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工作範例 辦公範例 個人範例 黨團範例 簡歷範例 學生範例 其他範例 專題範例

資源調查報告4篇範例

欄目: 調查報告 / 釋出於: / 人氣:1.89W
本文目錄2020年資源調查報告水資源狀況調查報告經濟特區金融人力資源調查報告關於農村土地資源利用狀況的調查報告

山峽變平原 平疇千頃田—溝底村走資源生態一體化發展道路的調查報告 溝底村位於山西陽城縣北留鎮,東連澤州縣,北依沁水縣,西南與史山、皇城兩村相鄰。全村國土總面積442公頃,其中耕地60公頃,人口805人。 改革開放以來,該村憑藉其優厚的地下煤炭資源發展經濟,由貧困走向富裕。然而近年來,該村煤炭資源日趨枯竭,主要經濟來源面臨“乾涸斷流”的趨勢,全村人民生存受到危機性的挑戰。

資源調查報告4篇範例

面對挑戰,溝底村進行了產業結構調整,以建設高效農業產業化基地為目標,啟動二次創業,大規模地進行治山、治水、治溝,退耕還林,復墾礦區土地,實施農業綜合開發戰略,走上了一條持續發展之路。 此舉,對於山西依賴煤炭資源發展經濟的農村進行礦山復墾工作,走持續發展道路,極具典型借鑑意義。 為此,我們對該村一年多來實施農業綜合開發的基本情況作了詳細調查,現就此作出報告。

一、因地制宜

科學決策 溝底村是一個典型的依託煤炭資源富裕起來的農村之一。地下煤儲量原高達5600萬噸。憑藉這一優勢,1985年到1986年,縣、鎮、村三級相繼在境區內興辦起山城、左嶺、王街、溝底、香園溝五座煤礦。其礦點數量在陽城全縣農村位居榜首。其中,該村所屬香園溝煤礦年均產煤9萬噸,年均產值1000餘萬元。 從1985年以來,煤炭產業始終是該村經濟實力的骨幹支柱,收入佔到全村經濟總收入的90%左右。

同時,村民依託當地煤礦布點多的便利條件,男勞動力幾乎全部從事務工勞動,使之成為農民家庭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 煤炭產業的高收入,不僅給人民群眾帶來了小康富裕,而且使該村公益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1990年起,該村先後投資150餘萬元,修建了村辦公大樓,興建了新型國小校舍,硬化村道路三公里,興辦了近50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並配備了一整套文化娛樂設施,還修建了40棟現代化的居民住宅。另外,該村60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年“領取固定工資”,得到了老有所養;考取中專以上學校的學生,一律享受不同等級的助學獎勵金;村民不僅不負擔任何集體公益事業的費用,而且,逢年過節均有物質福利。

然而,由於十多年來境內五個礦點的競相採挖,乃至在急功近利思想支配下的掠奪性開採,導致該村三號煤炭資源逐漸枯竭。其中,該村村辦香園溝煤礦到xx年已無煤可採,只得停產關閉。其它四個礦點也必將“緊步後塵”。隨之而來的後果是:溝底村的經濟支柱已呈“風雨飄搖”之勢,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將失去依靠。

村民們擔憂地說:“過去‘烏金’換黃金,溝底一步一層天;如今‘烏金’已挖空,溝底今後靠什麼?” 在此危機面前,溝底村不是“左顧右盼”、無所作為,而是面對危機積極應對,以調整產業結構為突破口,因地制宜,科學決策,決心實施農業綜合開發,走資源生態一體化發展道路。 xx年元旦的鐘聲剛剛響過,該村召開了黨員會、幹部會、村民代表會,就農業綜合開發問題進行了積極研討。 實施農業綜合開發,走資源生態一體化發展道路,必須擁有一定的土地實力作基礎。而土地正是溝底的劣勢,全村原有耕地幾乎全部在山嶺上,且生產條件十分惡劣。如果依靠原有耕地發展農業經濟是不可能走向富裕。一是土地質量極差。原有900畝耕地85%以上為沙質土壤結構,透水性強,貧瘠易旱,即使風調雨順年景,每畝產糧不過百公斤;久旱年頭則大部絕收。改良土壤,既不現實,更不合算。 二是水土流失嚴重。全村90% 以上的耕地坡度均在25度以上,難以保水、保肥;同時,一到洪期,地裡的禾田必將打了水漂。 三是耕作條件維艱。其顯著特點是,人在溝底住,地在山上掛,百分之八十的耕地分佈在七道山嶺上,距村一至兩公里。環村周圍又是嵯峨巨嶺,將村落夾在深溝谷底。歷史上,村民耕作只能依賴老祖宗留下來的羊腸古道,肩擔人挑,爬上爬下。

一般的農業機械根本派不上用場,投入 與產出得不償失。 四是山體塌陷,耕地撂荒。歷年來,由於五座煤礦的大量開採,造成多處山體塌陷,還使500餘畝耕地被迫棄耕;加之煤礦與基本建設用地,使耕地銳減到人均僅有半畝。 這就表明,溝底村是遠地棄耕,近地好地奇缺,剩下窮溝,“無路”可走。 對此,上級有關部門領導曾提出要溝底村拿出30萬元到黃嶺乃至五公里之外的澤州縣周村一帶買100畝土地耕種,藉以生存。 這樣,到外村買地耕種,勢必要移民“大搬家”,不僅要耗去巨資,經濟上難以承受;而且,前景難料,後果可怕。 溝底村經過研究,立足自己的實際,果斷作出了三項決策: 第一,填溝造地,建設農業產業化生產基地。 第二,實施荒山宜林戰略,大力發展以優質核桃為主要品種的經濟林。 第三,依託皇城相府旅遊景區“近水樓臺”的先決條件,大搞生態林與觀光農業,以吸引遊客,發展自身。 就此,一場綜合開發農業的攻堅戰在溝底村全面展開。

二、合理規劃

奮力攻堅 xx年6月,在山西省農業科學研究院、晉城市水利局和陽城縣國土資源、農業、林業、水利等部門大力支援下,溝底村出臺了《國家農業開發·陽城縣溝底專案區土地治理專案·可行 性研究報告》。 根據這一可行性報告,結合發展旅遊業的總體設想,溝底村制定出開發農業的發展規劃。其指導戰略是:以地面資源為依託,以建設生態農業、綠色農業、旅遊觀光農業為目標,以土地綜合治理與水利設施建設、生態林建設為基礎,以建設農業產業化基地為重點,實施農業綜合開發,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向農業現代化進軍。

其發展規劃為八大工程:

㈠、填溝造地工程。 填溝造地是八大工程的核心工程、重點骨幹工程,是溝底村改變歷史上缺乏好地耕種的唯一途徑,是實施農業綜合開發的主要基礎與依託。為此,決定投資1159萬元,在兩道溝造地:一是樊水溝,二是王莊溝。該兩溝每條溝長兩公里,溝底至山頂120餘米,溝平均寬度為220米。從xx年到xx年四年填溝造地500畝,畝均投資2.3萬元,動用土石172.5萬方,畝均3450方。其中,xx年到xx年完成樊水溝造地240畝的任務;xx年到xx年完成王莊溝造地260畝的任務。以此作為農業產業化生產基地,發展高效農業,在有限的土地上多產出、高收入。

㈡、塘壩工程。 溝底村北部樊山山腰“老母掌溝”有一股地下泉水,長流不息。然而歷史上卻有水未用,任其順溝而下,白白流去。為了對新造土地實行自流灌溉,計劃投資120萬元,在此處興建小型塘壩一座,設計庫容量為10萬立方米。利用自然條件,發展水澆地。 此項工程xx年秋動工,xx年秋完成。

㈢、經濟林與水土涵養生態林建設工程。 建設林業生產基地是農業綜合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規劃山嶺瘠薄土地全部退耕還林,計770畝,佔總耕地的71.%,全部作為經濟林基地,以種植優質核桃為主。xx年退耕430畝,xx年全部完成退耕任務。山嶺坡樑規劃為生態林基地,計1500畝,xx年完成600畝,xx年全面完成。兩項總投資70萬元。

㈣、排洪渠工程。 為了保持水土不流失,投資60萬元興修排洪渠工程三公里,xx年到xx年分期完成。

㈤、引水隧道工程。 為使農林產業穩定發展,投資70萬元,修築引水隧道160米,xx年動工,xx年貫通。

㈥、田間道路工程。 為改善落後的交通道路環境,計劃投資4.7萬元,修築田間道路13條。

㈦、高科技農業園區。 為發展高科技農業,規劃樊水溝240畝新造溝壩地全部實施大棚生產,以栽培具有高產高效、且科技含量高的優質品牌蔬菜及高營養食用菌為主要產品,發展高科技農業。

㈧、發展旅遊觀光業。 該村北部“老母掌”(因山形形似母指掌部而得名)為清代名相陳廷敬之母的避暑山莊之地,且至今那座一進三院、佔地6000多平米的古代建築依然儲存完好。儘管三百多年它飽經滄桑,但仍不失其昔日“雍容華貴”之貌。開發它很有價值。

為此,規劃此處在維修避暑山莊的基礎上,修建“休閒度假村”一所,兩層小樓50棟,作為遊客到皇城相府觀光後的休閒下塌之處。同時,以此為據點,開通旅遊線路一條,讓遊客在休閒之際尚可巡遊觀光。此工程計劃xx年籌建,xx年完工,總投資xx餘萬元。 上述八項工程是一個美好的藍圖,全部完成後,溝底將是一個富裕而秀美的“錦川”(溝底古稱“錦川”)。 為了實現這一奮鬥目標,溝底村的幹部群眾提前介入,及早動手,於xx年3月初,在工程規劃過程中就緊鑼密鼓開工建設。 工程上馬後,首要的困難是資金問題。儘管溝底村具有一定的經濟基礎,然而,數千萬元的鉅額投資不可能全部拿得出來。

為此,溝底村發出集資創業的號召。全村群眾積極響應,不到一個月時間,就集資122萬元,同時集體籌資76萬元,購買了挖掘機、推土機、剷車、汽車以及空壓機等大型機械六部,首先使填溝造地工程如期進入實戰階段。 xx年4月,填溝造地骨幹工程啟動運轉。樊水溝上下,機聲隆隆,車水馬龍,艱苦奮戰,熱火朝天。無論是酷暑盛夏,還是冰雪嚴冬,人歇機不停,造地不停步。深溝被一截截淹沒填起,平疇大田被一段段建起。 xx年8月,“老母掌溝”塘壩工程通過投標承包,按照圖紙設計開始上馬。

引水隧道工程相繼進行。 與此同時,溝底村在春、秋、冬三個季節,全民上陣,大搞植樹造林,決心讓一道道山嶺披上綠裝。 ……

三、眾志成城

“好夢初圓” 經過一年零六個月的艱苦奮戰,溝底村的農業綜合開發“好夢初園”,八大工程初現端倪。 填溝造地工程是溝底村實施農業綜合開發的骨幹專案,工程之大,曠古未有,為此,他們以極大的精力和投入進行建設。到目前為止,已動用土石55萬方,投資370餘萬元,在樊水溝造出土地160餘畝;同時,在xx年春季全部進行了培熟,並分別種上了玉米和蔬菜,使偌大一塊北國“平原”展現在溝底群眾面前。他們按照計劃,再戰今年一冬,使樊水溝下段80畝大田如期實現。 塘壩工程到目前基本建成。壩高23米,壩長120米,壩頂寬5米,工程總量1 .38萬立方。 這項工程,不僅為農業產業實現水利化提供了必要條件,而且其壩基為將來開通旅遊線路打下了基礎,同時為“老母掌”發展旅遊業打開了交通大門。 經濟林與生態林工程歷經一年時間,已建成林業生產基地1030畝。

其中,退耕還林430畝,植造“晉龍”一號、二號核桃優良品種34000株,佔應退耕770畝的近60%,xx年底將全面完成退耕任務。水土生態涵養林已建成600畝,佔計劃1500畝的40%,植造側柏10萬株。 排洪渠工程現已完成300餘米,佔工程總量的10%。 引水隧道工程全長160米,淨高4 .2米,寬4米,工程總量6000餘方,現已基本貫通。 田間道路工程是農業機械化的必由之路。為此,該村經過去冬今春的建設,投資4.7萬餘元,建成交叉成網的田間道路13條,總長5公里,使昔日的羊腸小道變成車輛馳行的寬闊大道。 旅遊休閒度假村工程目前已與沁水縣鄭村鄉王街村初步達成聯合開發的意向(因“老母掌”屬王街村轄境),並以皇城相府旅遊景點為軸心,與周邊史山、郭峪、大橋等村聯合發展旅遊產業,以此形成規模性的產業基地。

此外,高科技農業園區也正在籌劃設計之中。

四、幾點借鑑

總結溝底村實施農業綜合開發戰略的大膽發展思路與成功實踐,在以下四個方面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第一,全面建設小康,必須由資源型向持續型發展。改革開放以來,就陽城而言,大凡富裕起來的農村,普遍是依託地下資源,很少在地面資源上作文章,尤其是土地資源。這些村重工輕農,棄耕土地,撂荒耕地,形成惡性迴圈。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警惕。煤炭資源是有限資源,挖空後何以生存?溝底村力開先河,併為此提供了成功範例,值得借鑑。 第二,因地制宜,大膽作為,是溝底村實施農業綜合開發的鮮明特點。在當今經濟大潮中,填溝造地往往要被人們視為在做“學大寨”的蠢事。當時,這一舉動,不僅在少數村民中,而且在一些領導幹部中對此都顧慮重重。然而,溝底的幹部認準了一條理,那就是,沒有土地,就沒有賴以生存的基地。溝底的實際,就是要造地,造出地,千秋萬代是“金板”。

否則,他們就無法生存。這種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值得借鑑。當然,各地都有自己的實際,不可能照搬溝底的模式去發展,但因地制宜、走持續發展之路卻是永恆的。 第三,危而思進,艱苦創業,是溝底村實施農業綜合開發的前進動力。他們在富裕起來之後,不是“高枕無憂”,而是敏銳地審視到失去煤炭資源後的嚴重危機,從而積極應對、大膽作為。填溝造田就是一項積極應對危機的成功實踐。它利在當今,造福後代。如此巨大的工程,平疇數十公頃的高效農田,無論在溝底,還是在陽城全縣,絕無僅有。

我們深信,規劃全面實現後,溝底村必將是一個“山上山下一片綠,北國水鄉賽江南”的富庶之地。 第四,德政工程,民心所向。溝底村的這一有效作為贏得了民心,凝聚了黨心。工程開始之初,雖然在少數村民中存在著疑慮,但隨著工程建設的突飛猛進,特別是偌大一塊土地呈現在世人面前之後,溝底的群眾振奮起來了,紛紛自覺投入到工程建設之中。同時,不少村民還主動提出再集資的要求。令人欣慰的是,在村辦香園溝煤礦行停產關閉的一段時間裡,溝底村曾一度人心恐慌,民心不安。而實施農業綜合開發戰略後,尤其是當群眾看到廣闊的前景後,思想煥發,一心創業,使全村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安定局面。

水資源狀況調查報告2020年資源調查報告(2) | 返回目錄

我國是一個水資源嚴重匱乏的國家,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在世界上名列第121位,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黨的xx大報告指出:“必須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放在工業化、現代化發展戰略的突出位置,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家庭。”為響應黨的xx大精神,建立生態文明城市,給xx市民締造一個安全放心的用水環境,近年來xx市委市政府加大了東江xx段水汙染治理力度,通過東江水環境綜合整治和治汙保潔工程,現西支江水質穩定,西湖水面基本達到iv類水質標準,xx市基本消除了流經城市河段黑臭現象,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超過95%,基本完成“三年不黑不臭”的目標任務,保障了xx境內東江流域水環境的安全。

但是,近年來xx市農業用水,工業用水、居民生產生活用水逐年攀升,近5年來年均用水增長4000萬~5000萬立方米。據xx水利局公佈,XX年全市用水量達到21.67億立方米。根據XX年6月出臺的《xx市水資源綜合規劃》預計,到2020年總用水量將達到30億立方米,而按《分配方案》,該市在正常來水年份的分配水量為25.33億立方米,與其原計劃用水量相差將近5億立方米。屆時,xx市將有近5億立方米的年用水量缺口,這一嚴峻現實,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

因此,在結合xx市當地實際情況的前提下,華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學生會暑期社會實踐隊赴xx市惠城區進行了一系列關於xx市東江水質治理與市民節約用水意識的調研。本次調研採用查閱資料、派發問卷、採訪當地居民、專訪xx市環保局等方法,取得了明朗的結果。

1、研究方法

1.1調研方法

本次調研採用採訪xx市環保局生態保護科、實地分點採集水樣進行檢測、對xx市惠城區居民進行問卷調查等方法。

1.2調研內容

採訪xx市環保局主要了解東江綜合治理的現狀,包括政府採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效,當前存在的問題等;實地採集水樣進行檢測主要研究了水質檢測過程中可以較為簡便的方法辨別的指標如色度、渾濁度、臭和味、肉眼可見物、ph值、硬度等。其中取3個點,分別為xx西湖、。。每個點取5個水樣;對惠城區市民進行問卷調查主要了解市民對東江治理的評價、對東江過去、現在的優劣勢對比及對東江未來水環境的展望。

2、調研結果

2.1東江綜合治理整體情況

2.1.1政府採取的措施

東江自古以來就是xx的母親河,亦同時作為香港特別行政區市民的主要飲用水源,其水質的好壞不僅關係到xx市的生存發展,亦影響到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繁榮穩定。因此xx市歷屆黨委、政府、人大、政協都高度重視東江水質的保護工作,將對其保護與治理當成一件大事,常抓不懈。

調研小組對xx市環保局生態保護科進行了專訪,總結了xx市在保護母親河、預防跟治理水汙染上的先進經驗跟有效措施。總結如下:

嚴設關卡,全力保護東江母親河

xx市委市政府對企業投資有著一套嚴格的環保準入標準,劃定了母親河邊可開發區與限制開發區,每年出於保護母親河的目的,有10%以上的投資專案不予准入。

執法如山,嚴抓汙染源監督管理

xx市委市政府對工業汙染源強化了監督管理,在汙染源的排放口實行了實時監控,嚴厲打擊企業的偷排漏排現象,執法力度在省內名列前茅。對於屢教不改的企業,xx市亦建立了黑名單制,以限制這類企業在xx市的發展為手段進行排汙限制。

全力治理,重抓汙染漏洞

由於xx市採取了以上2.2提到的一系列有力措施來減少工業、農業排汙,因此東江xx段的主要汙染源並非來自工業、農業,而是來自居民的生活汙染。

原因在於:xx廣大的農村地區汙水收集難度大,難以集中處理,導致大部分生活汙染都直接或間接的排入東江。

針對這種情況,現階段xx市已加大財政投入進行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大量興建生活汙水處理廠、生活垃圾處理廠等。據瞭解,目前xx市的汙水處理能力為49.15萬噸每天。隨著人口的增長,為了減輕生活汙水排放量,xx市現階段仍有十幾座汙水處理廠處於在建狀態。

互幫互助,全力均衡全市汙染治理水平

據xx市環保局提供資料顯示,東江xx段沿線部分鄉鎮財力比較薄弱,難以承擔生活汙水處理費用及配套網管建設費用,以致成為東江xx段水質的主要汙染源。

針對這一情況,調研小組建議,政府應撥出財政專項資金扶助鄉鎮,先富帶動後富,經濟水平好的城鎮幫助經濟水平一般的城鎮,實現全市汙染控制與治理的水平保持在較均衡的狀態。把對東江的汙染治理放在首位,加強對東江沿線居民的宣傳教育,保護好母親河,方能實現水質性節約用水。

2.1.2分點採集水樣檢測結果

調研小組通過在xx西湖、東江惠城區境內等地方採集水樣,觀察檢驗水樣的渾濁度、臭和味、肉眼可見物、ph值等,得出了一些結果。xx西湖分別採5個水樣,代號為xh1—xh5,沿江分別採5個水樣,代號為yj1—yj5,結果如下:

由表可見,xx西湖水質檢測肉眼可見標準與官方公佈的結果基本一致,屬於水質iv類標準,沿江各採水點肉眼可見標準基本正常,ph值處於6—8之間,為正常水平。

2.1.3惠城區市民對東江綜合治理的評價

調研小組通過派發問卷瞭解惠城區市民對東江綜合治理的評價,共派發問卷200份,收回198份,有效問卷185份。調查問卷均採取封閉式問卷。派發地點有較強的針對性,分別為xx市數碼步行街、xx市西湖、xx學院、xx市鐵路學校、xx市火車北站員工住宅區等。在派發問卷的同時調研小組亦對市民進行了採訪,接受採訪的市民有100人,覆蓋了老年、中年、青年跟少年,比例分別為 1:1:1:1,具有較強的代表性。

在接受調查的人群中,75.7%認為東江xx段近三年來水質得到明顯的改善,作為xx的主要飲用水源,其水質越來越值得信賴,13.5%的市民覺得近三年的水質跟以前沒有較大區別,而僅有10.8%的市民認為近三年來水質沒有得到有效的改善,東江xx段仍受到較大幅度的汙染。60%的市民對政府近年來的治理決心及採取的治理措施表示讚許,同時有55.1%的市民對於東江現在的治理難處有所瞭解,分別為居民生活汙水及工業汙水排放。

在採訪過程中,較多市民對淡水河、淡澳河治理表示表示不滿,認為

這是東江xx段綜合治理的薄弱環節,直接影響和威脅到飲用水源的穩定,要求政府採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使市民享受到更明顯的治理成效。

結束語

本次調研全程以東江治理為主線,從政府主導部門、市民到調研小組的親身體驗,深入探究了xx市治理東江水的成功經驗及存在的問題,同時也提出了相關的建議與意見。雖然如此,因時間與人力物力有限,本次的調研仍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望讀者見諒!

經濟特區金融人力資源調查報告2020年資源調查報告(3) | 返回目錄

經過30年的發展,經濟特區金融業基本形成了以銀行、證券、保險、基金為主體,其他多種型別金融機構並存,結構合理,功能完備的現代金融體系,影響力逐漸由珠三角輻射到全國,為經濟特區市建立區域性金融中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特別是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經濟特區金融業克服了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繼續保持平穩健康發展態勢,綜合實力和競爭力位居全國前列。經初步估算,截止年12月底,金融業總資產約達到3.73萬億元,金融業實現增加值約達1200億元,佔gdp比重達到14%,在最新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中,經濟特區位居第五,成為我國內地城市中排名最為靠前的金融中心等。最近國家出臺了《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和《經濟特區金融改革創新綜合試驗區規劃》,提出經濟特區要建設區域金融中心和金融業改革創新綜合試驗區,為經濟特區市建設區域金融中心指明瞭方向,創業板的成功開設又為經濟特區市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邁出了重要步伐,經濟特區金融業發展面臨著良好的機遇。

與此同時,隨著北京、上海等金融中心的確立,以及天津、蘇州、杭州作為新型區域金融中心城市崛起,經濟特區市的區域金融中心地位受到了挑戰。經濟特區金融業可持續發展的瓶頸,突出表現在經濟特區金融人才尤其是高階人才難以滿足金融業產業發展的需求。一方面,經濟特區金融業積聚發展,對金融人才數量提出了更多要求,要求實現金融人才的大量積聚,二是經濟特區金融業對外開放的發展,要求社會能夠為經濟特區金融業提供更多的熟悉國內國際金融市場業務的金融人才。而經濟特區本地高校資源缺乏和地區間的激烈競爭,使得經濟特區市在積聚金融人才方面存在巨大的挑戰。

一、經濟特區金融從業人員基本概況

經濟特區市各類金融機構194家,其中,銀行類金融機構76家,17家證券公司,16基金公司,13期貨公司,保險類金融機構60家,上市公司105家;保險中介機構197家,信用擔保公司154家,創業投資公司250多家,小額貸款公司24家。此外還有電子結算中心、徵信公司、資信評估公司等金融配套機構數百家。

(一)金融從業人員數量

從1990年起,伴隨著經濟特區市金融業的飛速發展,金融從業人員隊伍也不斷壯大,從1990年不足15000人增長道1XX0人。截止目前,金融行業從業數量約12萬人,其中,銀行從業人員44984人,證券基金從業人員23888人,保險機構(包括保險營銷員)從業人員4.8萬人,期貨公司從業人員1200人,創投類機構750人,金融輔助配套機構約2500人。

(二)金融從業人員結構

經濟特區金融業經過多年的發展,金融從業人員已經向著專業化、年輕化、高學歷化發展,而且金融從業人員中男女比例差別不大。通過調研,經濟特區市金融業中30歲以下的從業人員佔到了從業人員總量的53.71%(僅包括銀行、保險、保險中介),其中保險中介行業30歲以下的從業人員竟佔到總人數的70.67%。在學歷層次上,整個金融行業中有47.16%的從業人員受到過高等教育,整體文化素質較高,這主要得益於近幾年我國高等教育的飛速發展,高校擴招以及金融學教育的蓬勃發展。但是,在專業技術職稱上,高階專業技術人才盡佔到了全部從業人員的6.34%,70%以上都是初級技術人才。

1、銀行業

銀行業從業人員中男性從業人員所佔比例為47.61%,全體從業人員中有獎金50%的員工受過高等教育,初級管理人員佔到管理人員總數的70.63%。銀行業的從業人員呈現年輕化的特點,40歲以下的人員佔總人數的83.61%;文化層次分佈較為均勻,專業技術人員所佔比例較大,管理層人員分佈呈金塔形狀。

近年來,銀行機構內部人員流出現象逐年上升,大部分流出人員為普通員工,擁有高學歷、年齡40歲以下,流入同業的較多。主要原因:一是商業銀行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導致銀行間相互“挖角”;二是銀行待遇不高難以吸引和留住人才,分配激勵機制有待完善;三是銀行實行問責制度壓力使得少數員工被動離職。

2、保險業

調研結果顯示,保險行業中男性從業人員所佔比例為55.68%,與銀行業相似,但保險業中營銷人員所佔比重為47.7%,高出保險業24.39個百分點。經濟特區保險業現狀是,保險從業人員隊伍龐大,但依然不能滿足需求,尤其是高素質人才匱乏,從業人員的技術水平和文化層次需要提高。

保險業是人才流動最頻繁的金融機構,人才爭奪和流動頻繁的現象尤其嚴重。這不但增加了保險機構的經營成本,而且增加了金融機構的風險,影響到客戶服務的水準。保險業是校園招聘和社會招聘最多的行業,招聘門檻較低,甚至一些保險公司為增加客戶的安全性,同時減少流動頻率過大帶來的弊端,在招聘條件中增加了“深戶、已婚者優先”,而對於學歷、經歷和其他素質和技能的要求反而很低。這種招聘人員的簡單方式決定了保險人員的質量和流動性。

3、證券基金業

證券基金業在經濟特區金融中心的建設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也是經濟特區金融人才最為集中地行業,從業人員中男性所佔比例為58.19%,女性所佔比例為41.81%。同時,無論從從業人員的學歷水平還是高階專業技術人員及管理人員的比例來看,都明顯高於其他金融行業。

同時,證券行業中高層管理人員所佔比例較銀行與保險行業高。這一方面歸因於證券行業的知識高度密集性,另一方面得益於經濟特區市證券投資行業發展已處於成熟階段。但是,證券投資業作為高學歷、高技術人才的集聚地,“挖角”現象突出,使得證券投資業薪酬普遍高於其他行業,增加了行業運營成本。

4、期貨業

期貨業起步較晚,從業人員學歷和整體素質參差不齊,低至高中,高至碩士、博士。由於期貨專業人士稀缺,且分類監管滯後,期貨公司的人才建設問題日益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重要瓶頸。

5、外資金融機構

經濟特區市的外資金融機構主要是以外資銀行為主。與中資銀行相比,外資銀行在從業人員的年齡結構、學歷構成上都具有明顯的優勢。同時,外資銀行的崗位構成也較中資銀行平衡。主要是因為外資銀行具有良好的管理經驗,能為從業人員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與發展機會。

二、存在問題

(一)高素質人才引進難,對人才吸引力不夠

由於金融業發展迅速,市場主體擴張較快,而專業人才的培養又是一個漸進、累積的過程,因此整個金融從業人員在數量、結構、素質等方面跟不上金融市場發展的需求,各方面的金融人才嚴重不足,位於人才梯隊的高階和中端人才供應不足,尤其是高階管理人才、金融行業分析師等專業技術人才以及瞭解國際金融市場情況、熟悉國際金融法律法規的複合型人才更為短缺。經濟特區經過多年的發展,聚集了一大批優秀的高素質人才,但金融人才的佔有率相比北京、上海等地區還存在相當的差距;同時,受房價高企、教育、醫療等基礎設施不完善等多種因素影響,經濟特區地區對人才、尤其是骨幹人才的吸引力在逐步下降,失去比較優勢,難以形成人才聚集高地。由於各類人才相對緊缺,金融機構即使在付出較高成本的情況下仍然存在引進困難的問題。

(二)“挖角”現象突出,人才流動秩序待規範

在金融專業人才普遍短缺而市場需求較大的情況下,行業內“挖角”“護角”現象較為普遍,甚至出席“拔苗助長”的現象,人才流動秩序需要進一步規範。同時,由於人才流動頻繁,行業內不同性質的機構之間企業文化和運營機制間差異較大,經常出現引入人才“水土不服”現象,不僅影響人才的發展,還對行業發展帶來一些負面作用。

(三)銀行、保險分配激勵機制有待完善

目前,部分銀行、保險公司尚未健全合理的人才選拔體系和中長期激勵機制,機構更是迫於市場壓力追逐短期業務和短期激勵,這些都不同程度地阻礙著公司的正常穩定的經營,影響了高素質人才的成長和發展。同時,部分機構分配機制不合理、不公平,這些都無法調動員工的工作熱情,甚至挫傷員工的積極性,最終導致人員流失。

(四)引進人才難度大,經濟特區比較優勢有待上升

近年來,經濟特區地區住房價格快速上漲,居民生活成本不斷提升,醫療、教育水平與其他大城市相比供給不足,同時國內很多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迅速,工作生活環境不斷改善,經濟特區為人才提供的工作生活環境優勢不再明顯,在吸引人才方面的比較優勢逐步弱化。經濟特區現有金融高階、緊缺人才向北京上海等城市流動增多,造成人才總量相對不足,結構性矛盾更為突出。金融機構在招聘外地人才往往需要在薪資方面付出更高的成本,甚至在公司內部調動中,也遭遇過因高階人才考慮經濟特區生活成本過高,不願意離開原任職地到經濟特區工作的尷尬。

(五)保險機構保險營銷員人力資源管理問題突出

一是保險營銷員的自身素質有待提高。一直以來,“能幹的不愛幹、願意幹的幹不了”這一問題始終困擾著保險行業。同時,營銷員隊伍的自我經營管理能力較弱,業報保險營銷員的整體形象帶來了消極的影響。但是,現在部分公司還停留在“人還戰術”,精英銷售員的隊伍有待進一步擴大。二是營銷員制度本身帶來的營銷員歸屬感不強。營銷員的考核相對比較嚴格,營銷員不但展業壓力大,其在保險公司體系內生存下的壓力也同樣大,缺乏從業的歸屬感和安全感。三是銷售工作本身的特甦醒導致的營銷員大進大出而帶來的成本問題。如前所述,由於營銷員考核的嚴格性和各家公司為增員而設定的優惠政策,造成營銷員流動性較大,從而造成了公司招聘、培訓、管理營銷員的成本較大。同時,新修訂保險法事實上也對保險公司加強營銷員管理提出新的要求,管理成本大大增加。

三、京滬深三地金融人才狀況對比

以往,經濟特區金融業憑藉優惠的待遇和靈活的機制,吸引了大批來自全國各地的金融高階人才。正是因為眾多金融人才的彙集,經濟特區市金融業才能夠在國內金融發展史上寫下濃重的一筆。北京歷來是國內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大學雲集,人才輩出,為全國各地培養了無數人才。而上海作為國家戰略定位的國際金融中心,金融業積聚迅速,大學眾多,也是金融人才大量積聚的地方。三地金融人才相比,各有優勢,各有所長。

(一)人才現狀

1、京滬深三地高等教育對比

高等教育與當地經濟的發展息息相關,與金融業發展也密不可分。對高等教育狀況的研究和分析,可以看出一座城市後被力量和人才素質定位和提升的空間。在高等教育機構的數量上,北京擁有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等國內一流名牌高校,數量達到70多所;上海擁有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同濟大學等國內一流名牌高校60多所。相比之下,經濟特區本土高校經濟特區大學顯然不具備競爭優勢。

2、京滬深三地金融從業人員比較

三地金融從業人員的數量,上海是經濟特區的3倍多,北京是經濟特區2倍左右。由此可以看出,經濟特區的金融人才存量儲備上與上海、北京相比有較大差距。

三地金融業主要經濟指標進行比較,可以看出經濟特區金融總量在三地之間的弱勢。經濟與金融總量的積累對於金融人才儲備具有重要意義,因此,經濟特區在這方面還稍顯不足。

值得一提的是,經濟特區金融從業人員比例和金融機構網點比例在全國均居前列。據有關資料顯示,經濟特區市每XX人就擁有一個銀行網點。另外,經濟特區資訊服務業比較發達,從事資訊服務業的企業超過3000多家,這些中介服務產業對於經濟特區金融業的發展壯大起著積極的推進作用。

3、京滬深三地優惠政策的比較

京滬深三地都相繼出臺了引進金融人才的優惠政策:年《經濟特區市支援金融業發展若干規定》及相關實施細則,北京在XX年出臺了《關於促進首都金融業發展的意見》和年4月4日上海出臺了《-年浦東新區發展現代服務業三年行動綱要》。具體規定見下表

從上面三地優惠政策比較看,我們認為:北京要優於經濟特區和上海。雖然北京與經濟特區市在很多方面都出臺了金融人才支援政策,但總體上講,一是北京在吸引金融人才上門檻相對我們較低,二是北京市優惠政策惠及各層次金融人才,而經濟特區優惠措施側重於高層金融管理人員。最後,北京優惠政策多采取“一事一議”的辦法,體現了靈活性。

四、經濟特區吸引金融人才優勢劣勢分析

(一)優勢

1、經濟特區已形成比較完整的、開放的金融組織體系和金融市場體系。這一優勢,在全國只有上海能與經濟特區相比。經濟特區的銀行、證券、保險業機構密度、外資金融機構數量以及從業人員比例均居全國前列。經濟特區還是全國金融產品最齊全、金融服務質量較高、金融電子化水平最領先的地區。目前,全市每XX人就擁有一個金融網點,每100人中有一人從事金融業務,網點密度和從業人員比例居全國大眾城市之首。

2、經濟特區提供了高品質的生活環境。經濟特區市的城市基礎設施、對外交通設施、城市園林綠化和美化工作、人均公共綠地在全國大眾城市均名列前茅。

3、經濟特區具有優良的民間創業傳統和創新動力。經濟特區市政府先後組建了科技成果交易中心、技術市場資訊中心、技術經紀行、專利代理服務網、高新技術產權交易中心,形成了一個包括交易市場中介結構、創業投資環境十分優越。經濟特區市對金融企業開展金融創新十分支援,在傳統的銀行、證券、保險業外,大力支援創業投資、信用擔保、私募證券等新興的金融行業。這些行業對傳統金融行業是很好的輔助和創新,從業人員需要具備良好的金融業務知識。這類行業的發展,有利於經濟特區積累和儲備高素質的金融人才。

4、經濟特區市具有良好的地緣優勢。經濟特區毗鄰香港,而香港憑藉其自由靈活的市場機制成為世界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香港擁有國際化的各類專業人才。所以經濟特區加強與香港合作,簡化通關手續,在引進海外人才方面具有獨特的地緣優勢。

5、經濟特區的第三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發達。經濟特區的高新技術產業、新技術產業佔全市工業總值的58%,排在全國城市首位,這吸引各類人才流入經濟特區。高階金融人才應當具備金融知識、法律知識,計算機知識,資訊知識。各類人才流入經濟特區,有利於經濟特區內部提高金融從業人員素質。

6、經濟特區金融業具有寬鬆的市場環境和良好的政府服務。經濟特區市委市政府堅持以市場化方式推進金融發展,尊重金融機構的市場主體地位,不以政府意志配置金融資源。這一寬鬆的市場環境得到了企業的高度好評。此外,市政府著力於為金融機構服務、為金融人才服務,出臺了產業發展與創新人才獎等優惠政策,以及出臺了金融高階人才的配偶子女入戶就學等方面的政策並得到有效執行。

(二)劣勢

1、經濟特區移民城市的特徵,使得金融人才的個體需求得不到滿目。經濟特區作為一個移民城市,巨大的製造業與勞動力的需求,使得每年都會有大量的外來務工人員湧入經濟特區,為經濟特區市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些人員往往來自農村地區,整體文化水平較低,龐大的勞動力群體構成了經濟特區市人口的主題。經濟特區金融從業人員基本上都受過高等教育,他們需求與外來務工人員有很大不同。在外來文化這個大的主題下,金融人才隊伍建設的環境顯得“先天不足”,政府難以為金融業人才需求提供額外的支援和保障。

2、經濟特區在城市生活環境上不如北京和上海。一是生活成本高企,使得經濟特區在吸引金融人才上面顯得困難。經濟特區是全國房價最高和漲幅最大的城市之一,金融人才雖然屬於高收入群體,但在高漲的房價面前,很多大學生選擇了北京、上海等城市而不是經濟特區。二是經濟特區作為新興城市,在醫療、教育等方面的配套環境也不如北京、上海。三是經濟特區快速城市化程序使得城市治安狀況一直沒有徹底改觀,居高不下的犯罪率使經濟特區市對高階金融人才的吸引力下降。

3、金融培訓資源不足,使得經濟特區金融人才培養能力不足。北京上海高等院校眾多,可以為當地金融業發展提供大量的人才。經濟特區只有一所經濟特區大學。經濟特區金融業發展需要的人才多需要引進和進行培訓。一些金融機構為培養人才,自行建造培訓學院,如中國平安集團,但大多數企業還沒有也沒有能力建立自己的培訓基地,需要與外單位合作開展培訓活動。但由於本地金融培訓機構少,這一需求難以得到滿足。

4、金融業內部尚未形成公平的人才競爭機制。經濟特區金融業高層次的專業人才和管理人才非常匱乏,在市場壓力下,很多金融機構急功近利,忽視對現有人才的培養塑造,為了業績而過多的把資源投入到從其他單位挖掘人才和客戶資源,金融機構離職率居高不下。

五、政策建議

(一)建立人才引進與培養的戰略

1、建設金融人才交流平臺。建立適合金融業需要的人才庫,著眼於全球金融高峰領域,立足於經濟特區經濟發展,組織赴國外舉辦海外人才的招聘活動,引進熟悉國際經濟金融人才和年富力強、有一定經驗的留學人才,進一步提升經濟特區金融保險業高層次人才的整體水平。舉辦金融業專業人才和高階人才國際交流會,吸引國內外的金融業專才和國內外的金融機構前來求職招聘,將經濟特區打造為金融業專業人才和高階人才的聚集區。在經濟特區定期舉辦金融業高階論壇峰會,分別建立各類金融高階專業人才的定期交流機制,將經濟特區打造成為金融高階專業人才俱樂部。

2、加大高層次人才和中端人才的培養力度。在引進人才的同時,注重金融機構高層次人才和中端人才的培養,解決經濟特區金融業發展的人才儲備後勁,以政府牽頭建立“大金融”理念的高階人才的培養計劃,籌建設立經濟特區各類金融高階院校,聘請國際和國內有相當影響力的專家學者講學,實行在職人才後續教育和全日制畢業生培養並重,一方面為經濟特區培養和吸引專業人才,增強經濟特區在金融人才培養上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發揮院校與經濟特區金融業實現研發成果的轉換,達到創新與可持續發展的結合。

3、建立政府、企業、高校三位一體的培訓體系。政府出臺支援政策,為金融機構開展人才培訓提供自主。充分發揮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清華大學研究生院、經濟特區大學等高等院校作用,利用高校培訓資源優勢,推動金融企業開展廣泛的人才培訓活動。同時,支援金融各行業在經濟特區建立全國性的培訓中心,將經濟特區發展成為金融創新人才孵化地和領先區。

4、加強金融產業服務鏈創新。在加快發展銀行、證券、保險等傳統金融業同時,大力發展與傳統金融業密切相關的金融服務產業,如創業投資、私募基金、產業基金、信用擔保等,把經濟特區打造成為新興金融產業的積聚基地,從而為經濟特區積累相關的金融人才。同時,利用經濟特區市綜合配套改革總體方案中的“加快發展金融後臺服務產業,建設輻射亞太地區的金融後臺服務基地”機遇,加大力度發展金融後臺服務,為經濟特區金融業提供既熟悉高新技術,又熟悉金融市場業務的人才。

(二)建立具有吸引力的人才引進機制

1、更好發揮“經濟特區市產業發展與創新人才獎”作用。經濟特區市政府設立了“經濟特區市產業發展與創新人才獎”,高階人才可以享受市政府頒發的產業發展與創新人才獎獎勵。該項政策對金融業吸引高階人才具有重要的吸引力。但在執行中,由於我市金融行業發展勢頭迅猛,金融機構數量、從業人員以及個人薪酬,普遍有不同程度的擴張和提升,金融業在申請獎勵的人才數量中,比例偏大。受政府獎勵額度的限制,市人力資源保障部門不得不提高金融業人才申請獎勵的標準,減少金融業受獎人員數量,致使該項政策在執行中無法保持普惠性和持續性。建議以市政府加大該項政策的財政支援力度,充分發揮該政策在人才吸引方面的作用。

2、進一步落實高層次人才的“1+6檔案”。經濟特區XX年出臺了關於高層次人才的“1+6檔案”,對引進高階人才有極大的促進作用。但是,目前未對金融各類行業高層次人才的認定等進行明確,建議專門制定金融各類行業高層次人才認定標準,促進“1+6檔案”在金融業的落實。

3、對引進境外人才給予特殊支援。經濟特區毗鄰香港,應充分發揮這一地緣優勢,下大力氣吸收引進香港高素質的專業及管理人才,這對提高經濟特區人才整體競爭力有巨大、長遠的現實意義。由於目前缺乏針對性的優惠政策,在香港人才引進的具體運作上,困難還比較多。直接表現在:一方面,兩地個人所得稅制度區別較大,為保持同等收入水平,企業在引進香港人才時需要付出更高昂的薪酬成本;另一方面,兩地出入境生活便利措施不足,如港籍人士就存在赴港車牌難以辦理等情況,也影響香港人士赴深工作的意願。建議提供一些必要的政策支援,如港籍專家個人所得稅優惠、生活便利措施方面給予特殊政策支援。

4、關注各行業金融監管部門中人才需求。駐深金融監管部門負責監督管理金融市場,釋出有關金融監督管理和業務的命令和規章,監督管理金融機構的合法合規運作等,日常監管任務繁重。隨著金融市場的發展以及國家政策的調整,監管部門收入增長困難,幹部的住房問題得不到解決,對人才隊伍的吸引力不斷降低。建議請市政府關注駐深金融監管部門人才狀況,在住房、週轉房、子女入托、入學、幹部收入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援。

(三)對各類金融機構出臺中長期激勵機制給予支援

股權激勵作為解決公司高管人員利益、股東利益及上市公司價值之間一致性問題的有效辦法,已成為現代公司治理的重要一環,對於改善公司治理結構,降低代理成本,提升管理效率,增強公司凝聚力和市場競爭力能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如能有效地實施此激勵制度,將能夠使經理人以股東的身份參與企業決策、分享利潤、承擔風險,從而勤勉盡責地為公司的長期發展服務。經濟特區如能在股權激勵制度上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援,將大大提升經濟特區對金融行業高階人才的吸引力。

(四)改善經濟特區居住生活環境

目前的人才競爭已經不僅僅是氣候、區位、政策、待遇等方面的比拼,而是各方面的綜合較量,其中生活質量、幸福感、成就感等因素對人才流動的影響越來越大。經濟特區應進一步加大社會治安整治力度,加大對醫療、教育、社會保障、文化、交通等公共資源投入力度,提升社會綜合發展水平,提高經濟特區市民的幸福指數,為落戶經濟特區的人才提供更好的工作生活環境。

關於農村土地資源利用狀況的調查報告2020年資源調查報告(4) | 返回目錄

關於農村土地資源利用狀況的調查報告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不斷提高的物質文化需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這也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其中農村土地資源利用成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農村土地資源的合理有序可持續利用成為新農村建設中的重中之重。

為更好的瞭解農村土地資源利用狀況,優化農村土地資源的利用,為新農村建設提出切實可行且有針對性的建議,暑假期間,我對××村的土地資源利用現狀進行了實地考察、分析研究,並總結歸納如下。

調查目的:通過對××村土地資源利用狀況的實地調查,以小見大,比較客觀地把握農村土地資源使用的現狀,主要是找出當前土地使用過程中的弊病,從而為優化土地資源配置,提高土地資源利用率,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並提出切實可行且有針對性的建議。

調查時間:xx年8月9日——15日

調查人員:×××

調查地點:××××

調查方法:實地考察、訪談、查閱資料

調查內容:土地資源使用狀況(包括土地類別、有效使用情況、土地規劃現狀等等)

一、××村土地資源使用狀況及特點

××村是一個土地資源相對匱乏的村莊(在當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人口712人,擁有土地面積近850畝,其中耕地面積641畝,林地約50畝,建設用地(包括道路、橋樑、河灘等)159畝。

經調查,××村的土地使用情況有以下幾個特點:

1.耕地面積少,地少人多

該村耕地共分三等,分別為

一等(平整黃土地) 、

二等(窪地、沙土地等) 、三等(嶺地、拓荒地等) ,(注:圖文不一)各類土地都比例如下圖所示。全村人均耕地面積僅為0.9畝/人,且三等地佔了近1/4的比例,良田面積偏少,再加上一些不當經營狀況,住房擠佔耕地,使耕地面積越發緊張。

單位:畝

2. 地塊多,單塊面積小,缺乏集約性

雖然人均耕地面積很少,但地塊較多,平均每戶耕地多於5塊,這就使得單塊耕地面積太小,不適合農機的推廣使用,集約性差,嚴重束縛了勞動力。

二、存在的問題

1.耕地使用不規範情況較多

目前,由於我國實行土地承包30年不變,廣大農村現存的農用地管理模式,基本上是按照土地下戶時農戶、人口的分配土地訂立承包合同,明確30年不變的。這一做法對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帶來了很多弊病。一則村裡的人口變動使土地多寡現象凸顯,土地分配有失公平。二是一些人看重眼前利益,隨意改變土地使用型別,在耕地上建房、種樹,嚴重蠶食了有限的耕地。

2.粗放經營,有耕地閒置狀況

由於耕地面積較少,僅僅靠農作物收成無法維持生活,多數居民選擇了外出務工,有的甚至舉家外出。農田便讓給其他人種,這樣一戶種著多戶的地,粗放經營,廣種薄收,或者乾脆不種,造成農田荒蕪,嚴重威脅了土地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3.土地缺乏有效整合,農作物種植的選擇有待優化

耕地的零碎給農戶的管理帶了諸多的不便,又不宜採用大規模機械化生產,使勞動力的生產率下降,同時也嚴重製約了土地的有效利用。其次,在農作物種植方面,往往是農戶想種什麼就種什麼,缺乏正確的方法指導,也造成耕地的生產率下降。

4.建設用地缺乏規劃,土地利用率低

居民點分散建設,佈局零亂,佔用土地面積大。甚至出現個別農戶住宅任意建設,村民建房沒有統一規劃,個別人只顧自己方便,缺乏整體和全域性性,土地糾紛不斷。特別是近幾年隨著經濟建設的加快,出現了“馬路經濟”,公路建設到哪,房子建到哪,埋下了安全隱患,也佔用了大量土地。另外,村民住房建設標準差、亂。村民建房一戶一樣,沒有統一設計,統一標準,靠農村“建築師”自行建設,住房大小不一,高低不同,致使新建住房達不到應該達到的美觀和質量要求。此外,基礎設施水平低。村內道路不成網,高低不平,給排水無要求,下雨天汙水滿街。“死衚衕太多”,房前屋後空間大,浪費土地,公益設施配套嚴重不足,雨天滿身泥,晴天滿身土,降低了居住環境水平。 注:圖文不一

三、建議和意見

(一)農用地管理方面

1.責任到戶,保證質量。按農產承包合同,逐戶核准承包土地面積,明確土地質量。對少數種地過多、廣種薄收粗放經營戶給予適當調整。

2.合理規劃,嚴格管理。要以科學合理的態度,按照土地管理要控制總量、合理佈局、節約用地、保護耕地的原則,重新對鄉村土地利用規劃進行修訂完善。農用地尤其是基本農田經過確定之後,嚴格按照各級簽訂的責任狀,層層負責,年年檢查,嚴格監督,嚴厲查處。

3.劃塊經營,集約管理。在國家政策及法律法規允許的情況下,多方籌措,在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下,將土地劃塊經營,發展集約型農業。

4.優化土地用途,提高土地使用率。由村委會或政府部門統一規劃,專家論證,選擇適宜的農作物進行耕種,以獲取更高的經濟效益。

5.合理分類,優化配置。對耕種良田要加強管理,確保優種優收。對邊遠荒蕪土地或還林還草,或栽種經濟作物,如建設果園、藥材基地等。

(二)建設用地方面

1.制定科學的用地標準

根據法律法規確定適宜的村莊人均建設用地標準,把人均建設用地標準作為約束性指標,並根據不同地區土地資源和群眾的生產生活習慣,制定出公平合理的建設規劃,既要合理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又要保證居民的住房質量和生產生活需求。

2.合理安排規劃建設用地

在現有房屋的基礎之上,規劃引導,盡最大可能保證村莊的街道暢通,杜絕“死衚衕”。在徵求居民意見的前提下,儘量統一房屋建設,營造良好的村容村貌。

3.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維護

根據個村莊不同的情況,通過政府撥款、集資、融資、村民義務工等方式,積極建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好農村給排水設施、體育健身設施、文化教育設施等,是土地資源真正地造福居民。另外,還應通過培訓教育、義務勞動等方式,努力維護好已經建設好並投入使用的設施。同時,也應栽些花草樹木,提高居住環境水平

4. 盤活建設用地資源

一是要按照一戶一宅的原則,妥善解決好農戶住新房閒舊屋的問題。二是要處理好國家、集體單位在農村閒置的土地。三是要搞好無人村舊宅基地復墾和荒蕪土地復耕、利用。

5.加強執法力度,優化土地管理

加強執法監督力度,嚴懲越權批地現實非法佔地的問題,對非法佔地用地地人或單位要從嚴從重嚴肅處理,確保土地資源的合理有序可持續利用。另外還要積極推進土地市場建設,依法規範土地市場秩序,堅持做到依法批地,依法用地,加強土地執法監察工作,強化土地信訪工作,維護好群眾利益和農村穩定,大力開展宣傳活動,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在此基礎上,政府部門和村委會也應協調好建設用地和農業用地的關係,努力緩解土地資源緊張的局面。

四、後記

為期六天的調查活動雖然不長,但卻讓我收穫良多。以前雖然也對以上這些土地資源利用現象有所耳聞,但終究缺乏一定的理論依據和實際依據,借暑期實踐這個機會,鑑於國家近年來提出的新農村建設問題,我便進行了此次調查活動。

雖然天氣炎熱,調查活動也比較辛苦,但這期間使我在課堂上學習的統計、管理等知識得到了施展,也很好地鍛鍊了我,使我在實地考察、人際交往、計算測量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升。看到自己的成果,以及所獲得的積極評價,心裡感到無比的高興和自豪。

同時我也衷心希望我的調查成果能夠為農村土地資源管理和利用方面的改進提供一定的實際依據,給當前的新農村建設貢獻一份應有的力量。

Tags:調查報告