遍課文就沒有興趣;或者教師提出一個要求,學生就讀一遍課文。不提要求就不知道讀的目標,更沒有讀的方法。學得被動,讀得無力、無味,這樣不僅達不到預習的目的,甚至會養成做事草率的壞習慣。

那麼,怎樣教給學生預習能力?我們在教學中規定了預習五步走:

第一步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基本內容並劃出不懂的字並。

第二步找找與課文有關的資料如作者的生平、寫過的作品及與課文內容有關的材料等。

第三步再讀課文,使自己能獨立把課文讀熟。

第四步三讀課文。瞭解課文講了什麼?

第五步四讀課文。畫出文中你覺得重要或優美的詞語和句子,把自己的感受或理解寫在旁邊。

學生在預習中不僅要動口、動腦,還要動手。他們要通過默讀或朗讀來了解課文內容,要自己動腦筋完成預習提示或教師所提出的具體要求。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自學能力得到了培養。

(三)培養自主探索精神

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引導、啟發想象,鼓勵他們敢想、敢疑、敢問,重視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另一重要因素。首先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是學生摒棄疑慮,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的前提之一。教師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相信他們都能提出問題,促使學生樹立起樂於質疑問難的信心。教師還要放下架子,主動以平等的朋友式的態度融合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和學生一起質疑、探究,從而使學生在平等的和諧氛圍中大膽地質疑問難。其次要巧用矛盾,激發學生質疑興趣。學生對所學內容感興趣,才能調動其積極性,開啟其思維,積極進行探究,不斷提出疑難。因而,教學中教師要千方百計激發學生質疑的興趣。

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就有了內在的驅動力,再加上正確的讀書方法和主動質疑的探索精神,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學生調查報告範文 篇19

“中國小生課業負擔過重的表現,歸結為三個方面:一是課程學習的負擔重;二是校外學習的負擔重;三是學生的心理負擔重。目前,中國小生學業負擔過重的階層和地域分佈,正在從大中城市、中小階級、知識分子家庭向中小城市(縣城)、工薪階層蔓延。”在日前舉行的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上,針對中國小生課業負擔過重這一“跨世紀問題”,中國教育三十人論壇學術委員會發布《20xx年中國小生減負調查報告》。

“判斷學生學習負擔是否過重有四個標準:一是價值判斷,課業負擔本身是不是危害孩子的身心健康;二是科學判斷,課業負擔是否違背教育規律和教育科學;三是制度判斷,是否超出了國家課程標準、課程規定;四是法律判斷,國家對孩子的作業、作息時間有法律規定,超出了國家法律法規規定的,就是過重的課業負擔。”釋出會上,山東省教育廳巡視員張志勇表示,我國中國小生的課業負擔問題,既是一個重大的國家公共教育治理問題,也是一個促進我國中國小教育現代化的問題。

睡眠:孩子真正能夠睡到自然醒的不到1/4

原因:升學壓力、父母焦慮、學校課程設定、過高的期待此項調查涉及我國多個省市,對國小六個年級的學生以及16830名國小生的父母展開。調查顯示,隨著年級增長,反映負擔重的學生比例也持續增加,尤其是,該比例在升入二年級後,直線跳升至40%左右。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各個年級普遍存在學業負擔問題,而從國小二年級開始,減負問題就已十分嚴峻。

學習負擔過重,國小生睡眠情況也不容樂觀。調查中顯示,僅有23.99%的學生可以睡到自然醒,而由鬧鐘或他人叫醒的學生比例高達76.01%,更嚴重的是,還有29.26%的學生睡眠不到8小時就被叫醒,到六年級這一比例已高達39.5%。意味著每10名十歲左右的國小生中就有3至4名每天睡眠不足8小時。

對於造成孩子學業負擔過重的原因,分別有55.24%和23.21%的家長認為,是由於升學壓力大引起家長焦慮或學校教育片面追求升學率,32.58%的家長認為“學校教學效率不高、作業偏多”是學生學業負擔過重的主要原因。報告顯示,即便家長認為自己子女就讀學校辦學水平不錯,也有30.85%的人認為“學校教學效率不高,作業偏多”,課內損失課外補,從而加重了學生的負擔。

資料:不參加課外補習,並不影響學生的成績提升

期待:增加選修課程、體育勞動藝術課程

囿於傳統的教育理念,一些學校認為,增加學生學習時間,以校內教師補課或補習等方式,額外為學生提供學習機會,可提升學生的學業成績。釋出會上顯示山東省20xx年度高中教育質量綜合評價的結果讓人深思。資料表明,不參加課外補習,並不影響學生的成績提升。

“教育工作者要重視這兩個指標:一是增加選修課程,鼓勵培養興趣愛好的比例佔98.99%,二是增加體育勞動藝術課程的比例達到70.77%。”張志勇認為,家長已經走在了很多教育工作者的前面。一味地認為考什麼就教什麼對孩子最有用,這個是和家長的認知相背離的。

調查展示了不同家長對“減負”的看法,近七成的家長都支援減負,其中有46.06%的家長明確表示支援減負,並且認為學生的負擔太重,29.4%的家長雖然支援減負,但是卻為了升學考試可以接受現狀;僅僅只有2.5%的家長認為不應該減負,學生的負擔比較輕。根據調查推斷,家長能否感知到減負政策的有效性與其瞭解減負政策息息相關。越關心孩子學業負擔的`家長,可能越願意瞭解減負政策,從而能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助孩子減輕學業負擔,進而對於減負政策有效性的感知也更加強烈。

為減輕學生學業負擔,56.26%的家長建議以寓教於樂,提升孩子興趣的方式達到目的,且在高年級中這種需求比例呈正向增長。

共識:重大的國家公共教育治理問題

治理:全社會的系統工程

20xx年《中國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報告》顯示,我國四年級、八年級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分別為36.5%、65.3%。部分割槽域學生視力不良問題突出,視力不良檢出率四年級超過60%,八年級超過80%。除考慮到電子產品的過度使用,學習負擔過重,戶外運動時間不足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四川省中學語文特級教師李鎮西在一次演講中提道:只要學生睡眠得不到滿足、體質在下降、近視在增加,我們的教育改革就黯然失色!

然而種種無奈依舊在上演。晚間,已過10點。

“媽媽,給我3天黑暗吧,這樣我就可以昏天黑地睡覺了。”

“媽媽,給我買罰抄筆吧,還有一遍才能抄完。當然不能不抄,不然就要罰抄16遍。”

每每聽到這樣的話語,父母總有不少心酸、無助。面對中國小生負擔過重問題,有心改變,卻無力撼動,為何?

“這個原因是複雜的、系統的、整體的。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片面的教育政績觀;階層流動的壓力;惡性的教育和升學競爭;中國人的攀比心理;扭曲的教育價值觀;教育科學精神的缺失;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失效;課業負擔說到底是一個教育質量問題;教育評價制度的不科學;政府教育治理在某些方面存在著失靈的現象。”

調查建議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科學認識治理中國小生課業負擔過重問題的本質:一是要站在國家和民族利益的高度看問題。必須從國家整體利益、從保護每個公民健康發展角度來看中國的公共教育政策。二是從促進每個孩子健康成長和人才培養的高度來看問題。最重要的目的是為了保護青少年的健康和更好培養人才。三是從國家公共教育治理的角度來看,減負是促進國家教育現代化的政策取向。(本報記者靳曉燕)

學生調查報告範文 篇20

由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國民閱讀研究與促進中心和中國教育學會國小教育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學友園教育傳媒集團發起並協辦的20xx年“全國國小生閱讀狀況線上調查”,近日公佈了結果:國小生課外閱讀率達84%,人均每學期閱讀課外書為11.76本。另外,網際網路和手機已經成為國小生的重要閱讀渠道,閱讀功利化和網路閱讀娛樂化傾向需警惕。

“我覺得目前84%的閱讀率可能偏高了一點。我們一方面為國小生閱讀率的提升而歡心,另一方面也不能盲目樂觀,千萬不要以為國小生閱讀已經達到了這樣的水平。”全國人大常委、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朱永新告訴記者:“有一次我在中央電視臺做節目,我們隨機在北京找了一所國小,用舉手的方法進行現場調查,大概有1/3的學生沒有讀課外書。我想,這是城市學校,農村的資料還要再高一些。另外,人均11.76本的數量也偏高了一點,尤其是在國小階段,人均可能還不到10本。這可能是因為這是一個特定的線上調查,是能夠上網的那些人的閱讀資料。”

根據“全國國小生閱讀狀況線上調查”顯示,在讀過課外讀物的4-6年級國小生中,有六成(59.6%)的學生是為了在課外閱讀中“得到樂趣”,同時有近八成(78.0%)的學生是“為了提高學習水平”,國小生課外閱讀呈現明顯的功利化傾向。在“卡通動漫”類課外讀物閱讀選擇上,國小生與教師存在明顯分歧:在讀過課外讀物的學生中,經常讀“卡通動漫”類課外讀物的學生有43.3%,但在國小教師問卷調查中,希望國小生多讀“卡通動漫”類課外讀物的教師只有27.5%。

另外,網際網路和手機已經成為國小生的重要閱讀渠道,國小生上網率已達到63.6%。在四至六年級國小生中,網路遊戲是多數(55.6%)國小生網民的主要網路活動之一,娛樂化傾向較為明顯。另有46.7%的學生把“看書、看報、看期刊”作為自己的主要網路活動之一,國小生的手機閱讀率為31.3%。對於這一趨勢,朱永新直言不是好事情:“對國小生來說,我主張適當遠離電視、網路。儘管要讓孩子懂得利用網路學習,但是國小生的自制能力比較差,上網後大部分時間是在玩網路遊戲。”中國出版科學研究所應用理論研究室主任徐升國則認為,要謹慎看待這一趨勢,“閱讀不僅可以給孩子知識,還能促進心智的成長,數化技術在多大程度上能替代紙本圖書的閱讀,還缺乏研究的支援,在現階段不宜倡導,如果推廣不當,會讓孩子遠離閱讀”。他建議,既然網路閱讀已成大勢所趨,應開展研究對孩子們進行有效引導。

值得一提的是,閱讀課程的開設已經呼之欲出。通過國小教師問卷調查結果,可以看到:當被問及應通過什麼方式促進國小生閱讀時,有81.7%的教師認為應“設立專門的閱讀時間,讓學生閱讀”。同樣,在所在年級未開設閱讀課或閱讀時間的國小生中,近九成(86.4%)學生希望開設閱讀課或閱讀時間。朱永新呼籲:“中國小應該專門開設閱讀課程,現在搞的讀書活動是遠遠不夠的,很難喚醒孩子的閱讀熱情。閱讀不走入課程,就很難在學生中紮下根。”

據瞭解,“全國國小生閱讀狀況線上調查”自20xx年3月啟動,通過電視、報紙、期刊等大眾媒體向全國各地國小徵集國小生和國小教師樣本參與網路問卷調查。截至7月15日,共收集有效國小生樣本103821個,有效國小教師樣本6694個。徐升國表示,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國民閱讀研究與促進中心將在本次調查的基礎上,進一步設立書香校園建設研究課題,開展書香校園閱讀基地建設工作,同時還將在全國開展“我們愛讀書”班級閱讀創作作品徵集展示活動,讓更多的國小生走近閱讀。

國小生閱讀調查報告(2)|返回目錄

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科研工作,根據我組市級課題子課題《國小生自主閱讀能力培養的研究》的方案。我在三年級三班的60位學生中進行了閱讀狀況的問卷調查工作,相關的資料如下。

本次調查物件是三年級三班的三的六十個學生。

發放問卷60份,回收答卷60份,答卷有效率為100%。

問卷內容分五個方面,共25道。

一讀書興趣調查:

學生普遍比較喜歡閱讀,都樂意通過閱讀了解更多有趣的'人和事,開拓自己的視野,95%的學生都能主動閱讀課外書籍。佔調查總數的100%。堅持寫讀書筆記的人,佔總數的90%,只想讀書不想寫的有0人,佔總數的0%。

二、讀什麼樣的書調查:

學生讀的書涉及面廣,25%的學生愛讀學習輔導類書籍,50%的學生愛讀故事類書籍,科普類、語文課本、人物傳記等佔少數。90%的學生喜歡文為主,配一些圖畫的書。全是圖畫的書不大受學生歡迎。

三、讀書方式調查:

40%讀書時能根據文章內容調整閱讀速度。90%的學生都是隨性閱讀。90%的學生能認真閱讀自己喜愛的圖書,10%的同學只是隨便讀讀。

四、讀書習慣調查:

遇到不懂的地方,70%的同學會主動弄明白,30%會囫圇吞棗。閱讀完一本書後,能說出大致內容的同學佔50%。50%的學生在閱讀中能和別人交流書中的內容。大部分學生在閱讀時能注意積累一些詞語、句段。但60%的學生每天都沒有固定的時間讀書、讀報、讀雜誌。

五、讀書方法、策略、態度調查:

大部分學生在讀課外書時,只挑選有趣的地方讀,少數學生隨便翻翻。80%的學生有做讀書筆記的習慣。調查顯示,能借助工具書閱讀的人,佔調查總數的20%;問老師、父母或同學的人,佔總數的70%。

六、圖書來源調查:

學生閱讀的書的來源主要是是買來的和借來的。80%的學生在選購書籍時都是自己選購,20%是父母選購的。10%的同學選擇的數目是同學、老師介紹的;90%的同學覺得書的內容不錯,購買圖書。

七、課外閱讀時間調查:

60%的學生閱讀時間為半小時至1小時,1小時以上佔10%,半小時以內佔30%。課間讀書的同學佔10%,雙休日讀書的同學佔20%,睡覺前讀書的同學佔60%。

八、閱讀環境調查:

班裡全部學生都選擇喜歡在安靜的環境下看書。班上設有圖書角,但開展讀書交流活動卻很少,學生讀書受同學、老師影響最大。課內閱讀100%學生都能參與。另外,學生普遍認為阻礙讀書的原因是作業太多。

從調查結果的顯示,我看到了一群渴望讀書的孩子,班裡所有的學生都希望學校安排課外閱讀的時間,因為課業負擔過重,霸佔了孩子們讀課外書的時間和空間;學生雖然有一定的閱讀能力和閱讀量,但沒有做讀書筆記的習慣,寫起文章來總是詞句匱乏、內容空洞;所有學生家長雖然都有藏書,但仍有13%的學生連一本課外書都沒有;學生的閱讀方法不科學,有一半學生在閱讀時是一個一個地讀……這一個個擺在我們眼前的問題,都是值得我們教師好好反思,亟待解決的問題。

學生調查報告範文 篇21

一、概述

網際網路和通訊技術的高速發展,使電子商務迅速普及。憑藉網際網路無地域限制的優勢,消除了產品、服務供應商和需求者之間地點與距離相關的障礙,我國經濟正逐漸成為以網際網路、通訊技術為基礎的新經濟。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為了方便節約時間,網上購物越來越貼近人們的生活b2c、c2c模式在降低運營成本、方便快捷等方面的優勢,大大降低了企業和個人的行業進入門檻,一時間網商如雨後春筍般紛紛湧現。網路購物的興起,正悄然改變著社會的商業結構和生活方式。,由於大學生接觸網路比較多,所以我們對大學生網上購物進行調查。

二、調查目的:

對大學生網上購物的調查,以便了解大學生在網上購物的情況與需要,此次調查網路購物作為一種新興的資訊載體,近幾年在大學裡日趨流行,受到愈來愈多的大學生的青睞。

三、調查物件和方法

1、調查物件:本次調查以一個班級為總體,為了能全面反映在校大學生的上網購物狀況,使其更加接近大學生群體上網購物現象的真實情況。

2、資料收集方法:採用問卷調查方法調查。向一個班級發放《大學生網上購物問卷調查》主要了學生關於上網購物基本情形和情況。

本次調查實際發放問卷43份,回收問卷36份,有效率84%。

四、調查的內容:

大學生網上購物問卷調查統計

調查表明,大學生一般上網找資料和聊聽、看新聞所佔的比例比較多,對在網上的購物情況比較上,說明網上購物還沒有真正的普及在大學生活中。

調查可以看出,大學生網上購物的還不是很多,有過網上購物經歷的才佔36%,所以網上購物的問題的普及有待改變。

通過上面的圖表顯示,網上購物在大學生中有很大的潛力,偶爾購物的人數居多,佔62%超過很一半以上。

大學生對事物的神祕探究,他們大多是因為對網上購物新鮮感與方便所吸引,對價格也要求高,對於間不是要求太高。

調查表明,大學生大多數都是在淘寶上購物,噹噹網的人數也比較多,網易商城與新浪商城幾乎沒有人在裡面購物。

調查結果表明,在網上貨真價實與物美價廉的商品在網上比較受大學生門歡迎,冒牌偽劣的商品在網上幾乎沒有人購買。說明要打擊冒牌偽劣的商品,在網上出售。

調查表明,大學生都有訪問過購物,這說明他們都有在網上購物的想法,只是還沒有行動。

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在網上買裝飾品的服裝之類的比較多,佔了74%,圖書與其他的產品所佔的比例也挺多的,但娛樂產品比較少。

調查結果看出,在未來一個月內想在網上購物的人比例佔39%,不確定的佔30%,半年的佔22%三個月和一年之內的佔4%。

調查結果表明,大多數大學生對網上貨物的質量和售後服務持有懷疑與擔心,對網路全性問題也比較關心,對於別的沒有什麼太大的捆擾。

調查結果表明,網上購物越來越能被大家所接受,受大家所關注,具有很好發展情景。

五、調查報告總結與建議

通過上述的調查報告,說明大多數大學生在網上購物還不是很普及,但潛在很大的發展空間,現在大多數主要還是依靠傳統的購買方式,有在網上購物的大都是追求新奇與有特性的產品,他們的需求具有差異性,追求購買過程的方便與享受,具有交叉性,一般是比較理性的消費,但阻礙他們的只要是網上售後服務的問題與貨物的質量,與貨物配送問題。

針對以上的總結我們也對廠商門提出一些的建議,要加強網路安全的服務,要監督好網上商品質量,保證消費者買到的是貨真價實的商品,這樣他們在購買後心裡才不會與預期的落差相差很大。

學生調查報告篇網路作為一個新興的資訊傳播工具,近幾年在大學裡日趨流行,受到愈來愈多的大學生的青睞。網上聊天、發e-mail給好友、網上瀏覽新聞……網路對當今大學生的影響已經深入到其生活的方方面面。儘管網路存在著諸多優點,但是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網路資訊的複雜性和開放性容易令部分同學對其產生過度依賴,從而造成大學生心理不健康,導致人格的發育不健全。那麼,網路時代的大學校園,到底對當代大學生學習、生活模式存在著怎樣的影響,又是怎樣改變著大學生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呢?針對大學生使用網路的情況,我們設計了本次調查研究。以問卷調查的形式確定的調查與分析。通過現場問卷,研究大學生使用網路的情況,從而找出大學生網路行為的規律和共性,找出上網過程中的問題,並加以分析,最終試著提出解決的方法和措施。為學校和社會引導大學生合理上網提供可靠的資料和參考方案;幫助大學生形成合理良好的上網習慣,從而為大學生今後更好的成長和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1、調查目的:

瞭解在校大學生網路遊戲狀況,分析網路遊戲對大學生的利弊,分析得出可行的教育對策。

2、調查物件:

金陵科技學院在校大學生

如上表:受調查大學生中,男生佔63%,女生佔37%,調查的男女生比例均衡,不會造成一方人數過多,另一方人數過少而出現不具代表性的結果。使結論更具說服力。

3、調查方式:

問卷調查,親身體驗

4、調查內容:

主要調查在校大學生玩網路遊戲的情況,大學生喜歡網路遊戲的原因,網路遊戲對日常生活的影響。

5、調查結果:

1、大學生第一次接觸網路遊戲在什麼年齡?

此次調查針對在校大學生,共收到有效問卷4200份,而受訪者中100%都接觸網路遊戲,可見網路遊戲的影響廣泛。據統計,在接觸者中第一次玩網路遊戲在18歲以後的只佔34%,未成年人佔66%,詳細資料見圖表

2、通過什麼途徑接觸網路遊戲的?

63%的大學生是在同學朋友的介紹下接觸網路,由於社會的傳遞性,周圍人群的誘導作用不容忽視,很多大學生往往在不經意中就迷戀上了網路遊戲,網路遊戲的自身宣傳為17%,同樣的遊戲論壇吸引佔9%,由於網路遊戲自身的商業性,其社會責任感日益下降,當然還有11%的大學生是在偶然情況下好奇玩的遊戲。

3、喜歡玩什麼網路遊戲?

在調查報告中,以策略類和競技類遊戲最受歡迎,且性別差異顯著。以Dota和穿越火線為例,結合親身體驗,很多男生對遊戲的團隊協作,刺激快感情有獨鍾。而少部分的益智類遊戲為多數女生所喜愛,當然受男生的影響,少數女生也

投入他們的行列。

4、為什麼玩網路遊戲?

88%的大學生認為網路遊戲是一種目的性的活動,用來消磨時間和緩解現實壓力等。學生們遇到問題時,如果身邊無人幫忙或無人傾訴,往往尋找另外一種途徑排解心中的鬱悶,這時,網路遊戲成了他們發洩情緒的方式之一。也有一些學生想在遊戲中體驗到成就感和找到自我,覺得在現實中有些不能達到的,在遊戲中可以達到。而另外的5%學生,由於在現實中的失敗,希望在遊戲中獲得安慰。而這種心態最容易造成對網路的迷戀。

5、網路遊戲每月投入的花費是多少?

戲花費方面,52%的學生表示不會在遊戲上花錢,30%的學生願意投入50元以內,5%的學生是在50—100之間,還有11%的學生會用100以上的金錢投入到網路遊戲中。個人認為,遊戲只是娛樂,作為學生適當的投入無可厚非,大量金錢的投入是一種可恥的行為,不僅是對父母辛勞的褻瀆,也易造成迷戀網路,荒廢學業。

6、網路遊戲對社會交往有何影響?上大學生覺得網路遊戲對參加社會活動沒有影響,75%的受訪者認為網路遊戲不會妨礙社會交往或者有利於交往,12%的受訪者認為因為網路遊戲,社會活動減少,另有13%的受訪者迷戀網路遊戲,這嚴重影響了他們的社會交往。

7、網路遊戲對現實的影響

對於網路世界與現實生活的關係,80%的大學生認為自己完全清楚現實世界與網路遊戲情境的.異同,這類大學生能夠很理智地認清網路遊戲與現實生活的區

別,其網路與現實生活的相互影響程度很低。19%的大學生基本清楚現實世界與網路遊戲情境的異同,還有1%的大學生無法分辨二者的異同,這部分學生不分現實與遊戲中的情景,因而網路遊戲與現實的影響相互影響高

8、為什麼不能擺脫網路遊戲?

18%的大學生不想離開網路遊戲是因為在遊戲中已經取得等級和地位的榮譽感,53%的大學生覺得空餘時間無聊,所以就玩網路遊戲,29%的大學生是為了減緩壓力和發洩煩惱,14%的大學生是為了享受網路遊戲中的沒有限制的激情,12%的大學生是受周圍同學的影響,從眾心理驅使。

由此可見,大學生不能擺脫網路遊戲束縛的原因多種多樣,但更多的是因為空閒無聊。

9、結果分析:

調查表明網路遊戲有利也有弊,多數大學生對待網路遊戲有著清醒的頭腦,他們能正確區分現實與虛擬世界,在學習緊張之餘獲得放鬆,並且廣泛交際。

但是仍有一部分同學不能正確對待網路遊戲,甚至在遊戲中揮霍金錢,影響學業。歸結大學生沉迷網路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a.社會環境的影響,包括同學朋友的影響和商業廣告宣傳的誘惑

b.學業和社會壓力,為了逃避現實

c.社會中的挫敗感與遊戲中的榮譽感形成鮮明對比

d.父母的過於放縱

e.學校課程乏味,加之學校監管不力,學習氛圍不濃厚

由此我們得出防止大學生沉迷網路遊戲,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努力。

6、調查體會、總結:

合理引導大學生的網路遊戲行為

學校要積極干預、引導大學生的網路遊戲行為。對網路遊戲痴迷對大學生在學業、身心健康等方面存在著明顯的負面影響,能夠通過大學入學考試的學生,在學業和智力上都是能達到優秀的,不讓大學生因為沉迷網路遊戲而在學業和道德上掉隊,是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大學素質教育的重要使命。

作為家長要時刻關注孩子的發展,積極引導孩子的人生觀,密切配合學校的工作,不要因為一件小事耽誤孩子的終生。同時整個社會都應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氛圍,企業擔負更多的社會責任。

要引導大學生明確區分網路遊戲世界和現實生活。如果大學生只是把網路遊戲當作緩解學習與生活壓力的一種消遣方式,能夠區分網路遊戲世界與現實生活的不同情境,從而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世界中行為,應該是可以從中獲益的。

這樣可以使網路遊戲成為排遣壓力、不滿,滿足成就感的一種很好的途徑。也許有人會認為這樣可能導致大學生的網路雙重人格。實際上,只要大學生能夠在不同文化情境中進行適當的行為與交流,並順利實現場景切換,區分不同的情境進行不同的反應與表現,反倒會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心理健康。

學生調查報告範文 篇22

國小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報告

姓名:張三學號:088888888班別:

一、調查目的

有90、5%的學生是健康的,但也有9、5%的國小生存在較明顯的心理健康問題,如學習焦慮、衝動傾向、恐怖傾向、對人焦慮和自責傾向等等。從而提出應重視國小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儘快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同時需進一步重視家庭教育並特別重視女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長期以來,我國的學校教育一直沿用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存在著重智輕德、重表(身體)輕裡(心理)的現象,學生的心理問題較少受到重視。近幾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應試教育所帶來的種種弊端日益被人們所認識,為此我國已明確提出了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口號,學生的心理素質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二、調查物件

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學生在思想道德情操、科學文化知識、身體和心理素質、勞動和生活技能等方面得到和諧發展為宗旨的,學生的心理素質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一個核心內容。但現階段涉及較多的還是心理問題較明顯的大中學生,國小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仍未受到足夠的重視。而實際上由於社會的發展、各種競爭的不斷加劇以及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一些失誤,許多心理問題都表現出了向低齡化發展的趨勢。同時大中學生存在的許多心理問題的成因也常可追溯到他們的國小時代。因此,對國小生開展心理素質教育非常有必要。有鑑於此,我們對國小生的心理狀況作了調查,旨在瞭解國小生的心理現狀,分析國小生心理問題的發生率和困擾國小生的主要心理問題及其成因。從而為在本市有效地開展國小生心理素質教育提供參考。

三、調查步驟與方法

我們的調查選用華東師範大學心理系編制的心理健康診斷測驗作為測驗材料。MIIT由八個內容量表構成,分別為:

(1)學習焦慮。(2)對人焦慮。(3)孤獨傾向。(4)自責傾向。(5)過敏傾向。(6)身體症狀。(7)恐怖傾向。

(8)衝動傾向。每一個內容量表的得分可以轉換成標準分,八個內容量表的標準分相加即為全量表總焦慮傾向的標準分。

然後我們從茂名市區四所普通國小的四和六年級八個自然班抽取被試共327人,其中男生173人,女生154人。年齡為11—13歲,基本上來自工人、一般幹部和知識分子家庭。調查內容如下:

(一)國小生心理健康問題檢出率

MHT測驗中若焦慮分≥65分,表示這個人在日常生活中有較嚴重的不適應行為,可認為其存在著較明顯的心理健康問題。下表是327名國小生總焦慮傾向標準分的分佈。總焦慮傾向標準分65分以上0-64分的人數是296人、

由此得出該市國小生中存在比較明顯的心理健康問題的比率為9、5%,此即為本市國小生心理問題的總檢出率。

(二)國小生的主要心理健康問題

若學生在某個內容量表上的標準分在8分以上,表示他在這項內容上存在著適應不良,需對其制訂特別指導計劃。對31名高焦慮學生的各項內容量表得分進行統計後,按需要制訂個別指導計劃專案的人數及其所佔比例見表2。

表2中31名高焦慮學生在各內容量表上超過8分的人數分佈內容量表學習焦慮對人焦慮孤獨傾向自責傾向人數16、12 、1、 14所佔比例(%)51、6 、38、7 、3、2、 45、2

名次2 、5 、8 、4內容量表過敏傾向身體症狀恐怖傾向衝動傾向

人數5、 7 、15、 22所佔比例(%) 16、1 、22、6、 48、4、 66、7

名次7 、6 、3 、1

由表2可知,8個內容量表在31名高焦慮學生中按標準分超過8分的人數從多到少依次排列為:衝動傾向、學習焦慮、恐怖傾向、自責傾向、對人焦慮、身體症狀、過敏傾向、孤獨傾向。

還有許多學生,雖然總焦慮分在65分以下,而其個別內容量表的標準分卻在8分以上(見表3),說明他們雖然在總體上不表現出明顯的心理問題,但在某些方面卻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對這些人同樣應該進行心理指導。

表3全體學生在各內容量表超過8分的人數分佈內容量表學習焦慮對人焦慮孤獨傾向自責傾向

人數34 、25 、3、21所佔比例(%) 10、39 、7、64 、0、9 、6、42

名次1 、4、8 、5內容量表過敏傾向身體症狀恐怖傾向衝動傾向

人數12 、10、 26、 32所佔比例(%)3、67、 3、06 、7、95、 9、79

名次6 、7 、3 、2

表2和表3中的名次都是按內容量表中學生超過標準分8分的人數從高到低排列而來,對兩者求等級相關係數,得r[,d]=0、93,存在顯著高相關。這表明不管是全體學生還是高焦慮學生,二者在哪些內容量表更易產生心理問題方面是非常一致的。從表3可知,學生較易產生心理問題的量表內容依次為學習焦慮、衝動傾向、恐怖傾向、對人焦慮、自責傾向(這些量表中標準分超過8分的人數比例大於5%)。國小生中相對不易產生心理問題或產生心理問題的人數較少的方面為孤獨傾向、身體症狀、過敏傾向(標準分在8分以上的人數比例小於5%)。

(三)不同性別學生在總量表和分量表得分的差異比較

表4為327名學生在總量表和分量表上得分的性別差異比較。從中可知男女學生在總量表及四個分量表:學習焦慮、對人焦慮、自責傾向、恐怖傾向上存在著顯著差異。

表4男女學生在總量表及各分量表上得分的差異比較量表名稱性別人數@① S Z P

總量表女154、 43、68、 14、96學習焦慮男173 、4、82、 2、17、 4、11 p0、05

女154 、5、61、 3、74身體症狀男173 、5、27、 1、50、 0、57 p>0、05

女154、 5、43、 3、19恐懼傾向男173 、4、44 、1、79 、5、40 P0、05

四、調查結果

根據調查結果,國小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總檢出率為9、5%,這個比例略低於國內外文獻中所估出的國小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比例,但基本接近。如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唐慧琴、忻仁娥的研究得出:我國國小生各類行為問題的總檢出率為12、93±2、19%。陳永勝認為國小生的心理衛生問題主要表現在學習、情緒、行為等方面,國小生在學習方面存

在問題的人數約為10~15%,情緒方面問題約在10~20%之間等等。在這裡我們不能得出國小生心理健康狀況好於其他地區的結論,因為每個研究所採用的測量工具不盡一致,或者說每個研究對心理健康問題的評價標準不同。但仍可得出兩點結論:

1、大多數的國小生而言,心理髮展總體還是較健康的。

2、國小生中的心理問題還是普遍存在的。這既包括心理問題較明顯、其總焦慮分≥65的佔9、5%的那部分國小生,也包括雖然總焦慮分<65,但在個別內容量表上卻顯示出某一方面心理問題的國小生。我們既要對這9、5%的學生進行心理指導和矯正,同樣也要對某一方面存在心理偏常的學生進行指導。

從表3可知,學習焦慮是影響國小生心理健康的首要問題,有10、39%的國小生存在學習焦慮。學習焦慮是指對學習的過分擔憂。學習焦慮由來自於有關學習的各方面壓力引起。近幾年來,學生學習負擔過重,學習競爭加劇,同時學校、教師、家長又過分看重分數,把學生學習成績的優劣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1996年5月3日的《錢江晚報》上有一篇題為《遺憾的鞠躬》的報道,非常引人深思:某國小某班舉行了一次考試,班主任邵教師當場批卷,發現成績不理想,她要求20餘名成績在92分以下的學生走上講臺,給她鞠一個90度的躬致歉。發人深省的是這位教師因此事被調離班主任崗位後,這20餘名學生的家長聯名要求讓邵教師重回班主任崗位,理由是邵老師的行為雖然有點偏激,但出發點是好的,孩子學習不好,用一些必要的手段未嘗不可。這說明在對分數的看法上,教師和家長是何其一致。教師評價學生是以分數論,而家長認為只要為了孩子成績好,採取一些手段,哪怕是以損害孩子的自尊為代價的手段也是可以理解的。這樣的例子在我國教育界還相當普遍。而教師、家長評價學生的標準又是和學校乃至整個社會評價學生的標準相一致的,應試教育的危害由此可見一斑。在這樣的人才觀下,國小生作業負擔過重,晚睡早起現象相當普遍。據浙江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的一份統計資料,1995年中國小生課外作業量高於國家教委規定標準的60%,而許多家長還要給子女開“小灶”,使學生夜讀時間越來越長。杭城有近70%的中國小生睡眠時間少於9小時。

衝動傾向和恐怖傾向的發生率在國小生心理健康問題發生率中排第二、第三位。這二者都是情緒方面的`問題。衝動傾向是指無緣無故地想大聲哭、大聲叫,或者一看到想要的東西就一定要拿到手。這首先和家庭教育的不當有密切關係。如果家庭對孩子的要求過分滿足,就易養成孩子任性、固執及情緒易變的特點。造成恐怖傾向的原因則主要是

由於從小嬌生慣養而形成了依賴性強、缺乏獨立性的性格,往往表現為只要一個人就會焦慮或對於本來不需要恐懼的東西卻抱有一種恐懼心理等等。其次,衝動傾向和恐怖傾向的形成也與應試教育下

只重視知識教育而忽視兒童人格和個性的培養有關。學生學習負擔過重,又沒能在家庭和學校裡學習到對付挫折和困難的辦法,就易情緒失調。

對人焦慮在國小生心理健康問題中排行第四,主要表現在在眾人面前感到不安,被人說了什麼總是想不開,在人際關係上容易產生焦慮。對人焦慮過強的學生往往沒有魄力,缺乏組織能力,搞不好人際關係。這種傾向在當今國小生中日益嚴重,影響了兒童正常的人際交往與心理需求。對人焦慮的產生一和學生普遍較任性、固執、依賴性重有關,二和學校教育忽略對學生人際交往技能的培養有關。

自責傾向在國小生心理健康問題中排行第五。自責傾向是指當發生不如意的事情時,經常認為是自己不好,對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懼心理。自責傾向的根源是對失去別人的愛的不安。當學生感受到被父母、教師、朋友拋棄時,往往會形成自責傾向。如:當父母、教師對孩子過分嚴厲、專制、挫傷了兒童的自尊心時,兒童感覺不到來自權威人物的愛,從而出現自責心理。當對別人的愛的渴求過強時,一點小事就會使孩子感到自己不再被愛了。這樣的孩子往往有很強的依賴心理。

男女不同性別的學生在學習焦慮、對人焦慮、自責傾向、恐怖傾向和總量表得分上存在著顯著差異,女生的得分普遍高於男生。這裡有一個現象需引起重視:男女生存在顯著差異的量表內容恰恰是國小生最易發生心理問題的五個量表內容中的四個,這說明了女生焦慮問題的嚴重性。對女生比男生更焦慮的原因國內外曾有不少研究,如國外流行的社會角色期待理論認為由於受傳統思想的影響,社會對女生的要求更高,女生的一舉一動要符合社會規範、社會道德,因此女生想得較多、焦慮水平也較高。相對來說,社會對男生的要求不怎麼高。除了社會角色的期待作用外,女生比男生更為焦慮的原因應該和高年級女生的生理、心理髮展特點有關。許多女生在國小高年級進入青春期,但她們還不能完全自然地接受這一切,因此會引起焦慮、自責、恐懼等反應。女孩子雖然觀察問題較細緻、全面,但也比較斤斤計較,過分要求別人完善,並且比較注重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若看到自己某方面不如別人,就易產生自卑心理。另外,女孩子的依賴性較強,獨立性不如男孩,都可能使女生產生比男生更重的焦慮。

學生調查報告範文 篇23

隨著人們的生活和工作越來越快節奏化,熬夜越來越普遍化。以學生群體為例,緊張的學業,繁忙的社團工作,嚴重的拖延症等等原因都會迫使學生熬夜,毫無疑問,熬夜會對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不良的影響。筆者通過本次問卷調查,以江西財經學學生對物件,研究當代學生熬夜的現狀與危害性。

一、學生調查的基本情況

(一)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主要採取問卷調查的方法,問卷通過線上與線下兩種方式進行分發,問卷以單選、多選、填空的形式呈現,線上分發問卷主要是通過問卷星製作問卷,將電子問卷在江西財經學學生群內傳播,學生進行線上填寫;線下分發問卷主要是在江西財經學校內進行分發,完成後直接回收。在問卷調查中,我們不涉及有關被調查者的姓名、學號等隱私資訊,保證了問卷調查資料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二)調查內容

1、熬夜的頻率及程度

學生熬夜現象的頻率及程度調查,包括在學校的睡覺時間,每天除去午睡的睡眠時間,是否經常在12點以後熬夜。

2、學生對於熬夜所持的態度。

3、導致學生熬夜的原因

學生熬夜的原因,包括寫作業、完成工作(如社團任務)、打遊戲、看視訊、夜聊、午睡過長夜晚無法入睡、受室友的影響無法按時休息等。

4、熬夜對學生產生的影響

熬夜對學生產生的影響,包括長期影響和短期影響。如沒有時間吃早餐,經常餓肚子,導致胃疼;第二天臉上爆痘;頭昏腦漲等不良影響;也有長期熬夜所導致的身體變化,如面容憔悴,膚色蠟黃;記憶力下降;睡眠質量下降;視力下降;心情低落,性情暴躁等等。

(三)回收卷情況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400份,共回收問卷381份,其中有效問卷371份,無效問卷12份,問卷回收率95.25%,有效問卷回收率92.75%。按照性別分類,男生159份,女生212份。

二、問卷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熬夜的程度

學生熬夜現象普遍。從性別角度看,男生熬夜現象比女生普遍,男生比女生經常熬夜頻率更高。男生相對於女生,自制力更差。

(二)學生對於熬夜所持的態度

部分同學對熬夜,並且想要嘗試改變,儘管效果不太明顯。從性別角度來看,女生比男生更不贊同熬夜。不同性別的學生對於熬夜所持的態度不盡相同,可能與熬夜對男女生造成的直接影響不同有關。女生相較於男生,更注重外貌的保持與養生,熬夜所導致的爆痘、面色蠟黃直接體現在面部,女生的體質本來就弱於男生,熬夜所帶來的直接影響可能更更不利。

(三)導致學生熬夜的原因

學生熬夜的原因構成是多樣化的。其中,打遊戲,看視訊,寫作業是男生熬夜的三原因,看視訊,寫作業,聊天是女生熬夜的三原因。男生更熱衷於打遊戲,甚至通宵;女生沉迷於追劇不能自拔,社團負責人不得不熬夜準備比賽活動,熬夜學習,這些熬夜原因真的能導致學生每天必須熬夜嗎?其實,玩、晚睡強迫症、拖延症才是這些表面原因背後的深層次原因。排除掉一些個別情況,學裡的學業任務並非繁重到需要經常熬夜的地步,社團成員也不需要每天熬夜完成任務,往往是學生們丟不下手機,明明可以睡覺卻總想再玩會手機,不到最後一刻不做事情,直到時間來不及了還在疑問“時間都去哪兒了”,因此陷入了不斷熬夜的迴圈中。

(四)熬夜對學生產生的影響

1、熬夜對學生的不良影響是多方面的。

資料顯示,上課瞌睡,起床困難,爆痘是熬夜對女生產生的不利影響前三位;起床困難,上課瞌睡,不吃早餐是對男生產生的不利影響前三位。長期不進食早餐也成為學生胃病的直接病因,同時由於熬夜也會讓自身的精力無法得到完全的恢復,上課的低效率也成為必然,這也就讓每次考試的複習周寢室燈火通明成為學生的標配。據調查問卷的結果顯示寢室一人的熬夜不光影響的是自己,絕多數同學認為寢室其他人的熬夜也會對自己造成影響,因此加強自身的管理顯得尤為重要。

2、熬夜對身體的影響有暫時性的和長期性的。

熬夜對身體的影響和身體運作規律是相關聯的,每天我們的身體都會為各項機能的恢復做著各項工作,然而由於長期的作息紊亂打破了這種規律,那麼身體得不到完全的恢復,體內的各項機能自然而然也就會出現問題。長期作息不規律會導致內分泌失調,我們身體的器官在工作了許久後也需要休息,如果我們經常不按時睡覺,錯過身體自己調節恢復的時間段,身體也將會出現各種不適和問題。

三、對策與措施探討

(一)學生層面

學生方面的解決措施主要是針對熬夜的原因做的調整,部分學生目前的.自由時間佔部分,再加上並沒有家長和老師監督的情況下,拖延症和缺少對娛樂時間的把控就成為了學生熬夜的主因。學生熬夜表面來看是在寫作業,完成社團工作等等原因,其實學的課業與活動並沒有繁重到每晚都需要熬夜的地步。學生要做好自己的時間規劃,管理好自我的時間安排,合理分配時間,改變一些不好的習慣,提高自己學習和工作的效率。

(二)學校層面

一方面,學校可以為加強對學生休息時間的管理,實現斷網斷電制度,而這以制度也得到了絕同學的認可,這一措施對熬夜的改善有明顯的作用。以筆者學寢室為例,雖然學校實行統一實行斷網斷電制度,但是由於筆者寢室電路原因,24小時不受學校控制,用電自己控制。沒有斷電斷網的限制,筆者寢室通常做事拖延,總認為晚上也有和白天一樣的客觀條件做事,所以當其他寢室都已經沒有熬夜的必需條件而主動或被動的上床睡覺時,筆者寢室通常集體熬夜到凌晨兩點。因此實行斷網斷電制度是一個有利的舉措。另一方面,學校力宣傳熬夜的消極影響,提倡按時休息,這樣能夠給同學們提供監督的作用,時刻敲起警鐘,必要時還可以設立獎懲機制,這也是學校人文關懷所體現的一部分。

調查結果顯示,將近15%的大學生認為熬夜能讓自己得到放鬆,忘卻壓力。他們通過熬夜做各種事情來讓自己的大學生活看上去更充實,因此他們享受並沉迷熬夜的樂趣。

學生調查報告範文 篇24

一、調查背景

青年志願者行動是由共青團中央組織發起的一項社會公益事業,以青年參與為主題,以志願服務為手段,通過青年志願者為他人、為社會提供服務和幫助,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推動社會公民思想道德建設的發展。大學生是我國青年志願者的主力軍,他們利用業餘時間,結合自己的知識技能、資源和善心為他人、社群、社會提供非盈利性、非職業化的援助。在自覺、自願基礎上,參與志願者組織開展的各項活動,使大學生實現了自身價值,培養了大學生的公民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鍛鍊了大學生的奉獻精神、服務能力等整體素質,同時也傳承了中華民族扶貧濟困、助人為樂的傳統美德。可見,志願者服務活動是動員和組織青年大學生參加精神文明建設、提高自身素質的有效載體,是新形勢下高校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開展好此項活動意義重大。

二、調查目的

本次調查的直接目的是瞭解大學生志願服務的現狀及其對青年志願者行動的認識、心態和存在的.問題,以促進大學生志願服務建設,進一步加強青年大學生志願者工作,豐富動員方法和手段,提供決策參考,更好地調動青年大學生參與和服務社會的積極性,鼓勵青年到基層鍛鍊,不斷積累社會經驗,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貢獻。

三、調查範圍與內容

(一)調查總體

針對廣州的大學生,調查主要集中在大學生身上。在專業類別上,儘量涵蓋經濟管理、理工科、文史等幾大專業類別。年級差異方面,排除應屆畢業生,即正在找工作的學生,準備考研和出國的基本不在本次調查範圍內。

(二)調查內容

本次調查主要關注志願服務的基本情況、型別、動機和存在的問題。

四、研究方法

(一)調查方法

此次調查採取調查問卷和個案訪談兩種方式。

(二)抽樣方法:

採取非概率抽樣方式中的滾雪球抽樣方法,首先通過我們聯絡熟悉的學生群,對他們實施調查後,再請他們提供另外一些學生群,讓他們幫忙對其進行調查或根據所提供的線索進行調查。由於一定的客觀原因,主要通過網路釋出調查問卷(包括QQ、email和BBS等),讓調查物件自行填寫問卷。由於填寫問卷的同學是中大、華師、廣商、廣藥、廣工、華農等學校在校大學生,對這個群體進行研究仍然是有很強的現實意義的,其基本分佈狀態仍具有一定的客觀性、代表性。

(三)技術手段

1、統計分析主要使用spss軟體,圖表製作主要使用excel軟體。

2、統計資料交叉分析(分類進行頻數統計分析和列聯表統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