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關於大學生的調研報告(精選12篇)

欄目: 調研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2.55W

關於大學生的調研報告 篇1

一、大學生就業:難在哪裡?

關於大學生的調研報告(精選12篇)

低工資就業:多一些經驗拿汗水換明天。在一些高校的就業指導中心瞭解到,隨著就業壓力的增加,寧願選擇低工資就業的大學畢業生越來越多,而他們共同的想法是拿汗水換明天。

據瞭解,低工資就業實際上是大學生畢業後、就業前的一種待業狀態,是以單位給畢業生提供積累經驗的機會,而畢業生則以低報酬工作為交換條件。這種低工資就業只為找工作時多一些實踐經驗。

工資會隨能力的提升而提高。某軟體公司負責人王小姐認為,現在企業招人雖對學歷有一定要求,但最看重的還是人的能力和綜合素質。大學生剛開始工作,工資可能會低些,但隨著就業者個人能力的提升,其工資也會慢慢提高。她建議大學生心態要平和,找工作高薪並不是第一要素。

就業不要只看眼前的工資待遇,不斷提高能力才是金飯碗。以前,很多企業招聘只針對有工作經驗的人,對應屆大學生一律免談。隨著用人觀念的逐漸改善,近一兩年,很多企業直接招收應屆畢業生,他們願意出錢培訓大學生,使其很快成為企業的骨幹力量。一般來說,大學生成為骨幹力量後,工資自然會提高。企業為了儲備人才,一般先與大學生簽訂幾年的工作合同,這不僅保障了人員的穩定性,對企業發展也很有好處,同時用人成本也相對較低。因此專家希望大學生能夠認清自己,改變就業觀念,不要只把眼光盯到工資上,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提高能力才是金飯碗。

二、大學生就業:路在何方?

大量事實證明,大學畢業生在求職時如果沒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甚至連自己的性格與特長都不瞭解,職業選擇將非常盲目,甚至會影響到之後工作道路的發展。對此,專家建議:在校大學生要增強職業生涯規劃的自主意識。

職業道路早規劃,目標堅定不放棄。迷茫是目前大學生使用最為頻繁的詞語之一。之所以迷茫,是因為看不清未來,看不清未來就會把握不住現在。實際上,大學生看不清未來的原因並不一定是因為沒有目標、沒有規劃,也可能是由於目標過多以致無所適從,規劃太多而無法實現,因此也就更容易放棄目標,追熱門、隨大流。因此對目標的堅持和對規劃的實施是成功的關鍵,堅信無論是職業規劃還是求職擇業,適合自己的就是的。

興趣廣泛應保持,機遇來臨有保障。由於對所學專業缺乏瞭解,許多學生進入大學時都會面臨一個問題:對專業不感興趣或不滿意,由此而產生厭學、倦怠的情緒。實際上在大學裡有很多方式可以讓你兼顧興趣與專業,如雙學位、各類培訓認證等,但是在挑選業餘學習的專業時,應把握一個原則:那就是從自身發展的需要出發。要麼從個人興趣愛好出發,既滿足求知慾,又從中獲得樂趣;要麼與本專業結合,成為複合型人才,增強就業競爭力。當然,在多個專業的學習中不能顧此失彼,更不能本末倒置。

社會活動經驗多,面試應考不心慌。對於應屆畢業生來說,找工作的瓶頸在於社會經驗的缺乏。雖然在校生要獲得企業實習機會並不容易,但從大多數成功者的經歷看,至少有兩方面資源是大部分學生可以利用的:一是有針對性地參加社團活動來鍛鍊自己溝通交流、團隊合作等能力,社團活動可以說是對真實工作場景的一種模擬;二是爭取各種校內服務的機會及校外的實習、兼職機會,可以幫助我們培養堅持不懈、吃苦耐勞的職業精神,瞭解盡職、責任等職場的基本準則。

實習練就真本領,應聘免了試用期。就漫長的職業生涯而言,大學4年無疑是一個黃金的職業準備期,在這4年裡,應該讓自己具備一個職業人所擁有的專業技能、社會技能、職業素養這樣我們在從學生到職業人的轉變中才能做到無縫接軌。正是充分地利用了大學階段的實習機會,從而免去了正式工作後的見習期。企業也節省了大量的培訓時間和精力。這對於個人和企業是一個雙贏的過程。

特殊才能做後盾,求職更有競爭力。對於一個班或一個專業的學生來說,大家讀一樣的專業、學同樣的課程,看起來彼此沒有太大的差別,然而一旦面臨競爭,差別就顯現出來了。目前就業形勢比較緊張,只有身上有亮點的學生才更容易被注意,才更有可能被用人單位選中,也才會有更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因此,發掘並增強就業競爭力應從發現自己與其他人的不同之處入手,發揮自身特長,並不斷強化,有可能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

三、就業現狀:就業準備三部曲

隨著高校的擴招,原來的精英教育變成了大眾教育。大學生必須轉變觀念,大眾化教育意味著可以做普通的職業。面對就業難,大學生們要做些什麼呢?

第一部曲:面對現實,正確對待就業形勢,正確對待自己。

擇業和就業,是初出校門的學生在人生道路上一個重要轉折點,對於學生應具備的正確擇業和就業思想,可以歸納為4句話,這就是:認清形勢闖市場,從容自信顯特長,廣開渠道看資訊,實事求是快上崗。

認清形勢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國家的就業政策,二是全國的就業形勢,三是本地區的就業資訊。面對矛盾重重又競爭激烈的人才市場,基本觀點是,只能樹立一個闖字,積極參與競爭,而不是等,更不能消極對待。關鍵是要把握好自己的擇業方向和競爭技巧,敢於競爭,善於競爭,並在競爭中獲勝。

在近幾年的人才市場競爭中,有個明顯的特徵,就是用人單位特別注重人才的實際經驗和特長。每個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問題在於你如何正確地認識自己,善於揚長避短,在關鍵時刻和重要場合發揮一技之長,獲得用人單位的好感和信賴,這是擇業和就業工作中的一個不可忽視的技巧。

在人才市場競爭中,單靠一個人的智慧和資訊以一變應萬變往往是不夠的,所以,要想方設法利用各種媒體,包括學校、老師和家長,親朋和同學,廣搜就業資訊,這是就業者一個重要的手段和方法。

第二部曲:充分做好擇業和就業之前的心理準備。

大學生的就業心理準備應該實現以下4種轉換,克服不良心態。

一、實現由學生身份到上崗工作的轉換。

在不包分配,自主擇業,雙向選擇和競爭上崗的大環境中,應克服聽天由命或等待學校推薦工作的消極心態。學習是為了致用,如果說學習是手段,從事工作是人的本能,也是目的。

二、在經濟上實現由消費者到生產者的轉換。

克服長期依靠家庭提供經濟援助的依賴心理,憑自己所學的知識和誠實勞動,立足於自力更生,自食其力。

三、在擇業姿態上,實現由一個普通參與者到競爭者的轉換。

大學畢業生都是第一次進行擇業和就業,經不起挫折,悲傷失望,往往是擇業不順的主要障礙。要克服懦弱、自卑的被動心態。

四、實現由天之驕子到普通勞動者的心態轉換。

放下知識分子的架子,正確理解自己與用人單位的雙向選擇,主動求職。不論從事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首先必須是一個勞動者,而勞動崗位需要自己去爭取。

最後總的來說,擇業者應該具備主動、積極、從容、自信和百折不撓、面對現實的平和心態,堅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第三部曲:主動出擊,準備簡歷和麵試。

機會總是被那些勇於表現、爭取的人得到。不管單位招不招人,先去毛遂自薦要求試用;寫信給單位老總或負責人自薦;直接傳送求職信到企業網站招聘信箱大學畢業生在找工作時,選擇主動出擊,到用人單位去展示實力,至少得到的機會比等著天上掉餡餅的機會大。

據市人才市場的有關負責人說,在如今整體供大於求的就業形勢下,積極勇敢的心態是大學生找工作脫穎而出的一個制勝法寶。在擇業前,要推薦自己,有必要準備相應的文字材料,簡歷要真實可信,文字樸實,言簡意賅,頁面工整規範。面試中也要大方得體,機靈應對,不卑不亢。

總之,在進行擇業、就業的過程中,其目的是選擇一個最能發揮自己專長的工作崗位,開始實現多年的夢想的願望,在大學生的一生中,就業無疑是一件大事,一次激動人心的拼搏與較量。一定要審時度勢,振作精神,做好充分準備,用的心態、的形象和全身心積攢的實力,投入到這場競技中來。

關於大學生的調研報告 篇2

隨著我國進一步的教材改革,各個學科都突出強調要求學生自學、合作、探究,因此,有些內容刪去了,或是輕描淡寫一筆,而具體的內容,則要求學生自己去探索,這樣一來,給那些基礎較好,學習主動的學生留下了很大的學習空間,而對那些基礎較差而且學習較被動的學生來說,卻是很不利的。例如:《資訊科技》課程中的一節《網上自我防護與網路黑客》,如果按照課本上的內容來講,大概只需15分鐘就可以講完,但相信大部分學生仍然對黑客不是很瞭解,甚至連作為老師的我,也只不過略知一二:黑客有哪些危害?它都是用些什麼技術黑人的呢?

資訊科技這一學科是一門比較特殊的學科,不同與其它學科的是,這門課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實踐、練習,基本上每節課講授20xx分鐘,其餘的就是師生互動和學生練習的時間,也就是學生做練習,然後老師根據學生在聯絡中出現的問題統一分析、講解。而在這20xx分鐘的練習時間裡,不給學生定一個主題或一個目標,他們的練習結果是可想而知的:用20分鐘的時間確定題目,再用10分鐘的時間查詢素材,然而,這種效率是非常低的。

因此,與其讓他們每節課那樣漫無目的地去練習,倒不如把一些學生們很感興趣但書上輕描淡寫的主題拿出來讓他們自己去講,即這樣一個過程:確定主題從internet上搜索資料做成自己的講課課件同學們自己講(大家一起講)。

按照這一方式,我把黑客這一課留給了學生,讓他們用5次課的時間做出自己的課件,然後在第六節課上大家一起講,一起學習,共同探討,成功地解決了powerpoint的練習和黑客的學習這一問題。

經過這次成功的嘗試之後,我發現這種方式的講課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它充實了學生的課堂練習,使學生有目的地去實踐,更加直接地去接觸核心問題(每節課的重點問題),解決問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其次,它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拓寬了學生的知識範圍,使學生不再侷限於書本上的膚淺的知識,根據自己的愛好和能力,儘可能從internet這個大海一般無窮的寶庫裡尋找自己需要的知識,適合於學生的縱向發展。

第三,通過學生自己講課,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在電腦室裡,用多媒體裝置加傳統講課方法,充分地體現出多媒體網路教學的優越性,又不失傳統教育的精髓,而通過學生自己講課,不僅可以提高他們自己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而且對他們的表達能力也是一個鍛鍊的機會,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通過此次成功的嘗試,筆者認為這種講課方式是可行的:

首先,有充分的時間保證,根據我們資訊科技課的特點,教師講課時間和學生實際操作時間之比大約在1:1或者5:4,即:學生要有大部分的時間去自己實際操作,因為計算機學科是一門注重操作的學科,所以說,每節課學生都有20xx分鐘的時間去獨立操作,老師的每個課題都可以給學生45節課的時間去準備。

其次,有豐富的資料來源。電腦室裡的每臺計算機(學生用機)都是和internet相連的,每個學生都可以在任何需要的時候(上課時)通過internet來查詢資料,包括文字、圖片、聲音、動畫、視訊等等,而不再需要翻閱大量的書籍、報刊、光碟等那樣煩瑣了。

最後,有絕對的知識技術保證。根據我們新教材的安排,學生在入學初期就學習了word文字編輯技術,internet操作,熟練掌握了網上搜索技術,隨後緊接著學習powerpoint。因此,學生做起來已經是輕車熟路了,要做的只是把資料從網上搜索並下載下來,利用自己的創造思維,把資料合理的搭配起來,最後再講述出來,即便個別學生有什麼問題,我們老師都可以隨時指導解決。

除了以黑客為主題之外,我們還可以選擇其它的如關於日軍侵華的歷史事件、關於地球上的生物演變過程、世界文明的發展歷程等等,都可以拿來讓學生用所學的計算機知識做成課件來講授,既達到了練習的目的,又實現了研究性學習的過程。因此,在資訊科技課程的基礎上,利用internet的龐大資源庫,發展第二產業,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練習效率,又增加了學生的知識範圍,是一種很好的課堂練習方式。

關於大學生的調研報告 篇3

大學生“村官”工程是黨中央、國務院深入推進新農村建設所作出的一項重要戰略舉措。為了了理解祁陽縣大學生“村官“如何走進農村,服務農村,成才創業,祁陽團縣委做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闡述如下:大學生村官年輕而富有朝氣,不僅擁有良好的科學與理論知識而且具有大膽的開拓進取精神,這些正是我們廣大農村所缺乏的,更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保障。按照省、市委組織部的安排,祁陽縣將23名大學生“村官”分別安排到浯溪、黎家坪、七裡橋等鎮條件相對較好的行政村工作。

一、管理部門如何培養大學生村官

大學生村官們到村之後,在各級組織和領導的幫助下,如何迅速轉換身份、進入工作角色,在基層建設工作中,勇於開拓,敢於創新,這些都是組織人事管理部門關心的事情。大學生調研報告範文。

為加強大學生“村官”培養,管理部門在崗位設定上,除安排擔任村支書助理或村主任助理外,併兼任遠端教育操作員、資訊員、祕書等職;結合大學生“村官”的專業特長和綜合表現,擇優安排到各鎮辦公室掛職鍛鍊,提升他們的綜合能力。在組織領導上,聯絡的縣級領導、幫教的鎮領導和幫帶的村幹部,定期約談、調研瞭解,幫助解決生活和工作困難。在教育培訓上,邀請了鎮村幹部授課、召開座談會、參觀學習、開闢論壇,建立qq群等載體,搭建學習平臺;建立了大學生“村官”師徒幫帶制度,讓農村工作經驗豐富的鎮村幹部擔任大學生“村官”的導師,通過“一幫一、一帶一”的形式,發揮傳、幫、帶作用;落實了實踐基地,讓大學生“村官”實地學習農業技術,學成後回村實踐。在實踐鍛鍊上,通過組織參與計劃生育、綜治維穩、治理耕地拋荒、規範油茶採摘等村級事務,提高開展農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在制度考核管理上,實施了“每月例會制、駐村坐班制、為民服務制、請假程式制、資訊上報制”五項制度,推進落實大學生“村官”駐村工作,採取平時考查與年終考核、目標考核與群眾評議等形式,進行績效管理和考核。

通過培養,大學生“村官”為群眾辦實事和組織協調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據統計,大學生“村官”任職以來,共巡迴宣講2019多人次,上門送學121人次,走訪調研620戶,報送鎮村活動動態、資訊154篇,釋出本站、農業實用技術98條,收叢集眾意見建議81條,解答群眾疑難問題50個,為群眾辦好事實事200餘件,排解矛盾糾紛40多起,發放中央1號檔案及支農惠農政策資料1、2萬份,較好地促進了當地的新農村建設。大學生調研報告範文。

二、相關部門如何扶持大學生村官創業

在各地大力倡導大學生“村官”創業的同時,無形中也給大學生“村官”們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對於大多數剛走出大學校門的“村官”而言,既缺技能、經驗,更缺資金,在沒有切實有力的扶持措施的情況下,即使能夠貸到小額貸款,“散兵遊勇”般各自創業,潛在的風險是可想而知的。為激發廣大大學生村官幹事創業,祁陽縣各相關部門全方位支援、引導大學生村官創業,積極培養大學生村官創業能力。

一是加強智力幫扶。在上崗前,縣委組織部對大學生村官進

行了不少於3天的崗前培訓。通過專家講課、現場說法、參觀典型等方式,讓大學生村官熟悉農村,鼓勵大家增強創業意識。同時,還組織農業、林業、畜牧、科技等部門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專家,組成專家服務組,採取遠端教學、辦班培訓、巡迴講課等方式,有針對性地為大學生村官創業提供專案論證、技術指導和市場資訊等系列服務,提高創業專案的科技含量,降低創業風險。

二是加強創業政策幫扶。縣協調工商、稅務、技監、環保等部門出臺了20多條關於大學生村官創業的優惠政策。政策規定,大學生村官在企業註冊、專案審批、場地安排、環保評估等方面,不論專案大小,全部可通過“綠色通道”辦理一切手續。團縣委還引導大學生村官積極立項申請團省委大學生創業扶持資金,全縣大學生村官共申報創業專案3個。

三是開展結對幫扶。機關單位與大學生村官創業開展一對一幫扶,部分機關幹部聯絡大學生村官創業專案,主動為他們創業排憂解難。今年來機關共幫助大學生村官解決創業中資金、場地方面的難題12個。

截至目前,全縣大學生村官共帶領群眾建立創業專案15個;為村裡爭取和完成專案13個,爭取資金80餘萬元;自己創辦養殖、服務類致富專案5個,在辦7個,解決農村富餘勞動力130多人,為100多戶農民找到了致富門路。

三、大學生村官如何充分發揮自身優勢。

大多大學生村官選擇這項職業的初衷“農村的舞臺真的很大,無限廣闊”,要到農村這片肥沃的土地上“實現自身的價值,得到鍛鍊,獲得社會經驗”。因此,大家都表示要把祁陽大學生村官建設成一個待得住、幹得好、流得動的隊伍,更好地發揮自身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生力軍的優勢,爭當“四個先鋒”。

爭當學習先鋒。採取集中學習與個人自學的方式,認真學習<毛澤東、鄧小平、江論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重要論述摘編>等書目,共記學習筆記25萬多字。同時,藉助網路、電視、遠端教育等平臺,拓寬和加深理論學習,共撰寫心得體會36篇。浯溪鎮李亮等4名大學生“村官”,積極參與鎮黨委舉辦的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活動知識競賽,加深了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大學生“村官”輪流主編每月一期的工作日記,如實反映他們農村工作生活點滴。

爭當宣傳先鋒。充分利用遠端教育站點、文化資訊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公示欄、黑板報、宣傳標語、宣傳資料等,組織黨員群眾收看宣傳片、電教片,宣傳學習實踐活動的重大意義、方法步驟、具體要求。黎家坪鎮大學生“村官”鄭正,通過做課件的形式,直觀、動畫地引導黨員群眾學習科學發展觀等理論知識;茅竹鎮廖琴等3名大學生“村官”,通過“小字報”的形式,通報學習程序和方法。

爭當調研先鋒。在通過組織到浯溪鎮小江村、黎家坪鎮新塘村、茅竹鎮向家村等新農村建設示範村參觀學習的基礎上,深入農家村落、田間地頭,走訪離任村幹部、致富能手、困難戶、留守家庭,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同時,結合鎮村實情,確定“影響制約本村發展瓶頸”、“產業結構調整方向”、“群眾需要什麼樣的大學生村官”等調研課題,再自主確立1—2個調研課題,最後形成。

爭當實踐先鋒。運用所學專業和自身特長,努力爭當農業技術員、民事調解員、文化宣傳員、站點管理員,廣泛開展法律援助、結對幫扶、留守兒童教育、支教小組等服務活動,助推本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黎家坪鎮女大學生“村官”周伶泓,經常輔導外出務工人員子女的英語學習;黎家坪鎮大學生“村官”鄭正,主動承擔農家書屋管理員的職責。

四、如何解決大學生村官隊伍交流問題

在大學生成長創業的過程中,有相當大一部分人覺得與外部交流太少,生活單調,有孤獨感。他們的精神生活值得我們關注,因此在他們這個群體內,大學生村官內部進行交流就顯得尤其重要,因為他們年齡相仿、工作背景相差不大,有著相近的知識結構,會有許多值得交流的地方,採用哪種交流方式就顯得尤為重要比較好。座談會,是一個比較好的方式,在座談會上大家可以分享一下工作上的經驗;建立大學生村官團組織,在青年組織關心下,交流工作心得,互相學習,開拓業餘生活;同時許多大學生村官希望管理部門組織相關活動,如運動會等加強其群體之間交流。

關於大學生的調研報告 篇4

一個不讀書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隨著我們國家經濟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各樣的閱讀資料向人們撲面而來。上世紀末至今,隨著海量資訊時代的到來,大眾文化取代精英文化成為市場的主流,閱讀物件也不僅僅是文字,更涵蓋了影像、畫面等等一切傳統閱讀並未包含的東西,似乎我們已經進入了淺閱讀的時代。

而作為今後國家建設中堅力量的中國當代大學生,他們的閱讀狀況如何呢?為了瞭解大學生的閱讀情況,我們就雲南民族大學職業技術學院的學生進行了調研,發現了一些問題,並探討了其中的原因,找了一些解決方法。現將具體調研情況做如下報告。

本次調研物件為雲南民族大學職業技術學院80名大學生,共發出80份問卷,收回76份有效問卷。調研主要針對大學生的課外閱讀量、閱讀目的和動機、閱讀態度、閱讀媒介、閱讀愛好等。

現在,隨著海量資訊時代的到來,大眾文化取代了精英文化成為市場的主流,搜尋式閱讀、標題式閱讀、跳躍式閱讀、網路閱讀和手機閱讀成為閱讀的主要形式,名著通俗本、精簡本、口袋本的盛行,財經、勵志類圖書以股市語言行文代替學術說理,以及各地書店中通俗讀物高居暢銷排行版前列的現象,多媒體、部落格、電子小說代替紙質圖書潛進大學生的生活,種種現象表明,這是一個“淺閱讀”的時代。什麼是淺閱讀?為什麼會產生淺閱讀?要如何看待淺閱讀?

一、什麼是淺閱讀?

淺閱讀它是指一種淺層次的、以簡單輕鬆娛樂性為追求的閱讀形式。內容上,以無厘頭式的消遣、娛樂或感官的刺激為上,充滿了遊戲精神及荒誕不經的色彩;方式上則以動漫、影象、影像等為主,文字為輔。相對於品茗式的傳統閱讀而言,這種快餐式文化追求的是橫向的廣度,即所謂的“碎片式的語言,拼盤式的內容”。

以“知道”代替“知識”,這樣的快餐式、跳躍式、碎片式的淺閱讀正成為大學生時下的閱讀新趨勢。為此,我們針對在校大學生開展了一次書面的問卷調研,以瞭解他們的思想狀況和閱讀需求,從而分析大學生素質的現狀,併為進一步探索提高大學生素質參考依據。

二、調研結果與分析

1、閱讀認知度普遍較高。從調研結果看,47.6%的學生認為閱讀是一件有趣的事情,35.29%的學生認比較喜歡閱讀。而不太喜歡和很不喜歡閱讀的學生僅佔17.65%和1.96%。這說明絕大多數學生對閱讀重要性的認知程度普遍較高。

2、閱讀時間較少。每天閱讀3小時以上的學生僅為5.88%,1-3小時的為54.90%,1小時以上的為29.41%,有9.80%的學生處於基本不閱讀的狀態。

3、每月的平均閱讀量較少。每月平均閱讀5本書以上的學生僅佔1.96%,3-5本的學生佔5.88%,大部分學生每月平均閱讀量為1-3本,這說明大學生的閱讀量是少之又少的。

4、從閱讀取向和閱讀興趣來看,我院學生的閱讀興趣表現出了個性化和多樣化,所涉及的範圍極其廣泛,種類也繁多,他們往往按照個人興趣來選擇課外書籍進行閱讀。時尚雜誌、人物傳記和通俗小說是我院大學生課外閱讀興趣中ZUI主要的讀物,這與這些種類書籍自身的特色與優勢有關。

在緊張而又枯燥的專業學習之餘,大學生們希望閱讀一些高質量的休閒、娛樂類讀物,而以上種類書籍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各方面修養。在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我院學生對於閱讀名著、經典書籍的熱情不太高(僅為28.4%)。此外,經濟管理、英語、計算機課程等專業性較強的書籍成為我院學生重要的選擇。

5、我院大學生的閱讀媒介呈現多元化趨勢,不僅侷限於傳統的紙媒體,網際網路作為一種新的媒體形式已經走入同學們的日常生活,構成了平時閱讀的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約有30%的同學主要通過網路閱讀。而大多數同學在利用網路時能夠比較恰當的控制時間和內容,合理的利用網路資訊資源為自己服務,超過70%的大學生平均每天上網時間在2小時以內。

6、我院55.8%左右的大學生將到圖書館借閱作為自己閱讀的主要途徑,找親戚朋友借閱、網上瀏覽、在書店看等也都是重要的閱讀途徑。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院學生買書熱情不高,僅有13%左右的學生將買書作為自己閱讀的主要途徑。

由此可以看出,我院學生的閱讀方式已經進入到淺閱讀時代。

三、出現淺閱讀的原因

1、進行“淺閱讀”是緩解無聊的方式。很多人認為,讀“深”的讀物乏味、吃力,讀“淺”的輕鬆、有趣,還能作為閒聊的笑料。職業技術學院女生小羅說道:“現在女大學生們都喜歡看《瑞麗》《昕薇》這樣的時尚雜誌,平時上網多是瀏覽娛樂新聞和網站論壇,的確不嚴肅,但讀來十分有趣,大家都愛看。”

2、沒有時間進行“深”閱讀,只好“淺”閱讀。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而就業問題也是壓在大學生頭上的一塊大石頭。很多大學生從進入大學的那天起就給自己制定了計劃,要考幾個證書,英語過幾級,要做多少兼職,似乎根本就沒有時間去靜下心來好好地讀幾本好書。越來越少有時間和心情讀名著了,這是大學生普遍的心理感受。被就業、升學、出國等各種紛擾著,沒有心思埋頭讀“用不著”的名著,只願讀“有用”的英語、計算機及專業書。他們更覺得,大學已經失掉讀名著的氛圍了。

3、學術著作和經典名著讓人費解,不得已放棄。目前大學生扎堆看小說的勢頭很強。我們在走訪大學圖書館時發現,許多流行小說已被翻閱得十分陳舊,而不少學術性著作卻有八成新。為何少人讀?大學生感嘆,上課所用的課本就已經夠枯燥了,怎麼還敢碰更晦澀難懂的學術著作和經典名著?

4、學校沒有讀名著的氛圍。如今資訊蜂湧,流行快餐文化,大家都需要迅速有針對性地收集自己需要的資訊,無法靜下心喝著午後茶翻看傳統的名著。當前社會上對人才的需求是專業知識型的,再加上國際經濟全球化,不得不在外語上花大力氣。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許多大學生都忙於準備各種證件考試以增加自己的競爭力。在一系列現實因素作用下,哪還有工夫安心讀“經典”呢?

四、淺閱讀帶來的危害

淺閱讀是對經典作品的輕視與褻瀆,淺閱讀的讀書方式會導致讀者思維的鈍化;淺閱讀對青少年的個性培養不利;淺閱讀導致讀者語言運用能力的弱化。

五、如何走出淺閱讀的困境?

1、從社會方面來說。

⑴出版人應該把握正確的文化方向,做一個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的出版人,做一個有理想、有追求的出版人。經濟效益不是出版人的追求,對此,出版人要有正確的認識。

⑵出版社的編輯在搞選題策劃時,要時刻牢記肩上擔負的社會責任,杜絕盲目跟風、粗製濫造的出版行為。要有明確的出書思路,不要為一時的經濟利益所左右,搞些沒有文化內涵的東西。要努力在創造性上下功夫,通過了解市場,瞭解讀者,出版有文化品位、能提高文化素質的精品。

⑶大力宣揚先進文化,拒絕淺出版。當讀者的某些需求還處於隱性狀態時,出版社應堅守自己的出版理念,用自己的眼睛去判斷。如果只是一味地迎合讀者而把自己的圖書降格為一般商品,那就是媚俗。

2、從學校方面來說。

(1)幫助大學生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激發大學生閱讀好書的興趣,可以通過讀書評書活動,聯合教務處、學生處、學生會等部門共同主辦,來提高學生閱讀健康書籍的興趣。

(2)鼓勵大學生有計劃的閱讀鼓勵學生參與辦好圖書館閱讀宣傳欄,簡明扼要、豐富多彩,及時地通告到館新書、名家書評等。⑶在學生剛入學的時候開設系統的閱讀課,閱讀內容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而定。老師酌情推薦閱讀書目,學生選擇合適自己的書籍來閱讀。改善閱讀環境,方便大眾閱讀。

(3)進一步解決圖書館各種類書籍資源,讓圖書館能夠在真正意義上成為大學生的天堂。

3、就大學生本人來說。

⑴認識到深度閱讀的重要性,它讓求知的人從中獲知,讓無知的人變得有知。使我們增添人文素養,增長知識和內涵,培養良好的自學能力和閱讀能力,還可以進一步鞏固課內學到的各種知識,提高我們的認讀水平和寫作能力,乃至對於各科學習,都有極大的幫助。

⑵培養深度閱讀的習慣,嘗試著閱讀一些名著,用一種認真專注的態度去閱讀它,體驗書中的深刻內涵,品味別樣的閱讀樂趣。⑶多做一些讀書筆記,比如抄下一些美麗的詞句,為寫作增添素材,積少成多,你自然會體會到深閱讀的好處。合理安排課餘時間,制定一定的閱讀計劃。在現階段考證、做兼職固然重要,可是閱讀是不能被忽視的。

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一種長期投資,目前可能沒有明顯的收益,可是其長遠利益是非比尋常的。多關注一些好書推薦欄目,選擇有內涵的書籍,培養自己的閱讀品味,不隨波逐流,人云亦云。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好書是人類進步社會文明的體現。大學生是沿著書籍築起的階梯,攀登知識高峰的社會新人。除專業學習外,課外閱讀是大學生業餘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正處於青春期,同時,他們的觀念、性格、情感等又正在發展的形成中,具有不穩定性特點,這就要求有足夠數量的有益的讀物來適應他們的這種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一個既有物質文明又有精神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社會,理應用課外閱讀隨時引導學生們健康成長。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世界正在由厚變得更厚,閱讀是深還是淺,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智慧,淺閱讀時代,你是要隨波逐流還是重拾經典,勇攀書峰,這全在於你的智慧!只是別在暮年孫兒膝繞在你身旁充滿期待的看著你的時候,你卻沒有什麼可以講。這時,請不要感嘆:書到用時方恨少!

關於大學生的調研報告 篇5

摘要:高校不斷擴軍、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加、就業壓力大,整個就業市場需求崗位的總體狀況相對趨緊已經成為了現狀,就業形勢十分嚴峻。應屆大學生現在面臨著進退兩難的局面:是回到學校繼續深造,還是在社會中繼續尋求自己的一席之地呢?為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大學生就業形勢,也為了幫助我們這些在校大學生能更多地瞭解就業資訊與今後的在校規劃,我們一行13人組建了溫州大學“與我同行共訪校友足跡”暑期社會實踐考察隊,走進溫州樂清,以溫州民營企業為立足點,調研了以溫州大學畢業生為主體的歷屆畢業生就業狀況和職業發展狀況,從點—線—面角度尋求相關資訊。

關鍵詞:歷屆大學生就業狀況溫州大學溫州樂清民營企業

“陽光總在風雨後,請相信有彩虹……”

短暫而又艱苦的15天暑期社會實踐隨著晚會幕布的緩緩落下而告了一個段落。在這段日子裡,我們13人有過沮喪、有過流淚;但是我們相信,正如歌詞中唱的一樣只要我們一起努力共同渡過那段黑暗的日子後,陽光會以最燦爛的姿態來迎接我們……

大家都知道現在的就業形勢是十分嚴峻的,而應屆大學生就業問題更是牽動著黨和國家的心。“20xx年,全國大學生的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在前不久舉行的20xx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會議上,國家勞動保障部副部長張小建在面對20xx年的就業狀況進行分析時給出了這樣的判斷:高校畢業生增量多、壓力大,整個就業市場需求崗位的總體狀況相對趨緊已經成為了現狀。據相關官方資料顯示20xx年全國應屆大學畢業生人數激增至413萬,比去年增加75萬人,增幅達22%,但已簽約和已有意向但未簽約的應屆大學畢業生僅佔總人數的49.81%。

為了更進一步的瞭解大學生就業形勢,也為了幫助我們這些在校大學生能更多地瞭解就業資訊與今後的在校規劃,我們實踐隊決定走進溫州民營企業的發展源地——溫州樂清,走進當地的大小民營企業,採訪企業中的歷屆大學畢業生與企業老總,向他們收集更多更全面的第一手資料。

在15天的實踐時間裡我們走訪了大量的企業,以溫州民營企業為立足點,調研了以溫州大學畢業生為主體的歷屆畢業生就業狀況和職業發展狀況;並且我們走訪的企業基本包括了各個行業(製造、銷售和服務等)以及各種規模(有正泰、德力西等大型企業,也有以勞動密集型為主的小型企業),共收回了大約3000份有效問卷。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次得到的調研結果是具有相當的可信度的。

我們的問卷主要涉及了以下幾個方面:

1.針對現在工作情況設問

2.針對工作滿意度的設問

3.是針對自我效能感即工作勝任狀況的設問

4.針對自我期許和對企業的期許設問

5.針對就業資訊和就業途徑設問

6.大學期間的活動鍛鍊對就業的影響

7.企業的用人標準和學校教育的優劣勢

8.在校的職業生涯規劃對就業具有多少程度的影響

經過我們的統計初步得到了以下結果:

一.工作情況

目前大學生選擇工作日漸趨於理性,能夠從實際情況出發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例如:對工作方向的選擇、對工作崗位的選擇等。現在已經逐漸漸形成了為自己選工作的良好態勢,而不是以前的為專業選工作。至目前我們統計所得出的結果顯示,約有34%的畢業生現在從事的工作與自己所學專業沒有什麼聯絡,只有38%的畢業生現在從事的工作與自己所學專業聯絡比較密切。而且從現在的社會發展觀察,目前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在畢業後選擇先找一份工作,找到自己立足社會的經濟來源,再找最適合自己的工作。據我們從3000份調研統計得出:沒換過工作的畢業生大約只佔38%,而大約有42%的在職大學畢業生換過2份以上工作。

二.工作滿意程度

半數以上的畢業生表示對自己現在的工作滿意,只有約5%表示對自己現在的工作不滿意。

其中,在對現在工作最滿意的方面選擇中被調研者大都選擇了與同事的和睦相處這一項,而對現在工作最不滿意的方面中我們預先設計選項較高的薪水一項則出乎我們的意料。

從中我們不難發現現在對薪金的要求大學畢業生也趨於理智,能夠對自己做出較為理智的判斷,不是一味的偏低,也沒有過度的追求高工資。在我們進行調研的過程中,有一位學姐曾經這樣說:最開始的時候希望自己的月薪有1500就滿足了,500寄家裡,500自己用,500存起來。經過這幾年在社會的摸索,對工資已經沒有太大的要求,只要證明自己的價值就行了。

三.自我效能感即工作勝任狀況和自我期許以及對企業的期許

約97%的畢業生表示能夠勝任現在的工作,但是實踐能力差和缺乏一定的專業技能成為了畢業生工作壓力大的主要原因,相應的超過半數的畢業生表示在企業中最希望能得到專業技能的提高,而希望得到晉升和出國深造總共只佔了21%。由以上可以看出,被調研的畢業生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更注重是自身素質於專業技能的提高,而不是簡單的只是為了暫時的利益。

從中我們深深體會道作為大學生的我們必須重視實踐能力的提高,多參加社會實踐和做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兼職工作,不能再只侷限於書本和課堂,而是要做到專業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爭取日後能早日適應社會。

但在重視實踐能力培養的同時在大學裡我們應該積極學好專業知識,掌握專業技能是為自己創造好的就業條件的重要條件。

四.就業資訊和就業途徑

通過調研畢業生在畢業時最關心的資訊分別是自己所學專業的就業形勢以及用人單位的用人標準,分別達到了36%和20%,這說明大學畢業生希望與招聘單位能有一個溝通的機會。另外求職技巧也成為了一個關注的熱點,這說明在學校裡開設就業指導課和就業指導講座的確是很有必要性。他們表示,通過專門的就業講座、就業指導網站和校園招聘大會的形式能比較容易獲得當時的就業資訊。但他們同時表示校園招聘大會實際效用不大(與招聘單位反映的情況一樣),漸漸興起的網路求職和傳統的人才招聘市場是畢業生的主要就業途徑,而效仿國際的通過熟人介紹的方式就業亦佔有一定的比重(這可能我們在溫州做調研的侷限性:在溫州部分的民營企業是家族企業,可能導致了通過熟人介紹的方式比重過高)。

五.大學期間的活動鍛鍊對就業的影響

從問卷結果顯示,約67%的畢業生在大學期間曾擔任學生幹部,而表達能力(凸顯於人際交往與業務洽談),實踐能力(凸顯於實際業務操作),交際能力(凸顯於與領導同事交往及業務洽談)的鍛鍊成為日後工作收益最多的部分。由此可見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類活動,鍛鍊自己的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通過擔任學生幹部則,可以讓自己得到各方面的能力鍛鍊,累積到日後工作所需要的經驗。

六.企業的用人標準和學校教育的優劣勢

58%的畢業生認為企業在招聘人員最看重的是個人的綜合素質,另外還有20%的人認為是專業知識。而實踐能力的創新和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養被認為是學校現在最缺乏的方面(與上面可以互相印證),學校名氣已不在是影響就業的主要因素,“唯文憑論”已向“用文憑論”轉變,而“唯人才論”則逐漸興起。相應的實踐能力的創新、專業知識被認為是與他人競爭同一崗位的優勢所在,同時吃苦耐勞精神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成為了一個優勢因素。如今在職場上,個人的素質已成為影響求職的主導因素,只有在學校打好基礎,努力提升自己的內涵與修養,才有可能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命運其實一直掌握在自己手中)。

七.職業生涯規劃對就業的影響

通過問卷結果的統計,我們看到半數左右的畢業生表示在大二、三開始考慮就業問題,大概10%的人大一就開始考慮,剩下的人則在大四或畢業時才開始考慮。

在高校職業規劃選項中,只有約11%的人知道職業規劃並知道怎樣規劃,而59%的人則不瞭解職業規劃。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至少在最近幾屆大學畢業生中,絕大部分的人在大學裡職業規劃意識淡薄。而且,絕大部分人表示學校提供的職業生涯發展課程沒有太大的幫助。只有9%的畢業生對學校提供的職業生涯發展指導相關的講座表示滿意,但同時有25%的人表示當時學校根本無此項服務。由此我們可以看到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在各高校還未普及,而且課程質量普遍不高,不能達到學生的需求。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及相關講座,以及提高提供就業指導質量應該成為各高校的重要任務。

經過了這次的暑期社會實踐考察我從中體會到現在的大學生最缺乏的是實踐,但是在各高校中的實踐機會卻是少之又少,而這恰恰說明了我國內地高校與國外高校的差距所在了。在現實高校教育體制不可能有太大的改革現狀下,我們在校大學生應該多多利用大學生活的空閒時間走進社會多多實踐,培養自己的實踐能力;在培養實踐能力的同時我們應該紮實自己的專業基礎與其他相關知識,為在踏入社會與自己的職業生涯前多做準暑期社會實踐20xx年的暑期實踐活動已接近尾聲。回顧短暫而又充實的實習實踐生活,大學生總會有很多感觸。通過不同方式的暑期鍛鍊,大學生不僅認識了社會、鍛鍊了能力,而且體會到了不一樣的實踐經歷。

近年來,企業對大學生的實踐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重視,是否參加過社會實踐成為企業選聘人才的一把尺子。面對激烈競爭的就業壓力,大學生也主動走出象牙塔,參與到暑期實踐中去。除了傳統的實踐途徑外,今年的大學生暑期實踐的途徑還有很多,呈現多樣化的特點。

“以往總覺得暑期實習只是參加學校或者院裡組織的一些服務團,今年突然發現身邊的同學參與社會實踐的方式多了,有的通過聯絡企業兼職去了,有的還到四川當志願者了。”王雪是重慶工商大學大三的學生,她所在的學院組織了18支暑期實踐分隊,帶領著幾百名學生分赴全國各地進行暑期調研並提供必要的服務。有的到貧困山區支教去了,有的深入農村瞭解民情,等等。

傳播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羅輯這個暑假也忙得不亦樂乎。“真沒想到我也能在這麼重要的會議上行使自己的否決權。”掛職四川省廣安市鄰水縣廣電局局長助理的羅輯剛一上任,就連續參加了幾次局裡的高階會議,會上她還有否決的權利。今年暑假,重慶工商大學向鄰水派遣16名研究生掛職鄰水教育局、國土資源局等13個局局長助理以及鄰水鼎屏鎮等3個鎮鎮長助理。以掛職的形式進行社會實踐,這在重慶高校中還是第一次。

據瞭解,在各大主要的招聘網站上,一些跨國公司以及國內的知名企業都會發布實習兼職的資訊,通過對應聘的大學生層層篩選,企業選擇專業對口、有一定能力的大學生參與到企業生產經營的第一線。這也為大學生參加暑期實踐提供了良好的途徑。

以往,大學生參與暑期實踐存在不在乎具體的實踐過程的現象,參加服務團只為了宣傳、評獎,到企業也只是走個過場。今年,筆者發現,大學生開始轉變觀念,開始注重實習的質量,重視實際過程,切身參與其中,認知社會、感受民生,以求提高自己實踐能力。

今年,四川汶川地震震痛了國人,也激發了大學生服務四川,為災區盡一份力的決心。許多大學生放棄休假外出旅遊、與家人團聚的機會,積極加入到支援災區的志願者的行列中去。黃武強是一名“支援四川災區”的大學生志願者,沒到暑假,他就開始準備組建一個志願者服務團。平時他通過網路和電視瞭解災區的具體情況,並與有同樣想法的同學一起討論,詳細制定服務團的目標、服務物件以及實施步驟。在他的周密準備下,他的服務團最後得到審批通過。

到達災區後,情況比想象中要複雜得多,災區地形複雜閉塞、餘震和暴雨接連不斷,志願者們的處境惡劣,生活艱難。但是他們還是與政府工作人員進入偏僻的山區瞭解情況,為災民分發救災物資。“看著災區人民艱難的生活,我每每獨自落淚,他們的生活比新聞裡報道的要困難得多,我和隊員們盡力給每一個傷員、孩子帶去一些幫助。回到學校我們發動同學和社會有心人繼續為災區獻出自己的一份愛心。”黃武強回憶起災區的一幕幕心裡總有一種揮不去的責任感。

像黃武強這樣的學生其實還有很多,他們完全出於一份赤子之心參與到暑期社會實踐中去。“每年,社會都會對大學生的實踐提出批評。其實,大學生已經開始變得成熟,更願意承擔社會責任。今年,大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服務農村、服務基層,為災區獻一份力、為奧運喝彩的活動中去,通過自己微薄的力量為社會做一點事,體現了當代大學生的擔當。”楊愛東老師是高校眾多社會實踐指導老師中的一員,他已經欣喜地看到大學生在思想和行動上的變化,現在的大學生變得更加務實,更有奉獻精神,在服務期間他們努力地工作,不求回報。對於他們,是不是應該多一份理解和支援呢?

關於大學生的調研報告 篇6

一、大學生就業:難在哪裡?

低工資就業:多一些經驗拿汗水換明天。在一些高校的就業指導中心瞭解到,隨著就業壓力的增加,寧願選擇低工資就業的大學畢業生越來越多,而他們共同的想法是拿汗水換明天。

據瞭解,低工資就業實際上是大學生畢業後、就業前的一種待業狀態,是以單位給畢業生提供積累經驗的機會,而畢業生則以低報酬工作為交換條件。這種低工資就業只為找工作時多一些實踐經驗。

工資會隨能力的提升而提高。某軟體公司負責人王小姐認為,現在企業招人雖對學歷有一定要求,但最看重的還是人的能力和綜合素質。大學生剛開始工作,工資可能會低些,但隨著就業者個人能力的提升,其工資也會慢慢提高。她建議大學生心態要平和,找工作高薪並不是第一要素。

就業不要只看眼前的工資待遇,不斷提高能力才是金飯碗。以前,很多企業招聘只針對有工作經驗的人,對應屆大學生一律免談。隨著用人觀念的逐漸改善,近一兩年,很多企業直接招收應屆畢業生,他們願意出錢培訓大學生,使其很快成為企業的骨幹力量。一般來說,大學生成為骨幹力量後,工資自然會提高。企業為了儲備人才,一般先與大學生簽訂幾年的工作合同,這不僅保障了人員的穩定性,對企業發展也很有好處,同時用人成本也相對較低。因此專家希望大學生能夠認清自己,改變就業觀念,不要只把眼光盯到工資上,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提高能力才是金飯碗。

二、大學生就業:路在何方?

大量事實證明,大學畢業生在求職時如果沒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甚至連自己的性格與特長都不瞭解,職業選擇將非常盲目,甚至會影響到之後工作道路的發展。對此,專家建議:在校大學生要增強職業生涯規劃的自主意識。

職業道路早規劃,目標堅定不放棄。迷茫是目前大學生使用最為頻繁的詞語之一。之所以迷茫,是因為看不清未來,看不清未來就會把握不住現在。實際上,大學生看不清未來的原因並不一定是因為沒有目標、沒有規劃,也可能是由於目標過多以致無所適從,規劃太多而無法實現,因此也就更容易放棄目標,追熱門、隨大流。因此對目標的堅持和對規劃的實施是成功的關鍵,堅信無論是職業規劃還是求職擇業,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興趣廣泛應保持,機遇來臨有保障。由於對所學專業缺乏瞭解,許多學生進入大學時都會面臨一個問題:對專業不感興趣或不滿意,由此而產生厭學、倦怠的情緒。實際上在大學裡有很多方式可以讓你兼顧興趣與專業,如雙學位、各類培訓認證等,但是在挑選業餘學習的專業時,應把握一個原則:那就是從自身發展的需要出發。要麼從個人興趣愛好出發,既滿足求知慾,又從中獲得樂趣;要麼與本專業結合,成為複合型人才,增強就業競爭力。當然,在多個專業的學習中不能顧此失彼,更不能本末倒置。

社會活動經驗多,面試應考不心慌。對於應屆畢業生來說,找工作最大的瓶頸在於社會經驗的缺乏。雖然在校生要獲得企業實習機會並不容易,但從大多數成功者的經歷看,至少有兩方面資源是大部分學生可以利用的:一是有針對性地參加社團活動來鍛鍊自己溝通交流、團隊合作等能力,社團活動可以說是對真實工作場景的一種模擬;二是爭取各種校內服務的機會及校外的實習、兼職機會,可以幫助我們培養堅持不懈、吃苦耐勞的職業精神,瞭解盡職、責任等職場的基本準則。

實習練就真本領,應聘免了試用期。就漫長的職業生涯而言,大學4年無疑是一個黃金的職業準備期,在這4年裡,應該讓自己具備一個職業人所擁有的專業技能、社會技能、職業素養這樣我們在從學生到職業人的轉變中才能做到無縫接軌。正是充分地利用了大學階段的實習機會,從而免去了正式工作後的見習期。企業也節省了大量的培訓時間和精力。這對於個人和企業是一個雙贏的過程。

特殊才能做後盾,求職更有競爭力。對於一個班或一個專業的學生來說,大家讀一樣的專業、學同樣的課程,看起來彼此沒有太大的差別,然而一旦面臨競爭,差別就顯現出來了。目前就業形勢比較緊張,只有身上有亮點的學生才更容易被注意,才更有可能被用人單位選中,也才會有更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因此,發掘並增強就業競爭力應從發現自己與其他人的不同之處入手,發揮自身特長,並不斷強化,有可能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

三、就業現狀:就業準備三部曲

隨著高校的擴招,原來的精英教育變成了大眾教育。大學生必須轉變觀念,大眾化教育意味著可以做普通的職業。面對就業難,大學生們要做些什麼呢?

第一部曲:面對現實,正確對待就業形勢,正確對待自己。

擇業和就業,是初出校門的學生在人生道路上一個重要轉折點,對於學生應具備的正確擇業和就業思想, 可以歸納為4句話,這就是:認清形勢闖市場,從容自信顯特長,廣開渠道看資訊,實事求是快上崗。

認清形勢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國家的就業政策,二是全國的就業形勢,三是本地區的就業資訊。面對矛盾重重又競爭激烈的人才市場,基本觀點是,只能樹立一個闖字,積極參與競爭,而不是 等,更不能消極對待。關鍵是要把握好自己的擇業方向和競爭技巧,敢於競爭,善於競爭,並在競爭中獲勝。

在近幾年的人才市場競爭中,有個明顯的特徵,就是用人單位特別注重人才的實際經驗和特長。每個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問題在於你如何正確地認識自己,善於揚長避短,在關鍵時刻和重要場合發揮一技之長,獲得用人單位的好感和信賴,這是擇業和就業工作中的一個不可忽視的技巧。

在人才市場競爭中,單靠一個人的智慧和資訊以一變應萬變往往是不夠的,所以,要想方設法利用各種媒體,包括學校、老師和家長,親朋和同學,廣搜就業資訊,這是就業者一個重要的手段和方法。

第二部曲:充分做好擇業和就業之前的心理準備。

大學生的就業心理準備應該實現以下4種轉換,克服不良心態。

一、實現由學生身份到上崗工作的轉換。

在不包分配,自主擇業,雙向選擇和競爭上崗的大環境中,應克服聽天由命或等待學校推薦工作的消極心態。學習是為了致用,如果說學習是手段,從事工作是人的本能,也是目的。

二、在經濟上實現由消費者到生產者的轉換。

克服長期依靠家庭提供經濟援助的依賴心理,憑自己所學的知識和誠實勞動,立足於自力更生,自食其力。

三、在擇業姿態上,實現由一個普通參與者到競爭者的轉換。

大學畢業生都是第一次進行擇業和就業,經不起挫折,悲傷失望,往往是擇業不順的主要障礙。要克服懦弱、自卑的被動心態。

四、實現由天之驕子到普通勞動者的心態轉換。

放下知識分子的架子,正確理解自己與用人單位的雙向選擇,主動求職。不論從事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首先必須是一個勞動者,而勞動崗位需要自己去爭取。

最後總的來說,擇業者應該具備主動、積極、從容、自信和百折不撓、面對現實的平和心態,堅信天生我才必有用。

第三部曲:主動出擊,準備簡歷和麵試。

機會總是被那些勇於表現、爭取的人得到。不管單位招不招人,先去毛遂自薦要求試用;寫信給單位老總或負責人自薦;直接傳送求職信到企業網站招聘信箱大學畢業生在找工作時,選擇主動出擊,到用人單位去展示實力,至少得到的機會比等著天上掉餡餅的機會大。

據市人才市場的有關負責人說,在如今整體供大於求的就業形勢下,積極勇敢的心態是大學生找工作脫穎而出的一個制勝法寶。在擇業前,要推薦自己,有必要準備相應的文字材料,簡歷要真實可信,文字樸實,言簡意賅,頁面工整規範。面試中也要大方得體,機靈應對,不卑不亢。

總之,在進行擇業、就業的過程中,其目的是選擇一個最能發揮自己專長的工作崗位,開始實現多年的夢想的願望,在大學生的一生中,就業無疑是一件大事,一次激動人心的拼搏與較量。一定要審時度勢,振作精神,做好充分準備,用最好的心態、最好的形象和全身心積攢的實力,投入到這場競技中來。

關於大學生的調研報告 篇7

隨著我國進一步的教材改革,各個學科都突出強調要求學生自學、合作、探究,因此,有些內容刪去了,或是輕描淡寫一筆,而具體的內容,則要求學生自己去探索,這樣一來,給那些基礎較好,學習主動的學生留下了很大的學習空間,而對那些基礎較差而且學習較被動的學生來說,卻是很不利的。

資訊科技這一學科是一門比較特殊的學科,不同與其它學科的是,這門課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實踐、練習,基本上每節課講授20~25分鐘,其餘的就是師生互動和學生練習的時間,也就是學生做練習,然後老師根據學生在聯絡中出現的問題統一分析、講解。而在這20~25分鐘的練習時間裡,不給學生定一個主題或一個目標,他們的練習結果是可想而知的:用20分鐘的時間確定題目,再用10分鐘的時間查詢素材,然而,這種效率是非常低的。

因此,與其讓他們每節課那樣漫無目的地去練習,倒不如把一些學生們很感興趣但書上輕描淡寫的主題拿出來讓他們自己去講,即這樣一個過程:確定主題從internet上搜索資料做成自己的講課課件同學們自己講。

經過這次成功的嘗試之後,我發現這種方式的講課是很有必要的:

首先,它充實了學生的課堂練習,使學生有目的地去實踐,更加直接地去接觸核心問題(每節課的重點問題),解決問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其次,它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拓寬了學生的知識範圍,使學生不再侷限於書本上的膚淺的知識,根據自己的愛好和能力,儘可能從internet這個大海一般無窮的寶庫裡尋找自己需要的知識,適合於學生的縱向發展。

第三,通過學生自己講課,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在電腦室裡,用多媒體裝置加傳統講課方法,充分地體現出多媒體網路教學的優越性,又不失傳統教育的精髓,而通過學生自己講課,不僅可以提高他們自己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而且對他們的表達能力也是一個鍛鍊的機會,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通過此次成功的嘗試,筆者認為這種講課方式是可行的:

首先,有充分的時間保證,根據我們資訊科技課的特點,教師講課時間和學生實際操作時間之比大約在1:1或者5:4,即:學生要有大部分的時間去自己實際操作,因為計算機學科是一門注重操作的學科,所以說,每節課學生都有20~25分鐘的時間去獨立操作,老師的每個課題都可以給學生45節課的時間去準備。

其次,有豐富的資料來源。電腦室裡的每臺計算機(學生用機)都是和internet相連的,每個學生都可以在任何需要的時候(上課時)通過internet來查詢資料,包括文字、圖片、聲音、動畫、視訊等等,而不再需要翻閱大量的書籍、報刊、光碟等那樣煩瑣了。

最後,有絕對的知識技術保證。根據我們新教材的安排,學生在入學初期就學習了word文字編輯技術,internet操作,熟練掌握了網上搜索技術,隨後緊接著學習powerpoint。因此,學生做起來已經是輕車熟路了,要做的只是把資料從網上搜索並下載下來,利用自己的創造思維,把資料合理的搭配起來,最後再講述出來,即便個別學生有什麼問題,我們老師都可以隨時指導解決。

因此,在資訊科技課程的基礎上,利用internet的龐大資源庫,發展第二產業,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練習效率,又增加了學生的知識範圍,是一種很好的課堂練習方式。

關於大學生的調研報告 篇8

校園貸調查:77%大學生不懂資金借貸法律知識

IT之家7月18日訊息 非法校園貸引發的大學生安全事件仍不斷髮生,經常有大學生無力償還校園貸的報道出現在網路。共青團陝西省委權益部組織法律專家成立課題組,針對在陝高校大學生群體,設計、發放調查問卷563份。報告顯示:大多數學生對“校園貸”風險仍缺乏足夠認識。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調查顯示,陝西大學生每月所需的生活費,僅有28%保持在1000元以內,59%為1000至20xx元,13%超過20xx元,還有佔2%的少數學生月均花費超過3000元。

調查還顯示,74.9%的學生表示,即便在經濟緊張時也從未考慮過“校園貸”;19.1%表示偶爾想過;83.1%認為“校園貸”不可靠;17.6%表示贊同,但自己不會採用;約77.3%明確表示不贊同“校園貸”方式。只有4.8%的學生,贊同並表示會使用“校園貸”消費。

受訪大學生中,50%關注過大學生因無力償還鉅額貸款自殺的事件。49.9%能夠認識到“會因此陷入數額不停增長的債務旋渦”;34%認為“不利於引導大學生正常的消費觀”;29.9%認為“會有可能遭到資金供應方採用不法手段追償債務”。另有25.1%、21.8%、17.9%、17.9%的學生,認為會“留下不良的誠信記錄”“形成攀比風氣”“造成大學生信用危機”“拖累家庭”。

但值得一提的是,對“校園貸”,僅有10%“十分了解”、38.8%“基本瞭解”,51.2%“不瞭解”。多達77%的大學生不瞭解關於資金借貸涉及的法律知識;46%認為不用一次性還清,可以邊消費邊解決資金問題;15.6%認為藉助金融平臺可以養成現代消費習慣。

另外,調查中,6.1%的大學生表示因急需資金,已經使用或正在使用“校園貸”。在已經使用或正在使用“校園貸”的人群中,只有0.9%的男生。女生群體不僅使用人數更多,且認為“校園貸”更可靠的比例也更高。

關於大學生的調研報告 篇9

一、調研報告背景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高等教育逐漸由精英教育向通才教育轉型,而作為祖國的棟樑——當代大學生,人數不斷上升,隊伍不斷擴大,大學生的就業形勢則愈顯嚴峻,需鼓勵各位同學積極投入到自主創業中去,為人生提供更多的可行之路,因此在大學生內部進行創業觀調研很有必要。

二、 調研目的

1、 瞭解所在蘇大材化部及周邊同學對創業本身的認識與其對創業的個人看法,分析存在的誤區及利於積極發展的方面;

2、 通過調研結果得出大學生創業應該注意的問題及合理的途徑,為各位同學提供合理的建議,鼓勵其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進行創業,為職業道路提供更多的選擇。

三、 調研方式

1、 利用QQ群、人人網等通訊工具,發動院部同學參與網頁問卷調研;

2、 採取面對面交流採訪的形式,瞭解身邊同學對創業的普遍看法及自己對創業的構想與安排;

3、 查閱有關文獻,參考部分專業調研報告資料。

四、 調研報告結果

1、 大學生對自主創業的瞭解程度:

(1)、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的原因:

A、冒險嘗試心理的鼓舞:

參加調研的29位同學中有11位同學希望自主創業,佔總數的37.93%,其中有4位同學是認為自己還年輕,還有時間去冒險創業,嘗試一條不同的發展路線,約佔希望自主創業同學的36.36%,且四位同學均為男生,結合男女生性格特點差異,可見冒險嘗試精神是大學生創業的創業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

B、收入豐厚的刺激:

此次參與調研的同學有4位同學是因為自主創業可以帶來豐厚的收入而願意進行自主創業的,佔36.36%。從事後的採訪調研得知,這些同學認為雖然找到工作雖然相對創業要簡單許多,但是其與創業相比,收入差距較大,不足以為高質量的幸福生活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故希望能夠進行自主創業;

C、嚴峻的就業壓力的影響:

調研中2位同學表示因為現今就業壓力明顯而選擇願意進行自主創業,佔18.18%。從國務院每年的工作報告及近期參加工作的人員口中可以得知,近幾年伴隨著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數不斷增加,大學畢業生就業壓力不斷攀升,給大學生心理產生了較大壓力;

D、家庭成員的鼓舞:

調研中1位同學表示自己希望選擇自主創業是受了家庭觀念的影響,佔總人數的5.88%。從採訪得知,此位同學父母均受過高等教育,對自主創業有清晰的認識,也支援其子女進行自主創業,走不同的發展路線。

(2)、對創業與專業關係的認識:

創業與專業有何關係?一些企業的老總,大學所讀的專業與創業的行業毫無關係,現也成為全國明星企業,這些事例往往給大學生帶來一些困擾,這不得不讓大學生因專業和創業而思考。此次調研中,31.03%(9人)的學生認為所學專業與創業密切相關,55.17%(16人)的學生認為所學專業與創業有關係但不大,10.34%(3人)的學生認為所學專業與創業基本沒關係,認為所學專業與創業完全沒關係的僅佔調研人數的3.45%(1人)。資料顯示,認為所學專業與創業關係不大的學生始終佔多數。部分專家指出,大學生創業最好能與專業掛鉤,從基層做起,因為專業往往是畢業生最擅長的,正所謂不熟不做,另外大學生剛畢業時肯定缺乏社會經驗,如果急於創業,很有可能失敗,最好還是從基層做起,先到擬創業的行業裡紮實的工作一段時間,瞭解行內情況,這樣創業時也可以提高成功的機會,切不可盲目投資創業,更不要相信一夜暴富的神話。如此表明,專業給人們發展以一個起點,那是條件,而不是籠子和束縛自己的繩索。我們還必須眼光遠一些,知識面寬一些,頭腦活一些,反應靈一些,專業多一些,朋友廣一些。

(3)、創業之前會做哪些準備:

A、參加創業設計大賽:

3人選擇自己在創業之前會通過參加“創業設計大賽”的形式來為自己的創業打下更堅實的基礎,獲得專業人士的指點並作好更充分的心理準備,佔希望進行自主創業的同學的27.27%;

B、看創業類書籍:

9人選擇自己在創業之前會閱讀足夠的創業類書籍,學習創業成功人士的良好經驗,並得到充分的知識儲備。採訪顯示,部分同學對類似李開復創辦的“創新工場”等為創業者提供幫助的公司的瞭解較多,希望通過閱讀相關內容獲得更多的幫助,並希望自己以後創業時能夠獲得其幫助;

C、參加創業培訓:

6人選擇會在創業之前參加創業培訓,以此獲得關於創業的專業知識,佔總人數的54.55%;

D、到企業實習:

10人選擇會到企業實習,佔總人數的90.91%。要成功創立小型公司,最好先經歷過大組織的磨練,因為組織可以提供較大的視野。創業是非常艱苦的過程,必須吃苦耐勞、必須堅韌不拔、必須掌握專業技術、必須心態平和、有愛心,而且不能斤斤計較,這些東西可以在企業實習中獲得。

另有調研資料顯示,大部分學生對創業(商業)計劃書的書寫要求認識並不高,其程度僅在於“認識一點”,更有一部分是“不知道有這麼回事”。有創業理念但是認知程度低這是遠遠不夠於將理念實施的。

2、大學生創業時應做好的準備(查閱資料):

對於自主創業,許多大學生只是一時好奇而擁有三分鐘熱度,最終也只能落得鏡花水月,因而,自主創業無疑是一個漫長而艱苦的過程。目前,雖然有不少國內高校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但是真正自主創業的學生並不多,即使對自主創業感興趣,有憧憬的學生很多,但大多隻停留在“紙上談兵”這一階段,如何才能真正地自主創業,真正地脫離“紙上談兵”呢?

(1)、主觀方面:

A、創新

大學生要自主創業創得出色,靠的就是自己能否兼備技術創新和思維創新。大學生們要創業,必須眼看四面,耳聽八方地接受新資訊,從而促進創新意識的增強,進而令自己的創業理念能迎合大眾的口味,及時滿足因時代變化而引起的新需求。

B、務實

大學生們是一群受社會影響較大的群體,要有從實際做起的決心,不能盲從,要兼備面對現實的勇氣,留心身邊的有利與不利條件。在求學階段,要懂得從方方面面獲取自己所需的資訊。想創業的大學生們要紮紮實實地從基本做起,並想擴大自己的社交圈子,吸取經驗,大學生們要創業應該也必須如此做的。

關於大學生的調研報告 篇10

地點:發酵車間

時間:20xx-3-15至20xx-4-17

一 實習背景

實習過程恰逢發酵車間停車維修、檢修,工作環境整理整頓,以及制度完善、勞動紀律強化階段。

二 實習過程

1、 熟悉發酵車間執行環境,參與環境整理過程。

2、 熟悉瞭解發酵車間各工序裝置、管道的維修、檢修以及相關安全知識。

3、 自控和膜過濾兩道工序的操作員詳細講解了相關工序管道、罐體的排列布局、輸入輸出;閥門的調控和調節力度掌握;操作指標如壓力、溫度、流量等與具體動力裝置或閥門等的調節方法與經驗數值。

三 實習收穫

發酵車間實習是作為企業一員真正意義上接觸一線生產的過程,此次實習使我對工作和生活有了更深的認識,對車間的佈局和管理有了更直觀的瞭解。

首先,工人同事們很辛勤的工作,努力在自己的崗位上實現自身的價值,他們讓我懂得付出與回報的內涵,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中應當珍惜生活賦予自己的每一次機會。 其次,進入一線生產這段時間,真正意義上了解和感受了現代企業生產工藝的標準化和環境的標準化,使我對企業有了更深入的瞭解。自控和膜過濾兩道工序的自動化控制生產帶給企業的是高效和人力的節省。在我參與環境整理,管道維修保護的過程中對環境的標準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就生產環境而言,標準化不僅僅是我們對自身負責,也是對客戶負責,更是對社會生產鏈中最後的消費者負責。

最後,這段時間與車間同事和諧相處,從他們身上我感受到了關懷與溫暖。

四 實習建議

讓客戶的腳步慢下來

每年停車維修、檢修這個是企業生產過程中必要的程式,但是今年時間特別長,根本原因是銷售環節出了問題,庫存量過大不僅影響了正常的車間生產,由於影響到了工人同事的工資,因此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車間同事的工作積極性。停產對企業和員工雙方都是不利的。為解決銷售問題,從高層到車間員工對來我公司參觀的客戶高度重視,由於工作時間短暫,我並十分了解一直以來客戶參觀之後的結果如何。在這裡我只報告一下對某一個細節的感想。

偶然碰到一次外國客戶,很匆忙的在我公司同事的陪同下參觀車間,兩個細節:一是腳步很快,二是他們在車間內而不是參觀通道穿著都是西裝革履沒帶頭套。

試想作為一個參觀者,腳步匆忙只有一個結果,對所看到的事物沒有興趣,也只有一個原因,就是我們沒有讓他停下腳步去考慮我們產品的理由。

客戶進入車間,我們應該至少給他看三樣東西:工藝標準化,環境標準化,制度標準化。無論哪個環節不能讓客戶眼睛一亮,產生興趣,停下自己的腳步去考慮我們的產品(即使是發現問題讓我們改進)那麼車間同事們的努力與取得的效果就不成比例了。因此,如何讓客戶停下腳步慢慢參觀在本質上是很重要的事情。

工藝和環境以及制度的標準化如何去吸引我們的客戶,需要我們公司更專業的同事更細緻的思考和計劃,由於專業侷限,我不清楚這兩塊業務。第二個細節我認為是制度執行的問題,無論是誰都應該在制度的框架之內,我們向客戶也應該傳達這樣的資訊,因此,只要是進車間我們就應該讓他們著必要的工作服裝即便他是客戶。

這個建議只是我的思考,可執行性有待檢驗。

最後,謝謝所有的車間同事對我的幫助!

關於大學生的調研報告 篇11

I前言

一、 調查背景

1920xx年的“五四”運動掀起了中國大學生運動的高潮,在民族危亡的時刻,大學生高舉救國圖存的旗幟,成為革命中的先鋒隊伍。自強、愛國、有責任感一直是中國大學生的特點,然而你仔細觀察,你會發現當代大學生中許多人早已失去了奮發向上的動力,相反,“大學生”在某種程度上卻成為了叛逆、墮落的代名詞。西方文化的入侵、國家轉型期、各種價值觀的碰撞造成了當代大學生的迷失。

現如今,大學已逐漸發展成為一個開放的舞臺,有豐富的課餘時間,相對小的學習壓力,給學生提空了更多廣闊的選擇空間,不同型別的學生都在不斷地尋找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人蔘加學生會、社團來鍛鍊自己的能力,有人埋頭自己的學習,有人做兼職,賺取生活費,也有人無所事事退化成為頹廢一族等等。然,怎樣的生活方式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個性,增長自己的知識,使自己沒有遺憾地圓滿度過大學生活。因此,如何正確利用課餘時間成為了同學們廣泛關注的問題。

二、 調查目的

1、瞭解當代大學生的課餘生活動向以及課餘時間的利用情況。

2、發現當代大學生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及弊端,並對存在的一些問題提出相應的改善意見,來促進大學生更好地學習和發展。

3、 讓當代大學生意識到在校黃金時間的珍貴,從而使他們充分利用自己的課餘時間鍛鍊自己的能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為將來能夠更好地面對社會的挑戰做好準備。

4、使當代大學生了解到更多展示自己個性的途徑,快樂地度過大學生活,營造出全新的當代高校優良文化氣氛。

三、 調查的具體內容

桂林市各大高校在校大學生 1、學校、性別、年級、專業 2、各大高校大學生在大學裡的感觸 3、課餘時間安排是否合理 4、直接影響對課餘生活態度的因素 5、安排課餘生活的角度

6、週末除外的每天課餘時間有幾個小時 7、平時的課餘時間安排

3

8、佔用課餘時間的因素 9、課餘時間對大學生的影響 10、課餘時間喜愛的活動

11、希望學校通過何種方式動員學生的參與學校課外活 12、對安排課餘生活是否有疑惑或困難 13、對大一的同學有何建議或者期望

四、 樣本分配

總體上按比例對桂林市六大高校(廣西師範大學、桂林理工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桂林醫學院、桂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桂林航天工業高等專科學校)進行分配,每個學校由一個調查小組完成。

廣西師範大學:100份樣本,回收100份,有效問卷100份 桂林理工大學:100分樣本,回收100份,有效問卷81份 桂林醫學院:107份樣本,回收107份,有效問卷107份

桂林師範高等專科學校:100份樣本,回收100份,有效問卷100份 桂林旅遊專科學校:100份樣本,回收100份,有效問卷100份 灕江學院:100份樣本,回收100份,有效問卷100份

桂林航天工業高等專科學校:500份樣本,回收498份,有效問卷398份

五、 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法

六、 調查時間安排 時間 20xx年 專案 專案前期準備 問卷設計 實地調查 資料錄入、分析 撰寫調查報告 備註

II大學生課餘生活的問卷調查分析

4

一、 各大高校大學生在大學裡的感觸

#:在樣本調查986人中,49%的大學生在大學裡的感受是一般,36%的大學生覺得充實,10%的人覺得在大學裡空虛,又少部分的人對大學生活沒感覺。

二、 課餘時間安排是否合理#:在大學生活裡,68%的大學生認為自己的課餘時間安排得不合理,有的覺得對自己的課餘時間合理與否沒感覺,少數人認為自己安排得合理。

三、 直接影響對課餘生活態度的因素

#:在我們訪問的986位大學生中大部分是自己安排將自己的課餘生活,30%的學生是受朋友的影響來安排自己的課餘時間,少部分是在老師或家長的的影響下安排自己的課餘實間。

四、 安排課餘生活的角度

6

#:36%的大學生是為了發展個人興趣來安排自己的課餘時間,29%的大學生是從促進學習這方面來安排課餘時間,而有的只是為了開心,又少部分人不知道為何安排課餘時間。

五、 週末除外的每天課餘時間有幾個小時

7

#:在我們的瞭解下,大學生一週的課餘時間一般是3—5小時,有較多一部分人的課餘時間有6—8小時,更有不少人的一週課餘時間能達到8小時以上。

六、 平時的課餘時間安排

#:大學生課餘時間大部分的人是上網,有的是看書、逛街或者做作業。 七、 佔用課餘時間的因素

8

#:佔用大學生課餘時間較多的活動是娛樂,其次是學習,再者是社團工作和社會實踐,運動是佔大學生課餘時間最少的活動。 八、 課餘時間對大學生的影響

#:在課餘時間裡能促進大學生之間的友誼,並且能使學習成績有所提高,同時也增加了他們的社會經驗,但有少部分的人經常無所事事或者去上網浪費了不少時間。

九、 課餘時間喜愛的活動

#:經過我們的訪問使我們瞭解了大學生課餘時間的活動是豐富多彩的。

十、 希望學校通過何種方式動員學生的參與學校課外活動

#:大部分的學生是非常自願的參加課外活動的,只又少部分的人是有利益的推動下才參加。

十一、作為大一的您,對安排課餘生活是否有疑惑或困難

1、感覺課餘時間有時很多,有時少,安排有點困難。有時忙有時閒不太合理

2、課餘時間合理,但社團活動過多,而且同一時間舉行,難以兩邊兼顧,吃飯時間不正常

3、課餘時間安排得有些散亂沒有目的

4、上大學不是很適應.希望能夠得到老師的指點.現在幾乎不會安排自己的時間.不懂怎麼辦

5、課餘時間少,沒有足夠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6、有時課安排太滿,課餘時間做不了什麼事怎麼辦?二、入的社團太多對於協會出去玩屬於浪漫時間嗎?

7、時間太多,不知如何安排,與人交往,不知如何溝通

8、不懂合理安排時間,時間利用不充分,感覺時間都沒好好利用 9、學校社團很多,嚴重佔用了我們的學習時間,怎樣才能減少社團工作來讓我們把更多的課餘時間用在學習上

10、作業太多,與同學交流的時間太少,時間少,不能有多的時間去看書

1011、每天好似有許多課餘時間,但就是安排不出時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比如打籃球、看電影。

12、作好計劃的事情,總是被社團活動、臨時活動沖掉,有點糾結,希望以後能多點時間自由安排

13、渾渾噩噩的過,都不太固定

14、感覺無所事事,二個月過去覺得沒學到什麼東西,不知道

十二、作為大二大三或大四的您,對大一的同學有何建議或者期望

1、認真利用好時間,多學習充實自己

2、在大學期間能學習就多學習,將來一定能用的得上所學知識的。 3、樹立目標,多去自習重圖書館看書豐富自己的課餘生活,有多餘時間可以適當兼職

4、多向師兄師姐交流,好好利用課餘時間 5、好好把握專業知識多參加活動多積累社會經驗

6、 不要受環境所影響,要懂得自律,多參加一些社會實踐

7、學習要明確,實踐要認真,把學習的時間與課餘時間結合起來,做到學以致用,注重身心的培養,加強交流,溝通能力,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

8、可以為自己做一份目標,每星期,每個月更換,發現自己的不足,為以後工作打下基礎

9、就是你不斷確定人生道路和目標的過程,要懂得取捨。同時,一定要與書結合,以書為指 導,指導你正確的人生道路或是人生理想。

10、多參加活動,多拿獎狀,專業要求拿到證書儘早拿到,英語四級儘快在大一過。

11、思考好自己的發展道路,有計劃有安排的學習與遊玩

12、合理安排課餘時間,協調工作學習的關係,大學生活是充實的,但不代表不用學習,記住:不要掛科

13、大一可以多參加活動,如社團 外出,另外要規劃好自己的夢想,多聽講堂。大二要在忙社團的同時別忘了學習,把知識紮實

十三、調查結果、分析及建議

在我們還沒有跨進大學校門之前就聽到老師們說:大學生活是如何如何的好,只要我們考上一個好的大學,這一生你也不枉費了,從中可以知道大學階段的經歷對於是我們非常重要的。 大學是人生旅程中最美好的階段,是過是我們人生的一個成人的過渡,也是我們實現自我價值的一個舞臺,這一個舞臺是

公平的,只要你敢盡情的演繹,這個舞臺就屬於你。作為當代的大學生,我們在學好專業知識和科學文化的同時,也應該更多的關注我們豐富的大學課餘生活。

在這裡,學習、生活、成長、成才。隨著我們的獨立意識不斷的增強,自由支配的時間也越來越多,因此大學生對課餘時間的安排和利用成仙了多樣化的趨勢。但是,凡事都有雙面性,也影響了他們課餘生活質量的下降,影響了學習,甚至造成了某些學生的行為偏差。所以增強大學生對課餘生活的意識,減少課餘生活給大學生帶來的不良影響,提高他們對課餘生活的重視是至關重要的。

(一)、當代大學生課餘時間的利用狀況調查

在這次的調查中我們對大學生做了以下幾個問題的調查: 1、在大學裡的最大的感觸是什麼?

在調查的結果看,49%的大學生在大學裡的感受是一般,36%的大學生覺得充實,10%的人覺得在大學裡空虛,又少部分的人對大學生活沒感覺。可見他們對自己的大學生活很多人都是沒有自己的方向以及目標的。

相比另一個問題“您認為你的課餘生活安排合理嗎?”在調查反應結果中,68%的大學生認為自己的課餘時間安排得不合理,有的覺得對自己的課餘時間合理與否沒感覺,少數人認為自己安排得合理。

從這兩項的資料中,我們得出的結論是:很多的大學生對自己的課餘生活愛拍是非常不合理的,盲目的。從中表現出當代大學生安排自己生活能力和是非常差的。

2、大學生安排課餘生活的角度

36%的大學生是為了發展個人興趣來安排自己的課餘時間,29%的大學生是從促進學習這方面來安排課餘時間,而有的只是為了開心,又少部分人不知道為何安排課餘時間。從中可以看出大學生對自己的生活是沒有計劃性的。

相比另一個問題“怎麼安排平時課餘生活”下。大學生課餘時間大部分的人是上網,有的是看書、逛街或者做作業。所以由此看出他們在安排課餘生活的時候是沒有計劃的,只是一時的興起,看著就的心情來安排課餘生活。因此,大學生應對自己的課餘生活有一個比較清晰的安排思路,提高課餘生活的利用率。

對於課餘生活,大學給我們提供了一定的自我展示機平臺,反映了課餘生活在大學階段的重要角色。因此,學校更應該重視這一方面的教育,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大學生也應該懂得如何利用這個平臺去過渡,去把握這些機會,充分利用自己的時間,提升自我,更好的實現自我價值。

(二)、結論與成因:大學生課餘生活利用狀況的總結和原因分析

1、大學生課餘生活利用情況總結

第一、課餘生活呈現了多樣性和豐富性。調查結果反映了:

大學生的課餘生活涉及的內容是多方面的,種類繁多。主要有專業知識的學習、校園文化活動、體育鍛煉、勤工儉學、社會實踐、戀愛、上網及一些娛樂活動等等。

第二、從調查結果看,大學生的課餘生活利用率很低。

2、原因分析

第一、缺乏目標。沒有目標就沒有動力,課餘時間也就無法合理安排。 第二、沒有規劃。在總結空餘的時間沒有規劃過,所以不知道總結要做什麼很茫然。

第三、沒有競爭意識。在大學裡覺得沒有人約束,就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對於外界的競爭好不理會。

第四、學校在方面的重視不夠,以至於學生很盲目。

第五、再者就是學校的社會環境,社會環境太寬鬆,以至於沒有一定自制力的大學生涉及的各方面太多。

(三)、改善大學生苦於生活質量的建議

1、幫助學而生找準自我定位,確定自己的目標。

找準自己的定位,確立目標,有了目標,才回為著目標朝著方向去發展和奮鬥,才能更合理地安排課餘生活。

2、強化學生的自我管理,增強自律能力,增強對外界的誘惑的抵制力。 增強抵制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才明白自己要做的是什麼,應該做什麼。

3、突出學校的特色和文化,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

學校多突出本校的特色和文化,讓學生有一個基本的瞭解,位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外部條件。並不斷參與其中,能讓學生很好的去安排和利用其閒暇的時間。

13

結語:

大學生的課餘生活時空不斷拓展,怎麼把大學生課餘生活和課堂教育結合起來,使學校和社會相互協調,互為補充,達到多方面的成效,共同為培養高素質人才服務,這一個課題值得我們去深入探索與實踐。

(四)、個人心得

在上週的週末我們市場調研中心協會開展了以大學生“我的課餘生活,誰做 主?”為主題的問卷調查活動,這次活動進行的還比較順利。

通過這次活動的調查,我們瞭解了許多關於大學生課餘生活安排的情況,大概知道了大學生課餘生活的趨向,從這次活動中,讓我能夠去思考一些問題以及相應的去解決它們。

(五)、小組總結

通過這次的調查我們發現了再大學生中存在的課餘時間利用問題,從問卷調查結果看,很多大學生對課餘時間的安排意識是非常弱的,原因主要有:

1、缺乏目標 2、沒有規劃 3、沒有競爭意識

4、學校提供的課餘生活方式少 5、大學的社會環境的影響

我們根據發現的問題總結改善的建議。

1、幫助學而生找準自我定位,確定自己的目標。

2、強化學生的自我管理,增強自律能力,增強對外界的誘惑的抵制力。 3、突出學校的特色和文化,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

關於大學生的調研報告 篇12

一、前言

大學生作為一個生機勃勃的群體,有著強烈的參與體育鍛煉的慾望,日常的體育活動可以宣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壓力,緩解自我的不良情緒,陶冶自身道德情操,培養人事交際能力以及團體協作能力,學生們精力旺盛,需要通過不斷的體育鍛煉來促進身心健康的發展。根據對河南城建學院在校生的調查發現,在校生每週參與體育鍛煉的次數大多不超過2次,每次鍛鍊的時間在30分鐘左右(除去正常體育課上課時間),而且女生每星期參與課餘鍛鍊的頻率就更少了,從長遠利益來看,這種現象是不容樂觀的。文章從河南城建學院實際情況出發,探索了大學生的體育行為特徵,分析了阻礙學生運動的原因,對加強日常體育鍛煉教育提出了一些建議。

二、研究探討

(一)調查物件

本次調查選取河南城建學院在校生為隨機調查物件,主要對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次數、運動專案、鍛鍊時間、運動地點等問題進行了調查。

(二)研究方法

此次調查運用了社會調查法、文獻研究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等方法,其中發放紙質問卷及網路問卷共627份(紙質問卷500份,網路問卷127份),共回收573份,回收率為91A%,其中有效問卷556份,有效率為88.7%。

(三)結果分析

1.運動專案。調查結果顯示(表一),學生參與跑步的人數最多,因為跑步基本上不需要專業的器材裝置,消費陳本低,可以隨時隨地在校內外進行團體或個人運動,相對來說比較自由。而且,男女生均喜歡健身性的慢跑,這對於身體素質較差的同學鍛鍊習慣的養成起到了引導作用。

運動專案毛球操4.5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專案比例(單項選擇)

2.運動地點。調查結果顯示(表二)學生在露天操場進行鍛鍊的比較多,露天操場體育器材相對齊全,器材裝置的佈置與體育專案的選擇密切相關,運動人數容納量也相對較大,與體育館相比還有不收費的優勢,選擇露天操場既方便有實用,成為大學生們的首選,存在著一定的必然性。選擇在校外場館運動的學生也有一定的數量,這也反映出大學擴招帶來的巨大壓力,部分學生選擇校外運動場地,充實大學課餘生活。

運動場地露天操場地生參與體育鍛煉場地選擇比例(單項選擇)

三、結論

(一)阻礙學生從事體育鍛煉的原因

1.缺少專業老師的指導,鍛鍊方法不合理。學生獲得體育鍛煉方面的知識多為在體育課上老師的講解和網上比賽的示範,由於學所學的科目單一,所從事的運動專案不一樣,在運動過程中,容易造成鍛鍊技巧不合理,運動效果不協調等情況,長期按這樣的情況鍛鍊下去,鍛鍊質量大大折扣,身體部分部位效果不明顯。

2.學校體育器材及場地不夠完善。隨著大學生在校生數量的逐年增多,需要參與運動的學生數量也不斷上升,學校人均鍛鍊場所出現了不夠用的情況,現有的運動設施陳舊不規則,缺乏安全感,體育館使用需要收費,這就迫使學生選擇其他娛樂放鬆的專案,避開了室外鍛鍊的機會。

3.部分學生沉溺於網路遊戲,沒有外出鍛鍊的想法。大學是一個相對自由與寬鬆的環境,大學中的時間多有自己支配,隨著課程安排的減少,課餘生活時間增多,部分學生思想散漫,沉溺於網路遊戲不可自拔,昔日的理想漸漸淡忘,身體素質下降。

(二)改善措施

1.加大體育資金的投入,完善各項運動設施。在通常情況下,體育運動需要特定的場地和運動器材,比如:籃球、足球、健美操、單雙槓等,必備的體育器材是學生參與鍛鍊的條件,學校可加大運動設施的投入,對淘汰的體育裝置及時更換,減免學生進入體育館的費用,給學生更多的實惠。

2.加強對學生健康運動方面的教育,培養學生鍛鍊身體的興趣。在平時的體育課上,老師對學生講述科學鍛鍊的知識,提示運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受傷事故,激發學生參與鍛鍊的動力,根據自己的喜愛,合理選擇運動專案及時間,達到享受運動的效果。

3.組織學生參與各項體育比賽,支援學生體育社團的發展。在大學生活中,組織各項體育活動比賽,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武術協會、輪滑協會等社團在緩解學生學習壓力,豐富學生課餘生活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四、結束語

大學生的體質健康一直是我們關注的焦點,學生參與體育鍛煉不僅可以充實課餘生活,還可以在運動中相互學習,共同成長,加大校園體育健康的宣傳教育,鼓勵學生不斷地進行體育鍛煉,養成好習慣,對以後的生活及工作大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